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古典诗词
| 《西江月·朱自清的璀璨一生》一组(词林正韵)
楼主:
唐韵
|
查看: 3524
|
回复: 2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古典诗词
›
《西江月·朱自清的璀璨一生》一组(词林正韵) ...
[词]
《西江月·朱自清的璀璨一生》一组(词林正韵)
[复制链接]
唐韵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4-11-7 00:41:21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3524
|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西江月(钦定词谱) (五首)每首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柳永
《西江月·早年求学》
诞在东溟之岸,育于邗水之滨。燕园求道志凌云,步入文林勇进。
雅韵初彰风采,壮心可耀星辰。从兹墨路有奇珍,梦蕊含香吐韵。
《西江月·教育起步》
江浙执鞭匆促,吟坛新路开航。《匆匆》感慨岁华长,淮水舟中情漾。
《毁灭》壮心盈丈,撰书逸兴盈腔。才思初绽耀文光,前路希声在望。
《西江月·清华时光》
清华育英名显,妙文传世流芳。荷塘月色照心房,背影牵情难忘。
笔绘春颜欢畅,父慈深意悠长。散文经典永传扬,岁月长思其状。
《西江月·抗战晚年》
烽火岁时飘荡,联庠育德情长。劫余归国为兴邦,民主抗争勇壮。
学理收成昭朗,著书显耀辉光。高风亮节永流芳,青史长铭绩响。
《西江月·文人一生》
诞在纷纭时候,育于文墨之丘。求知授业意相投,文道辛勤探究。
笔写人间情厚,心含正义情悠。荷塘背影永传留,风范长辉星斗。
一、词语解释:
1. “东溟之岸”(《西江月·朱自清早年求学》
"东溟”这一古老词汇,给人以浩瀚、神秘之感。“东溟之岸”点明了朱自清出生地在靠近东海之处,为其成长背景增添了一种宏大的地域氛围,暗示着他的人生起点有着大海般广阔的可能,也为他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思想发展埋下伏笔。
2. “岁华”(《西江月·朱自清教育起步》)。
"岁华”二字凝练地概括了时间的概念。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指代岁月,更蕴含着岁月如华般珍贵又易逝的情感。在词中与《匆匆》相呼应,强化了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敏锐感知,这种感知也深深融入到他的文学创作中,使作品带有浓厚的生命意识和哲理思考。
3. “逸兴”(《西江月·朱自清教育起步》)
"逸兴”生动地刻画了朱自清创作时的精神风貌。“逸”体现出超脱世俗、自由奔放的气质,“兴”则是饱满的兴致。这个词将朱自清在文学创作中那种充满激情、自由挥洒才情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他对文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投入。
4. “联庠”(《西江月·朱自清抗战晚年》)
"联庠”这个词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它指代西南联合大学,是特殊历史时期教育界的一座丰碑。这个词象征着在战火纷飞中知识的坚守、文化的传承,体现出朱自清等一众学者在艰难时局下为国家教育事业所付出的努力,承载着民族希望与学术尊严。
5. “文墨之丘”(《西江月·朱自清一生》)
"文墨之丘”是一个极具文化韵味的词语。“文墨”代表了知识、文化,“丘”有聚集、沉淀之意。它描绘出朱自清成长环境的文化底蕴之深厚,就像一座知识的山丘滋养着他。这种文化滋养成为他一生文学成就的源泉,也塑造了他高雅的气质和深邃的思想。
二、写作背景介绍:
朱自清(1898 年 11 月 22 日—1948 年 8 月 12 日),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他是民国时期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全家搬至扬州。他一生著作颇丰,在创作中严格恪守面向人生的现实主义原则,用文学写人生。其散文成就极高,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同时他具有崇高的民族英雄气概,拒领美国“救济”面粉,展现出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
1. 早年求学阶段(1898 年 - 1920 年):
经历:1898 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03 年全家搬至扬州,在此长大、受教育。幼年初由父母启蒙课读,后入私塾读书,1912 年就读于扬州两淮中学,1916 年中学毕业,考取北京大学预科,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1917 年改名为“自清”,改字“佩弦”。
主要作品:1919 年陆续发表融合中西方风格的《睡吧,小小的人》等白话文新诗,登上现代文坛。
• 课本中出现的文章:此阶段作品在小学、中学课本中未出现。
2. 教育与创作起步阶段(1920 年 - 1925 年):
经历:1920 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1922 年,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在此期间还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和俞平伯等人创办了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
• 主要作品:1922 年创作散文诗《匆匆》;1923 年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以及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课本中出现的文章:《匆匆》在小学课本中出现。文章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 清华执教与创作成熟阶段(1925 年 - 1937 年):
经历:1925 年,在俞平伯的推荐下到清华大学任国文教授,此后二十余年间一直在清华(抗战期间为西南联大)执教并从事学术和创作活动。
主要作品:创作了《背影》《荷塘月色》。《背影》写于 1925 年 10 月,是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的,以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替他买橘子的情形为主要内容,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荷塘月色》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景色,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课本中出现的文章:《背影》《春》在中学课本中出现。《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
