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最近,我们的“著名”作家阎连科获得了第七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阎连科精心准备了洋洋洒洒的获奖感言,《一个比世界更大的村庄》。在这个获奖感言里,阎连科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叫他“哥”的人问他,核弹是不是能够消灭一个国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他不禁问了一句,我们为何不“朝所有的国家都丢一个、几个核弹头,然后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别的国家只有我们中国了。”
阎连科
第二个故事,说的则是一位老母亲。1945年,她看到了一个日本兵,这个日本兵给了她一颗糖。这是这位母亲第一次知道了糖的味道,“所以她终生记住了糖的味道和那张流血的日本士兵的脸,终生都渴望还给那个日本士兵一些什么去。”
这个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设立于2008年,每两年颁一次奖,目的是“促进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交流”。既然是促进文化交流,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是不是也要设立一个劳什子“英语文学奖”?也每两年颁一次奖,我们也不妨来听听,他们那些获奖者的感言会是什么?
阎连科获奖
也许,这个奖的设立,资金上应该不是问题,毕竟每次颁奖奖金才一万美元嘛,并不多。最大的问题是,人家也许压根就不会来领奖。人家在意这个奖项么?人家在意这个荣誉么?人家在意这点美元么?
所以,人家设立这个华语文学奖,其实是表明了自己居高临下的姿势的。而我们的获奖者,像捡到了宝贝一样,将这个奖看得无比珍贵。认为这是自己的作品得到了世界的承认的标志,甚至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征兆。因此,我们的获奖者是满怀感激地领这个奖的,是要精心地准备获奖感言的。
阎连科发表获奖感言
通过这个获奖感言,要向对方表明自己的立场,还有感激之情。而且这个奖项,成了他们获取更多东西的资本。你们看,我的作品都获得美国文学奖了,还能差么?我的作品都得到美国承认了,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因此,获奖者其实已经放低了自己的身份,满心欢喜地从别人手中拿过这个奖杯,并且高高地举过头顶。我们华语文学作品,他们说英语的真能读懂么?我看未必。那些获奖的作品,连很多华语人士都读不懂,何况是他们?
阎连科领奖
那他们为何要花钱设这么一个奖?他们希望“读懂”的是什么?显然,是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一个道理。人家既然花了钱,那必然是想要得到点什么的,否则,他傻呀?
比如还有什么BBC百大巾帼啊,什么世界女性杰出代表啊,这些莫名其妙的奖项,人家干嘛要设立?他们真的是想找出世界上杰出的女性加以表彰?他们这是疯了?这是有钱没地方花了?人家这是给你送温暖来了?
方方
估计有人会说,这是文化交流啊,有什么嘛,难道我们就不跟别人交流了?当然要交流,但是交流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不平等的交流,其实就不是交流,会是什么?那要平等,我们也得设立个英语文学奖,让人家也来找我们领奖,说说我们愿意听的获奖感言。
我们一直太看重国外的奖项了,只要是国外的奖,那一定是高大上的,那一定是好的。那是通往世界的敲门砖,是打开世界大门的金钥匙。有了它,我们才能走向世界,才能得到人家的承认。
阎连科
我们干嘛要得到人家的承认?我们自己承认自己就不行么?这就是打心底瞧不起我们自己,压根就觉得我们自己比人家差了不老少。所以,我们虽然说着华语,写着华语,却偏偏要说英语写英语的人给我们颁个奖。他们虽然读不懂,但那都无所谓,只有他们说个“good”就成。
现在,是该给他们设立一个英语文学奖的时候了。如果他们不来领奖,不说一大篇获奖感言,那他们那个什么劳什子的华语文学奖,我们不要也罢。我们要挺直了腰,要自信起来,首先就从获奖上开始。我们不能一直眼巴巴地等到人家给颁一个奖。
来源头条号:三人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