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5 天前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岁在乙巳,暮春既望,余步陟韩公祠宇,临清风而肃襟。仰观飞檐翥汉,若衔唐时月魄;俯察阶痕凝碧,犹印往古履痕。遂援笔搦翰,以赋其情:

           一、溯遗踪·瞻祠宇之巍

          至若馆开云牖,势枕苍岑。青砖洇染六朝烟霞,黛瓦犹存百代匠意。入门见碑镌“文起八代之衰”,笔锋裂石,恍闻盛唐之钟磬;穿廊望像肃“道济天下之溺”,须髯凝霜,如对孤臣之忠肝。展柜列《昌黎文集》,墨华深处,想见“唯陈言之务去”之锋锐;壁间绘贬谪长图,驿路蜿蜒,似听“雪拥蓝关马不前”之悲吟。于是叹曰:先生之神,非寄形骸于土木,实寓文脉于乾坤!

           二、忆贞元·感谪宦之艰

         忆昔贞元十九年,长安雪虐风饕,赤地千里。先生草《天旱人饥状》以触逆鳞,贬南荒阳山以犯龙颜。当是时也,秦岭横绝,猿猱号寒,“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瘴雾迷漫,蛮烟障目,“穷山固多怪,过者每惊矍”。然公以儒心为炬,燃照蛮陬:葺学宫以启蒙昧,执经卷而坐阶除,化“天下穷处”为“弦歌之乡”;修乡约以易流俗,撰祭文而恤民瘼,使“犷悍之民”知“廉耻之重”。至若《叉鱼》诗写夜捕之乐,《送区序》寄友生之忱,困厄中不堕其志,荒寒里犹存其雅,真乃“居其位则尽忠,处其困则守道”者也!

          三、品文章·悟风骨之贞

         尔其文章炳蔚,光焰烛天。《师说》振铎,破千年“耻学”之锢,“师者,所以传道”如黄钟大吕,震醒九州迷津;《马说》泣血,叹万世“伯乐”之稀,以骥喻才,道尽才士扼腕之痛。《左迁蓝关》云:“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忠肝照日,浩气凌云;《进学解》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谆谆劝学,拳拳育才。先生之文,若太华孤峰,壁立千仞而不可折;似黄河奔浪,一泻万里而不可遏,真所谓“气盛则言宜,德修则文炳”也!

         四、抚今昔·慨精神之永

既出馆阁,夕照在林。碑廊间“驱鳄惠民”之图,犹彰遗爱;山径外学童吟诵之声,尽是遗音。想公虽殁千年,而潮州有祠,阳山有台,长安有塔,九州四海,何处无仰止之忱?其道也,若春霖润物,泽被万代;其文也,似金石掷地,声振八荒。今余登临,虽无妙笔生花之能,却怀“愿随夫子”之诚,唯愿以公之精神为灯,照吾辈求索之路耳!

         嗟乎!赋者,铺也。铺陈公之德业,难尽十之一二;缅想公之风徽,何止百千之端?愿撷春山之秀,为公簪鬓;舀韩水之清,为公洗缨。异日重游,当携《师说》一卷,坐听松风,再续斯文之咏!

(注:写作要点:①强化意象凝练度,如“月魄”代“明月”,“六朝烟霞”增历史纵深感;②调整句式节奏,使骈偶更工稳(如“葺学宫以启蒙昧,执经卷而坐阶除”);③深化情感层次,以“烛天”“凌云”等词强化文章气势,以“灯”喻精神增强现代联结。④经多次修改才勉强可以)

           带你走我的赋:

          走,带你走进我的赋——那篇写给韩愈的文字,原是暮春访祠后的心澜,在素笺上洇开的墨韵。若你愿意,且随我推开那扇青石门,看光阴如何在赋行里流转,听历史怎样在平仄中低吟。

