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古典诗词
| 七律.山河新纪(平水韵)
楼主:
唐韵
|
查看: 2893
|
回复: 1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古典诗词
›
七律.山河新纪(平水韵)
[律诗]
七律.山河新纪(平水韵)
[复制链接]
唐韵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5-2-25 01:31:54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2893
|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昔日阴霾掩翠河,
强梁铁骑搅酣柯。
风凄雨苦凋芳树,
垒废垣颓咽浩歌。
翰墨唤来黎庶志,
良谋拓就富邦波。
星槎破浪开新景,
暖蕊盈枝绘锦罗。
一、词语解释:
强梁:原义是强横、强暴,在诗中,“强梁铁骑搅酣柯”,“强梁”代指那些在近代侵略中国的列强。他们凭借武力,蛮横地闯入中国,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展现出其凶狠与不讲道义的侵略本质。
酣柯:“柯”本意为草木的枝茎,在“南柯一梦”的典故中,“柯”指代梦境。“酣柯”描绘出曾经国人如沉浸在酣甜的梦中,生活安宁祥和,却被列强的侵略粗暴打断,让国家陷入危亡,强调了现实的残酷转变 。
黎庶:就是百姓、民众。自古以来,“黎”有众多的含义,“庶”也表示众多、平民,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统称普通老百姓。诗里“翰墨唤来黎庶志”,表明文人志士用文章唤起了普通民众的救国之志,体现出民众力量的觉醒。
星槎:在古代神话里,它是往来于天地之间的木筏。在诗中,“星槎破浪开新景”,象征着如今的科技力量如同神话中的星槎,引领国家冲破艰难险阻,开辟新的发展前景,展现出科技对国家进步的强大推动作用。
锦罗:是一种精美的丝织品,质地轻薄柔软,上面通常织有华丽的花纹图案。诗中“暖蕊盈枝绘锦罗”,以“锦罗”比喻国家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就像精美的锦罗一样绚烂夺目,体现出国家发展的辉煌成果 。
二、写诗背景写作:
从精神伟力到时代巨变:实干兴邦的奋进征程
回溯历史的长河,中国曾深陷于无尽的黑暗深渊。往昔,贫弱如影随形,八国联军的铁蹄肆意践踏华夏大地,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神州大地一片哀鸿遍野。仁人志士们痛心疾首,声声呐喊响彻云霄,然而,那呐喊中却也饱含着无奈与迷茫,在时代的洪流中显得如此渺小。
但真正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是那些不仅怀揣伟大理想,更能将心中澎湃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实干家。他们是时代的脊梁,是民族的希望。
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他们的精神光芒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恰似毛泽东笔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所展现出的豪迈气魄与宏大格局,他们胸怀天下,志存高远。面对时代的重重困境,他们没有陷入文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而是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直面现实,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学家以笔为剑,将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对民生的深切关怀融入到每一篇作品之中。他们用文字的力量,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破黑暗的夜空,唤醒民众沉睡的灵魂,激发整个民族的奋进力量。政治家们高瞻远瞩,立足国情,制定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发展规划。他们引领国家在风雨飘摇中坚定前行,为民族复兴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政治基石。科学家们则在实验室中默默耕耘,潜心钻研,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他们以创新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的科技进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正是这种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伟大能力,成为了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的核心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无数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崇高的理想信念化作建设祖国的火热实践。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到科技创新的飞速跨越,再到工业实力的稳步提升,每一个辉煌成就的背后,都闪耀着实干精神的熠熠光辉。
如今,中国已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工业实力雄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绝非偶然,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用汗水和热血,通过不懈的奋斗与拼搏铸就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实干精神。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以无畏的勇气和担当,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实干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行!
三、带你走进我的诗:
这首七律以时间为脉络,生动展现了中国从备受欺凌的近代走向繁荣复兴的伟大历程,饱含着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首联:黑暗降临,山河蒙尘(近代列强侵略时期)
“昔日阴霾掩翠河,强梁铁骑搅酣柯”,诗句回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那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阴霾”象征着列强侵略带来的沉重灾难,像乌云般笼罩着华夏大地。“翠河”指代曾经美丽富饶、充满生机的中华山河,被阴霾掩盖,寓意国家美好的发展态势被破坏。“强梁铁骑”代表蛮横的侵略者,他们肆意践踏中国,打破了原本安宁的生活,把中国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百姓陷入水深火热,国家发展停滞。
颔联:衰败之景,悲歌难掩(近代战乱频繁时期)
“风凄雨苦凋芳树,垒废垣颓咽浩歌”,描绘的是近代中国在列强侵略与国内战乱交织下的衰败景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战火纷飞,“风凄雨苦”既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写照,更是动荡不安社会局势的暗喻。在这种环境下,象征国家繁荣昌盛的“芳树”凋零,国家的生机与活力被无情摧毁。“垒废垣颓”直观呈现出战争过后的破败,断壁残垣间回荡着“浩歌”,虽有哀伤,但更体现出人们在苦难中不屈的抗争精神。
颈联:觉醒奋进,希望初绽(新民主主义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发展时期)
“翰墨唤来黎庶志,良谋拓就富邦波”,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先进知识分子以笔为武器,用“翰墨”唤起民众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鲁迅等文人通过文章传播新思想,激发民众的救国之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一系列“良谋”。从“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到改革开放开启经济腾飞新篇章,这些策略推动国家走向富强,如“拓就富邦波”,展现出国家在正确引领下蓬勃发展的态势。
尾联:展望未来,前程似锦(改革开放至今及未来展望)
“星槎破浪开新景,暖蕊盈枝绘锦罗”,描绘了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飞速发展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如今,科技创新如“星槎破浪”,“神舟”飞天、“蛟龙”入海、5G引领通信变革,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开辟全新发展前景。“暖蕊盈枝”象征着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各领域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幸福,未来如绚丽锦罗画卷,充满无限希望与活力。
整首诗以清晰的时间线索,串联起中国从近代蒙难到现代复兴的历程。诗人借助丰富的意象和多样的手法,将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发展融入诗句。它是对往昔苦难的铭记,更是对当下成就的礼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上一篇:
水调歌头·守岁抒怀
下一篇:
水调歌头、老乡 (步毛滂韵)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诗哥杜士成
2025-2-27 23:36
+1
留意
2025-2-25 22:48
+1
东方.启明星
2025-2-25 10:06
+1
+1
2894°C
1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满江红·故园忆旧(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八声甘州·五一高速惊魂记(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鹧鸪天·归途晨遇(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 归途(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连州观物忆乡(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连州新寨乡韵(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谒韩愈纪念馆赋
[
古典诗词
]
水调歌头·谒韩愈公园(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鹧鸪天·夜畦词(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破阵子·仪仗队赴越纪事(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永遇乐·当代婚恋观(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沁园春·银杏钟楼话青春(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唐韵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2-25 14:3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不合适吗?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公告(新手必看)
新诗/现代诗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