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破阵子·叹林清玄文墨一生》词一组(词林正韵)
  • 楼主: 唐韵 |查看: 4514|回复: 2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4-11-18 12:50:2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破阵子(钦定词谱)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晏殊

破阵子·早年励志
        寒舍梦栽文苑,贫途志逐华星。负笈未辞劳作苦,展卷常思世象宁。雏莺初发声。
       报业十春磨剑,文坛数度扬旌。佛意参来书韵雅,情劫经时善意盈。遗篇千古馨。

破阵子·创作高峰
        学报奔流始创,新闻影视兼评。笔底才华惊四座,报业春秋展大鹏。声名日盛兴。
         屡获时刊优奖,主持节目传情。佳作连番赢盛誉,文采飞扬映汗青。巅峰自此登。

破阵子·佛缘文韵
        辞去繁华尘世,投身佛道修行。山上三年参妙法,笔下菩提意韵生。禅心伴墨耕。
       演讲弘扬智慧,闭关筹备书声。佛典连篇惊海内,影响非凡启众生。功成耀汗青。

破阵子·晚岁流芳
        情路风波难料,笔端善意犹温。三部著书消众议,一片仁心惠后昆。情长岁月痕。
        创作多方焕彩,散文绘本盈门。佳作篇篇垂学苑,德泽昭昭启慧根。英名四海存。

破阵子·叹林清玄生平
        陋巷志怀翰墨,穷途意守文灯。半世笔耕心血注,诸卷禅思韵味凝。声名四海腾。
       情海历经风雨,文林屡化鲲鹏。布道传经施善念,启智开蒙育后生。华章永世承。

一、词语解释:
        ●        “负笈”:意思是背着书箱,常用来形容外出求学。在这里描绘了林清玄即使家境贫寒,在求学过程中还要承担劳作,但依然坚持学习的情景,体现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        “扬旌”:本义是高举旗帜,在词中表示在文坛上取得成就、崭露头角,如同旗帜飘扬般引人注目,是一种对其文学地位提升的形象表述。
        ●        “参妙法”:“参”有探究、领悟的意思,“妙法”通常指佛教中高深精妙的教义、方法等,说明林清玄投身佛道修行时深入探究领悟佛法的过程。
        ●        “后昆”:指后代子孙,在“一片仁心惠后昆”中表明林清玄心怀善意,他的行为和品德能够给后代带来益处、恩泽。
        ●        “垂学苑”:“垂”有流传、传下去之意,“学苑”指代学校等教育场所,即他的佳作能够在学校等教育领域流传,供学子们学习研读,彰显其作品的教育价值和文学影响力。

二、词语赏析:
        ●        “雏莺初发声”:把早期开始创作的林清玄比作雏莺,“初发声”形象地展现出他刚刚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时的状态,虽稚嫩但充满希望与活力,有一种清新自然之感,也暗示了他未来在文学道路上的无限潜力,就像雏莺终将成长为能够自由翱翔于文学天空的灵鸟,开启他在文学世界里不断发展进步的旅程。
        ●        “展大鹏”:将在报业发展的林清玄喻为大鹏,大鹏在中国文化中是志向远大、力量强大的象征。“展大鹏”描绘出他在报业耕耘过程中不断积累、成长,最终能够像大鹏展翅高飞一样,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表现出其事业发展的蓬勃向上之态。
        ●        “禅心伴墨耕”:“禅心”代表着林清玄在佛道修行中所获得的宁静、平和、空灵之心境。“墨耕”则表明他的文学创作,二者相伴,意味着他将修行的感悟融入到创作之中,使作品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韵味和深邃的哲理,文字不仅仅是简单的书写,更成为了他心灵修行与表达的载体,让读者在阅读作品时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礼与启迪。
        ●        “消众议”:简单的三个字,却深刻地反映出林清玄在面对婚姻波折等外界议论时的积极态度。他不是选择沉默或者逃避,而是通过创作三部著作来回应,用文字去化解公众的质疑和争议,展现出他的勇气和智慧,也体现了他对自己行为负责,希望外界能够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的愿望,从侧面反映出文字在他手中强大的力量和功能。
        ●        “遗篇千古馨”:“遗篇”即遗留下来的篇章作品,“千古”表示时间的长久与永恒,“馨”本意是芳香,这里用来形容他的作品历经岁月仍然散发着魅力与价值。强调了林清玄作品的经典性和不朽性,即使他已离去,其作品依然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人们传颂、研读,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滋养和文化上的传承。

