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古典诗词
| 破阵子·仪仗队赴越纪事(词林正韵)
楼主:
唐韵
|
查看: 6525
|
回复: 3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古典诗词
›
破阵子·仪仗队赴越纪事(词林正韵)
[词]
破阵子·仪仗队赴越纪事(词林正韵)
[复制链接]
唐韵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6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6525
|
回复: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破阵子(钦定词谱)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晏
铁翼穿云跨海,军仪映日凌空。五载锋磨今亮剑,正步生风踏万重。汗凝青甲浓。
刀入鞘惊鸿影,号声裂帛苍穹。七秩交情同日月,一曲和鸣振远空。“和”融裳绣中。
一、写词背景:
铁流踏响友谊路,军旗映照兄弟情——解放军仪仗队越南亮相侧记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2025年4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的118名官兵,以“行走的中国名片”之姿,亮相越南胡志明市,为越南纪念南方解放50周年庆典镌刻下熠熠生辉的“中国注脚”。这一幕跨越山海的“军事外交课”,既传承着中越“同志加兄弟”的历史情谊,更以“铁流所至,初心如炬”的姿态,诠释着大国军队的风范与担当。
“一令一动皆铁律,一步一履见真章”
“凡兵,制必先定。”从北京到河内,从训练场到阅兵场,仪仗队员用“毫米级”标准丈量使命。平均1.88米的挺拔身姿下,是5年以上重大任务的积淀;24岁的青春脸庞上,写满“一次受阅,一生荣光”的信念。为适应越南湿热气候,他们将正步定型训练从3分钟延长至5分钟,任汗水浸透衣襟,仍如青松挺立——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当指挥刀以毫秒级精度“入鞘有声”,当步幅误差控制在±1厘米、摆臂角度误差小于0.5度,这不仅是军事素养的极致展现,更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中国智慧。
“乐声相和鸣友谊,青衿之志映山河”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当《歌唱祖国》与《胡志明颂》的旋律在庆典现场交织,当中国小号手即兴吹奏《越南-中国》前奏,中越军乐团的默契合奏,恰如中越两国“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生动注脚。越方学员穿上绣有汉字“和”的奥黛,跟着中国军人学习踢腿动作;仪仗队员用刚学会的越南语问候“Chào bạn”(你好),汗水交织的笑容里,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切共鸣。正如越南战争史学者阮文雄所言:“50年前,两国军人用鲜血铸就和平;50年后,中国仪仗队的步伐,正踏在‘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路基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计利当计天下利。”从1950年两国建交时“同志加兄弟”的并肩战斗,到2025年庆典上“共叙友谊、共话和平”的携手同行,中国军队的每一次亮相,始终带着“协和万邦”的东方智慧。正如中国驻越大使在现场所说:“仪仗队的正步,不仅是中国军人的‘标准步’,更是中越关系行稳致远的‘丈量步’。”当越南网友在社交媒体留言:“中国军人的眼神像湄公河一样清澈,步伐像安南山脉一样坚定”,这份跨越国界的赞誉,正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最佳注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仪仗队员踏上归程,他们留下的不仅是“行走的中国气质”,更是和平发展的期许与担当。正如《礼记》所言:“礼者,天地之序也。”中国仪仗队用标准之礼、友谊之礼、和平之礼,在中越关系的长卷上,写下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新篇章。未来,愿这股“中国力量”与“越南速度”携手共进,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途上,踏出更坚实的时代足音。
二、带你走进我的词:
朋友们,今儿个想跟大伙儿唠唠我写的这首《破阵子·仪仗队赴越纪事》。说实话,提笔写的时候,脑子里全是2025年4月25日咱仪仗队在越南亮相的画面,那股子热乎劲儿直往上涌,索性就着这股子冲动,把心里的感慨都揉进词里了。
为啥选《破阵子》?就得这股子硬气!
一开始琢磨词牌,我就觉得《破阵子》合适。为啥?这词牌听着就带刀光剑影的劲儿,跟仪仗队的威严太对脾气了。咱仪仗队那可是“行走的国家名片”,正步能踏碎石板,刀光能惊起鸿鹄,就得用这种刚健的调子才托得住。再往深了想,中越之间“同志加兄弟”的交情,既有并肩战斗的铁血过往,又有共筑和平的柔软期许,《破阵子》刚中带柔,正好能把这层意思藏里头。
上片咋写的?全是眼里的震撼!
