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天地 | 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先生,94岁裸捐1857万:人活到极致...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773|回复: 2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18-6-25 13:51:0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3444f821ddcf42da8f63de561aaa52e1.jpg
作者 | 爱酱

来源 | 爱奇旅(ID:i-qilv)

原标题:她是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先生,94岁裸捐1857万:人活到极致,就是素与简

人们常说: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直到看到她,才明白这句话的真谛。

e9e3e3a79bb845019e45958451d4c1ff.jpg

有这样一个优雅的老人。

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

是受聘于台湾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是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她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

3adb5944fab9400982ba8462d5f10d70.jpg

她90岁生日时,总理亲自写诗为她祝贺,称赞她心灵纯洁,志向高尚,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心灵纯净,志向高尚,诗作给人力量,多难、真实和审美的一生将教育后人。

0ddaf35a88734d06960a208fb35498e2.jpg

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人民日报评论她:为中国诗词之美吟哦至今,更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九十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诗词养性,先生风骨为明证。

00b3578ec1284e5b86cc53dad8f76c4a.jpg

她就是叶嘉莹。

提起叶嘉莹先生,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朗读者》那个气质卓越,文采斐然,连主持人董卿都亲切的称一声“先生”的老人。

d710841c495e49ec856704daaaa99012.jpg

前些天,在朋友圈刷屏崔永元轰炮冯小刚,带起娱乐圈一池风雨的时候,94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又做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情:

她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

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赠1857万元。

39304405e5134f31b698ddef8d6e19da.jpg

浮和沉,名与利,都不是她追去的东西。

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年轻人开一扇门,将美好的吟诵传承下去。

她才是值得我们一生追寻脚步的“真正的明星”

01

一生漂泊、半世艰辛

她始终优雅

王国维曾有一句感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叶嘉莹忧患不断却成就斐然的一生,正是这句话的注解。

8ccb71d248e74dfbab2c6aee0fad4913.jpg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她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

那一年,林徽因21岁,萧红13岁,张爱玲3岁……

在那个民国时期战火纷飞的年代,她大概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跻身这些传奇女子之列。

9f7fae415a2b4446bce3488c33aa21ce.jpg

叶嘉莹的童年没有玩伴,只有诗词从小在诗书中成长。

她3岁识字,6岁诵读《论语》、唐诗宋词。

6a46a132b8ac4828b3570e015e8cabc6.jpg

初中时,日军占据北平,父亲随国民政府南下,杳无音讯。

17岁,母亲腹中长了一颗肿瘤去天津开刀,最终因为血液感染,在回北京的火车上不幸离世。

悲痛欲绝的她写下八首《哭母诗》,字字泣血!

其中有一句,每每读来都为之悲痛:

瞻依犹是旧容颜,

唤母千回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

漫将修短破天悭。

85abe224c11844dcbda0e39c652f58e9.jpg

她比一般人提早感受到了生命无常,死生隔离的痛苦,叶嘉莹只能在诗歌中聊以慰藉。

叶嘉莹说,她这一生都被命运推着走。

“让念书,也就念了。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

1948年,她结婚随丈夫迁居台湾。

婚后,她随丈夫迁到了台湾,并产下大女儿。

3cc1603890274d9399fdc4e19fc6711a.jpg

刚生完女儿,就遇到台湾当局施行白色恐怖政策。

丈夫因思想问题入狱,她和幼女也一度被拘,政治风暴让她无以为家。

身为人母,她必须坚强。

为她只能带着女儿四处奔波,一边带着女儿教学求生,一边打探着丈夫的消息。

bc27d2d37e8d44cb9de9bf6ec7b310b5.jpg

三年后,丈夫终于出狱了。

但三年的牢狱生活,让丈夫性情大变,对她轻则谩骂,重则家暴。

她甚至一度绝望,曾想结束自己和女儿的生命。

d3d12ba5713d4827bc9c90c1a60ec1de.jpg

在最深的绝望中,王安石一句“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如当头棒喝。

她对自己说:“要把精神感情完全杀死,杀死了,就不再为它烦恼。”

后来她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诗词“弱德之美”。

她说诗词存在于苦难,也承受着苦难,因此是“弱”的。但苦难之中,人还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这是“弱德”。

她说自己一生没主动追求过什么,面对不公和苦难只有尽力承担,她极其坚韧,“把我丢到哪里,我就在那个地方,尽我的力量,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e38a25ce38304884b9af005d9264ef2a.jpg