三、写作背景资料整理:
        林清玄的一生创作和人生经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早年成长与启蒙阶段(1953年-1972年)

• 195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县的贫困农家,父母共抚养十八个孩子,他总排行十二,从小就要承担喂鸡、割草喂牛等劳动,但看书是他的乐趣,八岁时立志当作家.
• 十四岁外出求学,一边帮渔民捕鱼、种蚵等,一边坚持写作,在报纸上发表作品并获台南市中等学校论文竞赛第一名,十七岁时在杂志上连载作品获得稿费,十八岁考上世新大学电影系.

创作起步与媒体工作阶段(1972年-1986年)
• 1972年大学期间,受教于著名导演,创办《电影学报》《奔流》杂志《新闻人》周报等,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
• 1977年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之后陆续出版多部作品,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 先后在台湾《中国时报》担任记者、主任、撰述、主笔和总编等职,同时主持电视台《生活笔记》节目和广播公司的《林清玄时间》.

修行与佛教文学创作阶段(1986年-1997年)
• 1986年辞去报社工作,1987年专职写作,1989年进入大溪山修行三年,下山后开始创作菩提系列和现代佛典系列,其菩提系列被评为“四十年来台湾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书”.
• 1994年去美国和加拿大演讲,一年三百场,后因邀约太多闭关一年准备出版有声书系列.

婚姻波折与多元创作阶段(1997年-2019年)
• 1997年第二段婚姻引发读者质疑,他以《真正的爱》《生命中的龙卷风》《飞越沙漠的河》三书回应,并成立“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在中国大陆盖希望小学,在台湾捐建图书馆.
• 创作形式和内容更加多元,作品涵盖散文、寓言、儿童绘本等,如为孩子创作的寓言书《以爱为灯》《以美为光》及儿童绘本.
• 2019年1月23日在台湾家中离世,其作品《查塔卡的杜鹃》《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等被选入中小学课本,在华语世界影响深远.

四、入选教材的文章:
小学
         林清玄入选小学课本的文章有《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和时间赛跑》被选入人教版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四年级第十一单元等,《桃花心木》入选人教版第十册语文课本.
初中
        林清玄入选初中课本的文章未明确查到,但《林清玄散文精选》被推荐为七年级读物,其作品《大和小》《活珍珠》《沉水香》等精短散文也适合初中阶段阅读.
高中
         林清玄入选高中课本的文章未明确查到,但《查塔卡的杜鹃》《红心番薯》等作品被选入高考阅读试题,可作为高中拓展阅读材料.

五、词的赏析:

破阵子·早年励志
        上阕起首“寒舍梦栽文苑,贫途志逐华星”,以“寒舍”“贫途”点明林清玄家境贫寒的出身,而“梦栽文苑”“志逐华星”则鲜明地展现出他虽身处困境,却早早于心中种下文学的种子,立下高远志向。“负笈未辞劳作苦,展卷常思世象宁”进一步描述其求学生涯,一边背负着学业的压力,一边还要承担劳作的艰辛,然而在展卷阅读与思考中,寻求内心宁静与对世界的洞察,初步展现其坚韧与善思的品质,“雏莺初发声”则形象地比喻他在文学之路上开始崭露头角。
         下阕“报业十春磨剑,文坛数度扬旌”,“十春磨剑”说明他在报业长时间的磨砺与积累,如宝剑在石上砥砺,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扬旌”一词极具画面感,仿若看到他在文坛高举旗帜,取得一个个成就,声誉渐起。“佛意参来书韵雅,情劫经时善意盈”,写出他在经历中对佛理的参悟,使作品增添了淡雅空灵的韵味,而历经情感波折后,善意更满,这种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人生感悟融入文字,让他的作品具有独特魅力,得以“遗篇千古馨”,流传后世,为人称道。

