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18-6-24 21:00:0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79.jpg

封面新闻6月23日消息,23日中午有消息传来:楚辞专家、国学大家文怀沙老先生于6月23日凌晨在东京医院驾鹤西归,享年108岁,网上悼念甚多。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文怀沙的弟子空林子,她确证了消息属实。“是的,今天凌晨三点十分走的。”

文怀沙出生于1910年1月15日,祖籍湖南,斋名燕堂,号燕叟。曾用过笔名王耳,司空无忌。在国学、红学、书画、金石、中医学等多方面均有所涉猎。文怀沙是楚辞专家, 其所著《屈赋流韵》是研究屈原诗歌的名著。文怀沙先生在对屈原作品解读时,并非简单地翻译词句,而是 力图寻找作品内在的意韵。他的楚辞白话文译文把握了原作的节奏和韵味,再现了原作的内在旋律,从而准确地抒发了屈原盘旋激荡的情感。他对楚辞的有关校勘、训诂的注文,也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老在被问及养生秘笈的时候,曾笑道:“医者,意也。我用的是心疗法。外面急风暴雨,我心里一片祥和。”

(原题为《楚辞专家、国学大家文怀沙逝世 享年108岁》)

来源:澎湃新闻

文怀沙—百度百科

人物简介

文怀沙(1910年1月15日—2018年6月23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斋名燕堂,号燕叟。笔名王耳,司空无忌。著名国学大师、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中医学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2015中华文化人物” 。

曾任燕堂诗社社长、上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西北大学“唐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名誉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黾学院名誉院长等。文怀沙20世纪40年代就在文化界有一定名望。

2018年6月23日,在东京医院驾鹤西归,享年108岁。

人物部分诗词作品

题蒋兆和画少陵像:“老助悲吟菊米春,长安棋局几番新。可怜一卷伤心史,曾是江头歌丽人。”

一九五七年题吴湖帆严子陵钓鱼图:“不闻离乱足优游,来往荒江舴艨舟。想见此心寒似水,当年五月著羊裘。”

思聂绀弩占《无题》一首:“三年饮粥忍饥肠,遍体居然玉米香。覆餗翻怜瘸足鼎,窝头再造臭皮囊。有肝有胆公何畏,无酒无诗我亦狂。人海滔滔藐河汉,跬粮偃蹇踔平阳。”

一九七三年生日作《癸丑腊八日,余览揆之辰,狱中次鲁迅韵》:“忽流忽系几多时,自缚自封如茧丝。一掬精禽沉海泪,十年铩羽偃云旗。剧怀抱石孤臣赋,长念拜鹃遗老诗。岂用顽躯充马革,生还坐梦湿牛衣。”

作七绝《放风拾得枫叶,喜占一绝》:“倚天照海醉红颜,叶绚九秋傲碧空。赢得丹诚清耿在,贞姿羞列百化丛。”

作七律《有司赞余表现良好,左迁粪隶有作》:“止水浮花梦抑真,平明搦帚破贪瞋 。扫空扫相扫虚妄,除粪除尘除孽因。万籁如吹顿悟法,诸缘了息渐安贫。一心三谛原无二,难得今生味苦辛。”

作七律《闻余妇戌陕西长安县,晨兴大雾,拥彗却步口占律句》:“别时容易见时难,望断关河薄雾残。奉帚如椽沾背湿,流光似梦射眉寒。荆山怀抱生烟玉,屈子行吟饶泽兰。高翥云霓为我御,手提落日照长安。”

作七律《系狱五载矣,臭虫如蚁群,夜夜川流不息人皆不甚其扰,余则在吟哦中度一切苦厄》:“泪湿流光眼已枯,南冠岌岌美而都。素餐必也非君子,肉食当然是鄙夫。知命宁辞嘘狴犴,有身无患饱蜰蠦。 苦吾心志吾何敢,文在兹乎不在乎。”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应南通之请,为狼山广教寺撰写《南通州广教寺法乳堂碑》碑文。聂绀弩评之曰:“字字珠玑,千古未见之奇文也。”丁玲赞曰:“此文定能传世永垂”。其中有“盖凡大善智识,咸具大千慈悲,必含慕道沉痛”流传甚广。这几句碑文在范曾同年创作的绘画作品《面壁图》上也曾出现。不知是文怀沙引用了范曾的文字,抑或是范曾引用了文怀沙的文字。

题扶风法门寺大殿联:“法,非法,非非法,舍非非法;门,无门,无无门,入无无门。”

六月,汶川大地震后,填写小令《浪淘沙》:
“苦旅久盘桓,淡了悲欢。老来又遇此艰难。眼底苍生皆赤子,浊泪潸潸。
扶杖倚栏杆,云阔天宽。痴心何止系三川。欲揽山河怀抱里,风雨安然。”

人物关系

授业老师:少年由秋社才女徐自华启蒙;青年入章太炎学院学习;与郭沫若亦师亦友,并随之学习甲骨文。

门下学子:范曾(画家);王立平(作曲家);任步武(书法家,以楷书知名);傅光(学术家,亦为《四部文明》的执行主编)、庞中华(硬笔书法家);空林子(诗人);周逢俊(画家)等。

