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望海潮·恩施风雨桥(词林正韵)
  • 楼主: 唐韵 |查看: 4299|回复: 0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昨天 16:0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望海潮(钦定词谱)    双调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柳永

清江如练,青山排闼,巍峨风雨长桥。雕栋画梁,飞檐斗拱,千年古韵昭昭。榫卯匠工超。任岁月流转,屹立波涛。横跨东西,往来人众乐逍遥。

长堤翠柳垂绦。看繁花照影,碧水扬桡。朝沐曙光,霞披绮丽,暮迎灯火娇娆。歌舞逸情飘。有言欢闲坐,笑语声高。胜景奇观难尽,诗酒醉良宵。

一、写词背景:

             清江之上,风雨廊桥

          在恩施的山水长卷里,清江河宛如一条灵动的碧玉丝带,蜿蜒流淌,而横跨江面的风雨桥,恰似一枚镌刻岁月的古玉,静静诉说着山城的千年故事。

         这座风雨桥气势恢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传统建筑的精妙绝伦。桥身之上,精美的雕刻栩栩如生,花鸟鱼虫、神话传说跃然于木石之间,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一幅幅对仗工整的对联,墨香四溢,韵味悠长,或描绘清江的秀丽风光,或蕴含人生的哲理智慧,为风雨桥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不禁让人想起王安石笔下“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意,如今这清江河畔,两岸青山亦如好客的主人,殷勤相迎,将苍翠山色倾付于桥身两侧,与风雨桥相映成趣。

          白天,风雨桥巍峨地矗立在清江河上,雄浑壮美。阳光洒在桥身,金色的光芒与古朴的建筑相得益彰,更显庄重典雅。桥边繁花似锦,姹紫嫣红,与雄伟的风雨桥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桥下,清江水清澈见底,如明镜般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两岸青山。微风拂过,江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如梦如幻。青山连绵起伏,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的树木点缀其间,与澄澈的江水共同勾勒出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风雨桥瞬间化身为璀璨的星河。五彩斑斓的灯光照亮了桥身的每一处细节,霓虹闪烁,光影交错,将整座桥装扮得如梦如幻。灯光倒映在江面上,随着水波摇曳,宛如点点繁星坠入江中,与天上的明月遥相呼应,美轮美奂。

        风雨桥不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更是恩施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闲暇时光,人们纷纷来到这里,唱歌跳舞,尽情释放生活的热情;围坐在一起,打牌下棋,享受悠闲惬意的时光。欢声笑语回荡在桥廊之间,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岁月仿佛放慢了脚步,人们可以忘却尘世的喧嚣与烦恼,沉浸在这温馨和谐的氛围之中。

        这座清江河上的风雨桥,历经风雨洗礼,见证了恩施的岁月变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恩施人的记忆与情感。它既是一道独特的建筑景观,更是恩施人民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象征,在清江之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二、带你走进我的词:

         各位朋友,若说恩施山水是天地泼墨而成的长卷,那清江之上的风雨桥便是卷中最精妙的点睛之笔。它横卧碧波,衔山吞江,既是匠人与岁月博弈的智慧结晶,更是一方水土千年文脉的鲜活注脚。当你踏上这座桥,脚下流淌的不只是清江水,更是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目之所及,不仅是雕梁画栋,还有千年来华夏建筑美学的一脉相承。

         上阕起笔如江河奔涌,“清江如练,青山排闼”,化用王安石“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意,却更添雄浑气象——两岸青山似被江水牵引,争相列队迎接这座雄桥,其巍峨之势不言而喻。继而细摹桥身,“雕栋画梁,飞檐斗拱”八字,道尽木构建筑的繁复之美,那些跃然梁枋的祥禽瑞兽、刻入阑干的神话传说,皆是匠人以刀为笔,在木石间镌刻的文明密码。“榫卯匠工超”五字力重千钧,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含对古代营造技艺的高山仰止——那些严丝合缝的木构件,历经百年风雨仍坚若磐石,恰似中华工匠精神跨越时空的无声宣言。而“往来人众乐逍遥”一句,以人间烟火气破题,让这座冰冷的建筑瞬间有了温度,仿佛能听见百年间行人的谈笑声,看见商贩的吆喝声,交织成市井生活的交响。

         下阕笔锋一转,如丹青妙手泼染重彩。“长堤翠柳垂绦,繁花照影”,勾勒出江南水乡般的婉约,却又以“碧水扬桡”的壮阔打破柔媚,刚柔并济间尽显山水灵性。从“朝沐曙光”到“暮迎灯火”,晨昏交替的光影流转中,桥身时而身披金霞,如冠冕加身的王者;时而霓虹璀璨,似坠入人间的星河。而桥上的“歌舞逸情飘,言欢闲坐”,更将世俗生活升华为诗意栖居——恩施儿女在此对酒当歌,以棋会友,看似寻常的生活图景,实则暗合“大隐于市”的东方哲学。末句“胜景奇观难尽,诗酒醉良宵”,既是对眼前盛景的喟叹,亦是向千古文脉的致敬,仿佛在说:此等人间仙境,唯有诗酒方能不负。

   这座风雨桥,早已超越建筑本身的意义。它是凝固的史诗,每一根木梁都镌刻着光阴的故事;它是流动的画卷,每一道波纹都倒映着尘世的烟火;它更是活着的文明,将匠人的巧思、文人的风雅、百姓的喜乐,熔铸成独属于恩施的精神图腾。当暮色四合,桥灯亮起,它便化作一柄玉如意,横亘在清江之上,既连接着两岸的青山,更串联起古今的文明,让每个驻足于此的人,都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文化的厚度。













上一篇:(571) 水调歌头·五四百年咏怀
下一篇:卜算子·酒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昨天 21:53 +1
东方.启明星 昨天 17:39 +1
+1
4299°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