破阵子·创作高峰
         "学报奔流始创,新闻影视兼评”,此两句勾勒出林清玄在创作起步阶段涉足领域之广,不仅开创学报,还在新闻影视方面有所建树并能兼作评论,展现出其多方面的才华与开拓精神。“笔底才华惊四座,报业春秋展大鹏”,前句直接以“惊四座”盛赞他的文学天赋与创作能力,后句把他在报业的作为比喻成大鹏展翅,尽显其在报业发展过程中的意气风发与蓬勃向上,快速崛起于文坛,声名也日益兴盛。
       下阕“屡获时刊优奖,主持节目传情”,从作品获奖和主持节目两个角度,进一步丰富他在创作高峰时期的形象,获奖体现其作品质量得到业界认可,主持节目则展示他在媒体传播中与受众交流互动的魅力。“佳作连番赢盛誉,文采飞扬映汗青”,强调他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收获众多荣誉,其飞扬的文采足以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达到了创作生涯的一个高峰,其文学地位也得以确立。

破阵子·佛缘文韵
        "辞去繁华尘世,投身佛道修行”,开篇直接点明林清玄人生的重大转变,放弃世俗的繁华,选择踏入佛道修行之路,体现出他对内心宁静与精神追求的强烈渴望。“山上三年参妙法,笔下菩提意韵生”,描述其修行过程,经过三年的潜心参悟佛法,将对佛理的感悟融入笔端,使其文字自然而然地生出菩提般的智慧与意韵,“禅心伴墨耕”则精炼地概括出他以禅心为指引进行文学创作的状态,作品充满了空灵与超脱之感。
        "演讲弘扬智慧,闭关筹备书声”,展现他在佛道修行中的积极作为,一方面通过演讲向大众传播佛法智慧,另一方面闭关创作,为世间带来更多蕴含佛理的书籍。“佛典连篇惊海内,影响非凡启众生”,突出他在佛教文学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就,众多佛典作品震惊国内,其影响力广泛而深刻,能够启发广大众生的心灵,“功成耀汗青”是对他在佛缘与文学创作结合领域成就的高度赞誉,其功绩在历史中闪耀光芒。

破阵子·晚岁流芳
         "情路风波难料,笔端善意犹温”,首句道出林清玄晚年情感生活的波折,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改变内心的善良,反而在笔下依旧流淌着温暖的善意,这种在困境中坚守善念的品质尤为可贵。“三部著书消众议,一片仁心惠后昆”,描述他通过创作三部著作来回应外界的议论,以文字为自己辩解并传递正能量,怀着一颗仁爱之心造福后代子孙,“情长岁月痕”则蕴含着他在漫长岁月中情感经历留下的深刻印记,无论是爱情还是对世间的大爱。
        下阕“创作多方焕彩,散文绘本盈门”,表明他晚年创作形式多样且成果斐然,散文与绘本丰富多样,显示出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多元探索与创新活力。“佳作篇篇垂学苑,德泽昭昭启慧根”,强调他的优秀作品被学校等教育机构采用,其品德与恩泽如明亮的光辉,开启学子们的智慧之根,使他的影响力在年轻一代中延续,“英名四海存”总结其在文学界及社会上的声誉传遍四海,流芳后世。

破阵子·叹林清玄生平
          "陋巷志怀翰墨,穷途意守文灯”,以“陋巷”“穷途”再次强调林清玄出身的平凡与困窘,而“志怀翰墨”“意守文灯”则凸显他在艰难处境中对文学的执着追求,那盏心中的文灯始终照亮他前行的道路。“半世笔耕心血注,诸卷禅思韵味凝”,描绘他大半生专注于文学创作,倾注无数心血,并且将对禅理的思考融入众多作品之中,使作品富有独特的韵味与深度。
        "情海历经风雨,文林屡化鲲鹏”,概括他在情感方面遭遇诸多风雨挫折,而在文学领域却能如鲲鹏般多次蜕变、腾飞,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布道传经施善念,启智开蒙育后生”,展现他除了文学创作,还热衷于传播知识与善念,在启迪智慧、教育后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华章永世承”则是对他一生文学成就的高度肯定,其华美的篇章将永远被后人传承、敬仰,他的名字与作品也将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篇:【七绝二首】题郊游短视频
下一篇:如梦令 秋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吕仁龚 2024-11-18 18:54 +1
李继锟f6u 2024-11-18 17:45 +1
太湖石 2024-11-18 16:12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18 15:17 +1
东方.启明星 2024-11-18 15:16 +1
需键 2024-11-18 14:22 +1
+1
4516°C
2
  • 何文富
  • 唐韵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18 13:13: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佳作美文拜读了点赞
发表于 2024-11-18 15:47: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