       一、初入祠宇:凝在砖瓦间的千年魂

         甫入馆中,檐角的风便挟来盛唐的气韵。你瞧那飞檐如鹏翼高展,似要衔住千年前的月魄;青砖浸着六朝烟霞,黛瓦叠着百代匠心,连阶上苔痕都凝着“文起八代之衰”的履痕。进门处的碑刻笔锋似刀,劈开八代骈文的靡弱;穿廊尽处的塑像须髯凝霜,仿佛下一秒便要开口,将“道济天下之溺”的宏愿说与风听。

         展柜里的《昌黎文集》静默如初,墨华深处藏着“唯陈言之务去”的锋芒。那些被岁月磨薄的纸页间,依稀可见青年韩愈挑灯删改的身影——狼毫在宣纸上游走,每一笔都要让文字站成铁骨。壁上贬谪长图最动人心:秦岭横绝,猿猱在云雾里哀号,瘦马驮着失意的诗人,在“雪拥蓝关”的道上踽踽独行。可你看他腰间的诗囊,分明还鼓胀着未写完的山河。

        二、回溯贬途:荒蛮地里的文明火种

        贞元十九年的雪,冻住了长安的谎言,却冻不住韩愈的赤忱。当权贵们在华屋中粉饰太平,他在奏疏里写下“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笔尖饱蘸的,是“欲为圣明除弊事”的肝胆。这一写,便将自己写进了南荒的烟瘴,却在阳山的穷山恶水中,种下了文明的火种。

        废墟上的学宫在他手中重生,《论语》的朗朗书声漫过岭南的草莽。他挽起衣袖搬砖运瓦,执经卷坐在阶头的身影,让粗野山民懂得了礼义廉耻;写《祭雨文》时“愿以一身当灾”的自责,让天地见证了儒者的担当。最动人是《叉鱼》诗里的夜:月光如霜,他与友人持叉立在春岸,“如棠类抛饵,似钲方响金”——困厄中的烟火气,竟被他写成了文人的风月诗。

        三、叩击文章:黄钟大吕里的千古心

         读韩愈的文,如临太华绝巅,如临黄河奔浪。《师说》振铎千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晨钟暮鼓,敲醒多少沉睡的灵魂;《马说》泣血而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穿越时空的诘问,戳中天下才士的隐痛。最震撼是《左迁至蓝关》的忠烈:“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呐喊,让贬谪之路开满了荆棘与理想的花。

          《进学解》里的“业精于勤”,原是自嘲,却成了千年劝学的金箴。他写文章如锻造铁器,拒绝浮华辞藻,偏爱骨力峥嵘——“气盛则言宜”的文论,何止是为文之道,更是他以命相搏的人生注脚。胸中有浩然之气,笔下才有雷霆万钧,这是韩愈的文心,亦是中国文人的脊梁。

         四、走出馆阁:照进现实的文明星火

         离馆时,夕照正为林梢镀金。碑廊里的“韩公驱鳄”图,画的不是传说,是百姓对清官的千年仰望;山径外学童的吟诵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童声里,有韩愈播下的文脉在抽枝展叶。忽然懂得,潮州祠、阳山台、长安塔,从来不是冰冷的砖石,而是文明的星火,从古至今,照亮着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回望纪念馆,檐角铜铃仍在风中轻响。这篇赋写尽了韩愈吗?怕是不能。他是“文以载道”的旗手,是“唯变所适”的革新者,更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勇者。在快餐文化泛滥的今天,他的精神如同一盏灯,照亮我们求真的路、向善的路、向美的路。

        若问写赋初心?不过是想让千年前的背影,在今人的目光里,重新站成一座山。而我们站在山脚下,拾级而上,不是为了仰望,而是为了接过他手中的火炬,让文明的星火,永远在人间跳动。

















上一篇:七绝 . 三春杂咏之四
下一篇:观花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吕仁龚 3 天前 +1
林一 4 天前 +1
韦素练 4 天前 +1
东山华歌 5 天前 +1
东方.启明星 5 天前 +1
太湖石 5 天前 +1
潇潇湘雨 5 天前 +1
+1
5705°C
3
  • 潇潇湘雨
  • 东山华歌
  • 唐韵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赞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