4. 抗战及晚年阶段(1937 年 - 1948 年):
经历:全面抗战爆发后随清华大学南下昆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兼师范学院国文学系主任。抗战胜利回北平后,一方面投身民主运动,一方面抱病工作。
主要作品:著有《经典常谈》《新诗杂话》《诗言志辩》,与叶圣陶合作出版《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偶》和《国文教学》,期间还出版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及书评集《语文零拾》等。
课本中出现的文章:此阶段作品在小学、中学课本中较少出现。
三、词的赏析:
《西江月·朱自清早年求学》
赏析:上阕点明朱自清生于沿海(东溟之岸)、长于扬州(邗水之滨),在北大(燕园)追求知识,展现其求学起点与志向。“志凌云”“勇进”凸显进取之心。下阕通过“雅韵”“壮心”等词,表现他在文学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展现才华,怀揣远大抱负,“梦蕊含香吐韵”生动描绘其文学之路前景美好。
《西江月·朱自清教育起步》
赏析:上阕写朱自清在江浙任教(执鞭),在文学创作领域(吟坛)积极探索。《匆匆》体现对时光(岁华)的感悟,淮水舟中的情感展现其丰富内心。下阕以《毁灭》体现其宏大志向,“撰书逸兴盈腔”描绘创作时的饱满热情,“才思初绽耀文光”突出其才华初现,对前路充满期待(希声在望)。
《西江月·朱自清清华时光》
赏析:上阕表明朱自清在清华育人成果显著(名显),作品(妙文)流芳。“荷塘月色”“背影”这些经典作品深入人心,体现他在清华时期的文学成就对读者情感的触动。下阕描绘他笔下的美好(春颜欢畅)和对亲情等情感的深刻表达(父慈深意悠长),其散文经典将永传,岁月也会铭记他的贡献。
《西江月·朱自清抗战晚年》
赏析:上阕展现抗战时期朱自清漂泊(飘荡),在西南联大(联庠)教书育人,战后为国家兴盛(兴邦)投身民主抗争,体现爱国情怀与责任感。下阕通过“学理收成昭朗”“著书显耀辉光”,表明他在学术与著书方面的成就,“高风亮节永流芳”高度评价他的品德,青史留名。
《西江月·朱自清一生》
赏析:上阕描绘朱自清生于动荡复杂(纷纭)时代,在文化浓厚之地(文墨之丘)成长,求学与执教过程顺利(意相投、辛勤探究)。下阕强调他作品情感真挚(人间情厚、正义情悠),《荷塘》《背影》等作品会永传,他的风范如星光闪耀,将长久被人铭记。
这五首《西江月》词以朱自清不同人生阶段为脉络,生动展现了他丰富而光辉的一生。从早年求学时的意气风发、志存高远,到教育起步阶段在文学与教育领域的双重耕耘和初露锋芒,再到清华时光的文学成就斐然、作品深入人心,直至抗战晚年在动荡中坚守教育、为民族与学术发光发热,全面呈现了朱自清的才情、抱负、爱国情怀以及在文学、教育和学术等方面的卓越贡献,他的一生宛如璀璨星辰,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些词用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高度凝练了朱自清各个阶段的特点,让读者能深刻领略其人格魅力和历史价值。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上一篇:
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通韵)
下一篇:
《望海潮·山居秋景》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4-11-10 23:27
+1
~王泽晋~翡翠
2024-11-7 13:51
+1
梨花微雨!!
2024-11-7 11:05
+1
东方.启明星
2024-11-7 10:32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7 09:24
+1
你是我的好朋友
2024-11-7 06:07
+1
需键
2024-11-7 05:32
+1
+1
3526°C
2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望海潮·恩施风雨桥(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团聚(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土家豆皮忆旧(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满庭芳·土家外婆合渣(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观稚子土堆寻宝(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满江红·故园忆旧(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八声甘州·五一高速惊魂记(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鹧鸪天·归途晨遇(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青玉案. 归途(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连州观物忆乡(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连州新寨乡韵(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谒韩愈纪念馆赋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何文富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何文富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消息
银牌会员, 积分 250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946 积分
发表于 2024-11-7 01:1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好诗佳作拜读了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唐韵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7 08:5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诗/现代诗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