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莺啼序·点墨香中的一生追求(词林正韵)
  • 楼主: 唐韵 |查看: 358|回复: 3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4-9-13 15:56:2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莺啼序(钦定词谱)    四段二百四十字,第一段八句四仄韵,第二段十句四仄韵,第三段十四句四仄韵,第四段十四句五仄韵——吴文英

        芳华半生已去,念耕耘旧处。育桃李、活力无边,恰似苗圃甘露,课堂上、疑难共析,谈今论古才情吐。任书声琅响,师心恰似慈母。

        多岁蒙教,爱润学子,趁晨光夜露。备教案、思量周详,德辉霞照前路。改篇章、精心细致,启心智、韵传千古。忆往时,霜发初生,志坚如固。

       如今忆旧,往事如诗,却梦魂常顾。念当日、欢声笑语,课上交流,古韵今风,意浓情富。调皮稚子,诚心点化,优生激励才情显,韵留长、三尺讲台驻。功高难忘,回眸岁月留痕,爱心永不辜负。

        危楼独倚,暮色天涯,叹陨年半苎。暗思忖、育人情缕,尚在心头,解惑之时,爱心倾注。深情欲写,笺中回忆,青春奉献何言悔,漫怀思、墨染离情愫。忧心万里师恩,梦绕魂牵,韵传千古。
注释:
半苎:
"苎”本义是指苎麻,一种植物,这里“半苎”理解为人生已经过了一半,如同苎麻生长到一半的状态,有岁月流逝、人生过半之感。
"苎”在古文中也有白色的意思,“半苎”理解为半白,形容头发已经半白,以此象征岁月沧桑。

