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组词:临江仙·贾平凹:笔绘万象,墨韵千秋(词林正韵)
  • 楼主: 唐韵 |查看: 4847|回复: 0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5-2-2 00:11:1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临江仙(钦定词谱)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和凝

                其一 初梦萌芽

        远岫含烟笼翠野,云闲风抚青禾。田边瘦影执犁过。汗珠凝旧事,憧憬满心窝。
        近瞧案前灯晕暖,笔尖轻舞婆娑。韵漫满月影儿河。繁星偷探看,雏凤始清歌 。

              其二 世事洞察

         遥望长安街似织,朝霞染透层楼。巷中灯火似萤流。古墙凝暗影,孤影静凝眸。
          细观案头笺墨乱,笔端深意难休。《夏家老太》诉民愁。心忧尘世苦,瘦笔写春秋。

              其三 商州风情

         极目商川波潋滟,峰峦叠翠云悠。平畴麦浪舞田头。稻香风里漫,啼鸟韵中留。
         聚焦案前书几卷,和融漫卷名留。变新潮涌意方遒。柔毫书世代,警句启鸿庥。

              其四 文途波澜

          俯瞰市衢人若蚁,喧嚣沸语难休。《废都》一卷惹评愁。是非皆过眼,文字自风流。
         凝目戏台歌秦调,殊荣加冕名留。安于孤独守心头。半生情与墨,千古韵长酬。

              其五 文坛泰斗

        遥看文坛星璀璨,光芒直破云头。万千佳作墨香浮。笔端凝岁月,纸上写金瓯。
         端详鬓边霜色起,初心依旧长留。一生心血付鸿筹。声名传广宇,功绩耀千秋 。

一、写词背景资料整理: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以下是他的创作经历、人生经历、主要代表作等介绍:
        贾平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作品涵盖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集、言论集、文论集、诗集和书画集等。其作品获各类重要奖项五十余次,如《浮躁》获美孚飞马文学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那文学奖,《秦腔》获2006年香港首届“红楼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和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主要代表作
       长篇小说有《商州》《浮躁》《废都》《秦腔》《高老庄》《山本》《暂坐》等;中短篇小说有《腊月·正月》《天狗》《黑氏》等;散文集有《月迹》《爱的踪迹》《心迹》等。

创作阶段
           早期(1979年以前):贾平凹出生于1952年,“文革”爆发后辍学回乡当农民,1972年被推荐上西北大学中文系。早期作品多以童年眼光看待生活,风格单纯抒情,如《兵娃》《姊妹本纪》《山地笔记》,《山地笔记》带有浪漫主义成分,《满月儿》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发展期(1980-1983年):1980年贾平凹调到西安市文联,任《长安》文学月刊编辑。这一时期他通过观察社会矛盾,艺术修养有所提高,采用非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品如《山镇夜店》《夏家老太》等,把探究人生聚集在社会弊端上,暴露群众精神疾病。

         成熟期(1983年以后):1983年起贾平凹进入专业创作。创作“商州系列”小说,如《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等,描写农村变革。1987年《浮躁》引起文艺界极大注意。1993年《废都》因大量两性描写引发争议。21世纪创作了《秦腔》《古炉》《老生》《山本》等,《秦腔》获多项大奖,被称为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

二、带你走进我的词:

        各位朋友,今天我怀着满心热忱,特别想带大家走进我精心创作的《临江仙·贾平凹:笔绘万象,墨韵千秋》这组词里,一同去探寻贾平凹先生波澜壮阔又充满诗意的文学人生。

        创作这组词,是源于我对贾平凹先生如潮水般汹涌的钦佩与热爱。他的文字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我们对生活感知的新大门,质朴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总能从最平凡的日常里挖掘出让人灵魂震颤的力量,这也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用诗词这种形式,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先看第一首,我试图还原他早年在乡村的生活。“远岫含烟笼翠野,云闲风抚青禾”,那远处烟雾缭绕的山峦,翠绿的田野,还有悠悠飘荡的云朵,轻柔拂过的微风,这是他成长的摇篮,也是他文学灵感的源头。那时的他,就像“田边瘦影执犁过。汗珠凝旧事,憧憬满心窝”所描绘的,即便身处艰苦的劳作中,汗水里凝结着生活的艰辛,可心中却满满都是对未来的憧憬。这个时期的他,就像一颗刚刚破土的种子,带着对文学的懵懂热爱,在乡村这片土地上汲取养分,为日后的创作积累力量。

          《世事洞察》里,“遥望长安街似织,朝霞染透层楼”,描绘出繁华都市的热闹景象,这是时代的一个截面。而贾平凹先生就像那个“孤影静凝眸”的冷静观察者,站在时代的洪流边,审视着一切。“细观案头笺墨乱,笔端深意难休”,展现出他在创作时,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世界里,案头凌乱的纸张,正是他思维碰撞的痕迹。就像他创作《夏家老太》时,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现生活的酸甜苦辣,让读者看到社会底层人物的挣扎与坚韧,体现他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再讲讲《商州风情》。商州对贾平凹先生而言,是永远的精神故乡。“极目商川波潋滟,峰峦叠翠云悠”,我努力用文字勾勒出商州山水的绝美风光,那波光粼粼的河流,云雾缭绕的山峦,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魅力。“和融漫卷名留”,则是指他用一部部作品,像《商州初录》,将商州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商州的独特魅力永远留在读者心中,也让更多人通过他的文字认识了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文途波澜》,“俯瞰市衢人若蚁,喧嚣沸语难休”,这就像是文坛的真实写照,人来人往,各种声音交织。贾平凹先生的《废都》问世后,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可他并没有被这些喧嚣所干扰,依然坚定地“凝目戏台歌秦调”,坚守着自己的创作风格,用饱含陕西地域特色的文字,继续在文学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最终“殊荣加冕名留”,收获了属于他的荣耀与成就。

         最后一首《文坛泰斗》,“遥看文坛星璀璨,光芒直破云头”,这是我对他在文坛崇高地位的由衷赞叹。他一生创作了无数经典作品,如《秦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变迁,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的起伏。“一生心血付鸿筹。声名传广宇,功绩耀千秋”,则是我对他为文学事业奉献一生的深深敬意,他的作品和精神,将永远闪耀在文学的天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创作者。









上一篇:过年
下一篇:归(新韵)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李继锟f6u 2025-2-5 04:22 +1
心远 2025-2-3 07:21 +1
观自在/可大 2025-2-2 16:52 +1
~王泽晋~翡翠 2025-2-2 08:45 +1
东方.启明星 2025-2-2 07:51 +1
茶罐RS 2025-2-2 04:53 +1
太湖石 2025-2-2 01:29 +1
吕仁龚 2025-2-2 01:19 +1
+1
4847°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