1966年,她被台湾大学赴派往美国讲学。

1969年叶嘉莹携全家迁居加拿大温哥华,获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职。

虽然英语不好,但她对诗词发自内心的真诚超越了语言和国界。

42岁的叶嘉莹每天熬夜恶补英语,常常查字典、练口语到凌晨两三点。

然后一大早就要上台讲学,让很多不懂中国文化的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

e84f7cc009cd4661950896155f174053.jpg

漂泊半生但“我的忧患总是接连而至的”。

那一年她52岁,大女儿跟女婿在一次出游时出了车祸,两个人同时不在了。

年逾半百,痛失爱女。

5932f4d3ccc944c3bda1fce82287f642.jpg

料理完女儿女婿的后事,叶嘉莹闭门不出,日日哭泣,写了10首《哭女诗》哀悼女儿、女婿,首首催泪,句句断肠。

经过一轮轮苦难,叶嘉莹突然觉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她要让自己从“小我”的家中走出来,要回国教书,要把“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

02

我一生中做过的

唯一一次主动选择

就是回到祖国教书

叶嘉莹曾写过一首《浣溪沙》,词中说: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她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当看到火车上的年轻人在捧读《唐诗三百首》时,她觉得尽管这个民族历尽劫难,但诗歌的灵魂不死。

de32c877a5584aad8122961b5c2a7a68.jpg

回到祖国,叶嘉莹受到了热烈欢迎。

初回到南开,她讲课时台阶上、窗户上都坐着学生,她得从教室门口曲曲折折地绕,才能走上讲台。

叶嘉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学生听到不肯下课,直到熄灯号响起。

a9b0947dc59f47eba26ba1d3f334b3db.jpg

期间还受邀到全国的各个名校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新疆大学、南开大学……

课堂场面热烈,座无虚席。

7366fffbc1934186a317eacec6761a0c.jpg

得知她回国定居的打算,一些海外诗词爱好者与南开大学校方联系,出资为她在南开盖了“迦陵学舍”,名字取自她的号“迦陵”。

她说:“我一生中做过的唯一一次主动选择,就是回到祖国教书……”

叶嘉莹为她一生获得的学者、教师和诗人等众多名号排了个序,说大半生的时间都用于教学了,所以首先是教师,其他的都排在这后面。

a6934684a9d644e7ab81c694850f6e72.jpg

如今,年过九十的叶嘉莹先生依然坚持讲课,有人给她递椅子,她拒绝了:我从21岁教中学开始,就是站着讲课!

a834e4d430014ec68388d71e3fa11288.jpg

94岁高龄的叶先生依然站在课堂上。叶先生说:只有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染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她讲词时 你能看到她眼中闪烁的光芒,属于文人的“精气神”,非有对文化的大爱不能如是!

03

光阴弹指过,岁月从不败美人

她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明星

叶嘉莹先生曾说:“卅载光阴弹指过 未应磨染是初心。”

先生去年停止招收研究生。还没毕业的学生,她继续带着。

在家中的小客厅里,她每周给学生上一次课,逐字逐句地帮学生批改论文。她听力不如往昔,上课时学生发言,需要坐得离她近一点,声音大一些。

“如果我不能传输给下一代,是我对不起古人,对不起年轻人,也对不起家长和老师”。

486cc83fd4ff4a1980b15517f0cd52f7.jpg

有学生曾经问道:“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叶嘉莹先生这样回答:

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

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825bbbffbd064a5abe095f1a9b0c8745.jpg

真正的勇士,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能依然热爱它。

89e6373b69af4e6fa0c8e0f0bfde9dcc.jpg

2016年,92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上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她也被公认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d83c3640db9347f2b367b8a09cfa002e.jpg

2017年4月,叶嘉莹先生在搀扶下颤颤巍巍地登上《朗读者》的舞台,为传播“真正的吟诵”身体力行。


2018年6月,她把毕生财产捐给国家教育事业,继续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光发热。

1063beaffbfd42b7ad165a6492281c02.jpg

“我这个莲花总会凋落,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就是这样一位先生,半生的离乱,悲苦的一生,仍有一颗赤子之心。

没有喧嚣,不争不抢,默默付出,这才是这个时代最该有的“明星”。

作者:爱酱。本文来源于爱奇旅(ID:i-qilv)。转载请联系其授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上一篇:楚辞专家、国学大家文怀沙逝世 享年108岁
下一篇:第五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太有辱斯文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星星⭐ 2018-8-10 10:46 +1
明熹 2018-7-12 14:47 +1
李龙 2018-6-25 21:05 +1
梦乡 2018-6-25 20:53 +1
晗露草 2018-6-25 20:16 +1
山水之鉴 2018-6-25 19:48 +1
+1
776°C
2
  • 山水之鉴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4823

积分
发表于 2018-6-25 19:49:03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字,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