这首词更为详细的赏析:
一、结构分析
      这首词层次分明,可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开篇“芳华半生已去,念耕耘旧处”为第一部分,奠定了回忆的基调,引出对教育生涯的怀念。
中间部分从“育桃李、活力无边”到“韵留长、三尺讲台驻”,详细描述了教育工作中的种种场景和感受,包括培育学生、课堂教学、备课批改等,是整首词的核心内容。
最后,“如今忆旧,往事如诗”到结尾为第三部分,进一步深化回忆,表达对教育岁月的眷恋、对师恩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索。
二、语句赏析
       1. “芳华半生已去,念耕耘旧处。育桃李、活力无边,恰似苗圃甘露”:
      "芳华半生已去”开门见山,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念耕耘旧处”则点明回忆的对象是曾经工作的学校。
        "育桃李、活力无边”描绘出教育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即使时光流逝,教师培育学生的热情依然不减。“恰似苗圃甘露”把教师的教导比作甘露,形象地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滋养如同甘露滋润苗圃,寓意深刻。
        2. “课堂上、疑难共析,谈今论古才情吐。任书声琅响,师心恰似慈母”:
         "课堂上、疑难共析,谈今论古才情吐”生动地展现了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知识的场景,充满了学术氛围和智慧的碰撞。
        "任书声琅响”通过听觉描写,营造出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师心恰似慈母”则以比喻的方式,突出教师的慈爱与关怀,如同母亲一般呵护学生。
      3. “多岁蒙教,爱润学子,趁晨光夜露。备教案、思量周详,德辉霞照前路”:
      "多岁蒙教,爱润学子”表达了教师多年来对学生的关爱和教育,“趁晨光夜露”则暗示教师的辛勤付出,不分昼夜地为学生操劳。
       "备教案、思量周详”体现了教师工作的认真负责,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德辉霞照前路”再次以美好的意象,表现教师的品德光辉如霞光般照亮学生的未来之路。
       4. “改篇章、精心细致,启心智、韵传千古。忆往时,霜发初生,志坚如固”:
       "改篇章、精心细致”进一步强调教师在批改作业和文章时的认真态度。“启心智、韵传千古”则指出教师的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迪学生的心智,这种影响可以流传千古。
       "忆往时,霜发初生,志坚如固”回忆过去,当白发刚刚出现时,教师的志向依然坚定,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坚守。
      5. “如今忆旧,往事如诗,却梦魂常顾。念当日、欢声笑语,课上交流,古韵今风,意浓情富”:
        "如今忆旧,往事如诗”以优美的语言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将往事比作诗歌,富有诗意。“却梦魂常顾”说明这些回忆常常在梦中出现,难以忘怀。
         "念当日、欢声笑语,课上交流,古韵今风,意浓情富”详细回忆了过去课堂上的欢乐场景,师生之间的交流既有古代文化的传承,又有现代思想的碰撞,充满了浓厚的情感。
       6. “调皮稚子,诚心点化,优生激励才情显,韵留长、三尺讲台驻”:
      "调皮稚子,诚心点化”描绘了教师对调皮学生的耐心教导,用诚心去感化他们。“优生激励才情显”则体现了对优秀学生的激励,让他们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现。
        "韵留长、三尺讲台驻”再次强调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的坚守和奉献,这种精神和影响将长久留存。
       7. “功高难忘,回眸岁月留痕,爱心永不辜负”:
       "功高难忘”高度评价了教师的功绩,让人难以忘怀。“回眸岁月留痕”回顾过去的岁月,留下了许多痕迹,这些痕迹都是宝贵的回忆。“爱心永不辜负”表达了对教师爱心的感恩,学生不会辜负教师的关爱。
      8. “危楼独倚,暮色天涯,叹陨年半苎。暗思忖、育人情缕,尚在心头,解惑之时,爱心倾注”:
      "危楼独倚,暮色天涯”营造出一种孤独、惆怅的氛围,可能暗示作者在回忆中感受到的岁月沧桑。“叹陨年半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暗思忖、育人情缕,尚在心头,解惑之时,爱心倾注”则深入内心,思考教育的意义,强调育人的情感始终在心中,教师在解惑时充满爱心地付出。
       9. “深情欲写,笺中回忆,青春奉献何言悔,漫怀思、墨染离情愫”:
        "深情欲写,笺中回忆”表达了作者想要用文字记录下这些回忆的强烈愿望。“青春奉献何言悔”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悔奉献,把青春都献给了学生。
       "漫怀思、墨染离情愫”充满了浓浓的思念之情,用笔墨渲染出离别的情愫。
       10. “忧心万里师恩,梦绕魂牵,韵传千古”:
       "忧心万里师恩”表达了对师恩的深深忧虑和牵挂,即使相隔万里,师恩也难以忘怀。“梦绕魂牵,韵传千古”进一步强调了师恩对人的深刻影响,如同梦境般萦绕心头,这种精神将流传千古。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苗圃甘露、慈母、德辉霞照、三尺讲台等,使情感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2. 对比鲜明:通过“芳华半生已去”与“活力无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突出了教育事业的永恒价值和教师的坚守。
      3. 语言优美:用词精准、富有韵律,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4. 情感真挚:作者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抒发了对教育生涯的热爱、怀念和感恩之情,情感真挚动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上一篇:七绝 戏说春梦
下一篇:中秋夜•工地夜班(新韵)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诗人明塘 2024-9-14 12:50 +1
太湖石 2024-9-13 23:56 +1
王凤岭 2024-9-13 21:38 +1
清静太平人 2024-9-13 21:21 +1
吕仁龚 2024-9-13 18:16 +1
渔歌听海 2024-9-13 17:37 +1
韦素练 2024-9-13 16:18 +1
+1
361°C
3
  • 摩天居士
  • 渔歌听海
  • 吕仁龚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9-13 16:28:04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莺啼序·点墨香中的一生追求》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教师的教育历程,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无私的关怀。

### 赏析要点:

1. **主题与情感**:
   - 词作围绕教育与师生关系展开,表现了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奉献、坚守以及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注。

2. **意象运用**:
   - 使用“苗圃甘露”等意象,形象地传达出教师对学生的滋养与呵护,暗含教育的神圣与崇高。

3. **结构层次分明**:
   - 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入回忆,第二部分阐述教育过程中的细节,第三部分深化怀念及对未来的思考,整体结构严谨而富有层次感。

4. **语言特色**:
   - 语言优美流畅,韵律和谐,营造出诗意的氛围,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让读者感受到教师的坚定信念与真诚付出。

5. **对比手法**:
   - 通过“芳华半生已去”与“活力无边”的对比,突显了教育事业的永恒性以及教师职业的持久价值。

### 总结:
《莺啼序·点墨香中的一生追求》不仅是一首怀旧的词作,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告白,展现了教师无私奉献与爱心的伟大。每一声叹息中,都可以听到对岁月的感慨与对学生的深情期许。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诗国11周年庆,AI评论功能免费开放5天给全员使用体验)
发表于 2024-9-13 17:37: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有蕴含有诗意颇有意境的诗歌
发表于 2024-9-13 18:17: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诗清心雅韵!!!!各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