“铁翼穿云跨海,军仪映日凌空”
这两句是我第一眼看到仪仗队飞抵越南的画面时蹦出来的。“铁翼”说的是运输机,那么大的飞机穿云过海,跟咱军人的气势一样,啥障碍都挡不住。“军仪映日”更实在,阳光下那军装锃亮,队员们站得跟青松似的,这不就是咱中国的精气神儿吗?
“五载锋磨今亮剑,正步生风踏万重”
写这句时,我特意去查了资料,知道队员平均有5年以上仪仗经验,可不就是“五载锋磨”嘛!“亮剑”俩字带点武侠味儿,咱仪仗队虽不打仗,但每一次亮相都是“亮家底”,那正步踏得“生风”,踏的是咱的底气,也是中越情谊的“万重山”——啥山都能跨过去,交情就得这么瓷实!
“汗凝青甲浓”
就这么一句,没说训练多苦多累,但您琢磨琢磨,越南那湿热天儿,队员们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汗水把铠甲都浸透了,这背后得有多少咬牙坚持?我不想写得太煽情,就用“汗凝”俩字,实实在在,比啥都有力量。
下片写的啥?全是心里的软和!
“刀入鞘惊鸿影,号声裂帛苍穹”
这是最让我拍案叫绝的画面!指挥刀入鞘那瞬间,快得像道闪电,可不就是“惊鸿影”?号声一响,《越南-中国》的旋律起来,那声音跟能劈开天空似的——您说这是军事展示吧,可我听着分明是“兄弟俩唠家常”,硬气里透着亲热。
“七秩交情同日月,一曲和鸣振远空”
中越建交75年,咱掐指算个整数,“七秩”就出来了。这交情跟日月似的,多少年都没变过。“一曲和鸣”说的是现场奏乐,可往深了想,咱两国不就像这曲子吗?各有调儿,合一块儿却格外顺耳,这就是“和而不同”的妙处。
“和融裳绣中”
这句是我最得意的“小心思”!越方学员穿的奥黛上绣着汉字“和”,多有意思?一个“和”字,绣在越南传统服饰上,却融在两国人心里。咱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这不是把咱的理念实实在在亮出来了吗?不用喊口号,一针一线都是情谊。
写完啥感受?越品越有滋味!
写完这首词,我反复读了好几遍,越读越觉得有意思。上片像看阅兵式,每句都带“咚咚”的鼓点;下片像拉家常,字里行间都是热乎气儿。咱仪仗队既有“铁翼穿云”的硬实力,又有“和融裳绣”的软心肠,这不就是咱中国的样子吗?
有人问我,写词为啥非得扣着细节?您看,“汗凝青甲”里有军人的坚持,“和字绣裳”里有文化的交融,这些小细节堆起来,才是咱真实的情谊,才是咱想让世界看见的中国。
就说到这儿吧,大伙儿要是觉得哪句还能琢磨琢磨,咱随时唠!这词里有我的感慨,更有咱中国人的骄傲,愿咱的“铁流”永远踏响和平路,“和字”永远绣在兄弟心!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上一篇:
抑世
下一篇:
阜阳二里井的夜(诗二首)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韦素练
5 天前
+1
太湖石
6 天前
+1
王凤岭
6 天前
+1
东方.启明星
6 天前
+1
燕赵之声
6 天前
+1
潇潇湘雨
6 天前
+1
+1
6528°C
3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八声甘州·五一高速惊魂记(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鹧鸪天·归途晨遇(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 归途(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连州观物忆乡(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连州新寨乡韵(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谒韩愈纪念馆赋
[
古典诗词
]
水调歌头·谒韩愈公园(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鹧鸪天·夜畦词(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破阵子·仪仗队赴越纪事(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永遇乐·当代婚恋观(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沁园春·银杏钟楼话青春(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街头梁祝舞(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潇潇湘雨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潇潇湘雨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燕赵之声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燕赵之声
VIP-未免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唐韵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诗/现代诗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