门下徒孙:崔自默(范曾弟子)。

社会评价

文怀沙20世纪40年代就在文化界有一定名望,关于文怀沙的学术水平却始终存在一定争议。现摘录正反两面评论如下:

反面评论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文怀沙先生是否“国学大师”,其实根本不成问题,因为国学界或学术界从来没有将文氏当成什么“大师”,连同人也没有被承认过。”

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恕我孤陋寡闻,我在北大图书馆没见过这本书(即文怀沙所著的《鲁迅旧诗新诠》)……前几代鲁迅研究专家中好像没有这个人的名字吧?”

郭建勋(湖南大学教授):“文怀沙没有什么学术论文,所以在研究领域可以说没什么地位。”

桑兵(中山大学教授):“在民国以来的学术脉络里,根本没有文怀沙的一席之地。”

徐晋如(中山大学博士):“文怀沙的‘正清和’是胡说八道。”

陈四益(作家,曾任新华社《瞭望》周刊副总编辑) :“他在楚辞界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他没有写过什么学术性、研究性、考据性的东西,他就是把楚辞翻译成现代汉语。他那个翻译得也不是很好。媒体把他称做什么“楚辞第一人”,其实是当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分配任务,他分配到《屈原集》,那个就搞砸了。他没有什么学术著作可以拿出来,他的那个《四部文明》也不算什么学术著作。”

黄灵庚 (中国屈原学会的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文怀沙每到一处讲“国学”,总是那么几句套话,没有新的东西,学术界的学者都会知道他有多少水平。”

正面评论

钱钟书(著名学者):“文子振奇越世。”

胡耀邦:“骚体开新面,久仰先生名。”

张贤亮(著名作家):“文怀沙是不是国学大师,我不好说,但他的学问至少比我大得多。”

许嘉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怀沙的国学大师称号不是自己封的,但如果要说没多少作品就不能叫大师我不这么认为,那要看学问有多大……文老是我的老师,他永远是我的老师。”

范曾(南开大学教授):“少时厕身门墙,匆匆四十余载。范生何幸,有斯师。文老何幸,有斯徒。”

王学仲(著名书法家):“遍观当今书家,余独爱燕叟(文怀沙)之古朴拙重。”

谢云(著名书画家):“文老为学界耆宿,书法以古隶见长……文老谙熟诗词格律之韵,亦通音律,或低沉幽咽、或婉转高昂,阳刚阴柔,其吟诵声韵之妙,入之三昧。”

赵缺(新国风倡导人):“他的这一系列举措(指复兴汉服与编纂《四部文明》),让我不得不奉之为汉文化复兴运动的精神领袖!”

钱明锵(著名诗人、辞赋家):“文怀沙,神人也。神人者,神奇非凡之人也。这主要是说他的姿容、行止、技艺等均非常人所能及的意思。”

古朴(学者):“这位姓文,而且一生舞文、创造了无数文坛传奇、执诗辞书法文史牛耳的百岁文豪,无愧文氏,而作为以怀沙为名行走世间者,却眼中不容一粒'沙',以'正清和'三字短文,打通儒释道三家者,演绎了东方哲学的真谛。”

“国学大师”“楚辞泰斗”?

“国学大师”、“新中国屈原学开创者”、“楚辞泰斗”是媒体封给文怀沙的头衔,但李辉在文中质疑,“寻遍图书馆和网上旧书店,难见一本他的学术专著,故只好放弃研究他的学问的念头。”文怀沙最主要的学术成就似乎是1950年代整理出版的《屈原集》以及随后陆续出版的《九歌今释》等。

早年一起和文怀沙共事的舒芜先生早就撰文指出,“包括《屈原集》整理者文先生在内的顾、汪、张、文、李、舒、黄几位整理者,都不是作为专家被聘请来,而是作为本社编辑人员被交派下编辑任务。从时间顺序来说,他们每一个都可以说是新中国整理某书的第一人,但这个‘第一’完全不包含价值意义,不是开辟者、创始者、奠基者的意思。”他还说,“这几本书陆续出版,除四部长篇小说外,其实都只是薄薄一本,注释完全是简单通俗式的,那时讲究普及,谈不上什么学术性。”文怀沙后注《屈原集》,但受到过其他专家的批评,“文先生一出手就这样砸了锅,随即调离人民文学出版社。”舒芜说。

而他的另一部著作《九歌今释》当年就受到各方批评。据李辉介绍,李一氓说文怀沙的译文“非常不连贯,仅是有一句译一句,前后句无照应,甚至一句中的兮字上下脱节。有些地方译者更是没有深刻地了解原文”。而黎汝清对文怀沙的《今译》批评:“还必须指出的是,有的文法也欠通……”

整理自百度百科




上一篇:微信互怼岂能突破道德法律底线
下一篇: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先生,94岁裸捐1857万:人活到极致...
+1
779°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