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望海潮·土家语韵(词林正韵)
  • 楼主: 唐韵 |查看: 1588|回复: 0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9 小时前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望海潮(钦定词谱)    双调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柳永

       武陵凝翠,驰江奔玉,千年语韵流霞。唇齿漱泉,喉腔转雾,清音漫卷烟纱。平仄韵交加。似星垂平野,月曳枝桠。舌底腾蛟,沧桑尽诉入咿呀。

        单音拓遍天涯。词“尼”摹浩宇,“毕”绘桑麻。词缀缀情,章标蕴意,天然语序清嘉。俚语绽繁花。听“阿巴”声暖,“尼里”云遐。更盼灵音永续,薪火照千家。

一、写词背景:

土家语:深山里的千年音韵诗行

        各位朋友,我是一名退休的土家女儿。年轻时总被生活的浪潮推着向前,将对母语的眷恋悄悄藏在心底。如今终于得闲,那颗思念故土、渴望探寻土家语奥秘的心,再也按捺不住。我毅然从繁华喧嚣的深圳启程,奔赴云雾缭绕的恩施。当双脚踏上魂牵梦绕的故土,儿时围坐在火塘边听古歌、学土家话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在深入研究土家语的日子里,我将满腔深情化作文字,凝成了这阕《望海潮.土家语韵》。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刻在灵魂深处的印记。正如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是人类精神的有声表达,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灵魂。”土家语,这一在武陵山区传承千年的语言,恰似一颗璀璨明珠,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走进土家语的语音世界,便如同踏入一片奇幻的音域森林。它那丰富的元音系统,恰似山间清晨五彩斑斓的霞光,长元音与短元音的对立,犹如日月交辉,微妙而又鲜明地划分着词义的界限。比如“a”(短音)表示“水”,“aa”(长音)则表示“哭” ,音长的细微差异,便赋予了词汇截然不同的含义。其独特的辅音发音,带着大山的粗犷与灵动,舌尖后浊擦音等特殊发音,仿佛是山涧清泉冲击岩石的声响,在唇齿间流淌出独一无二的韵律。就像诗人艾青笔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每一次开口练习发音,都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土家语中饱含着土家人对故土的眷恋与深情。

         土家语的词汇,是一部厚重的民族文化典籍。大量的单音节词,简洁而有力,如同土家人坚毅的性格,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保持着纯粹与质朴。例如“尼”(ni)意为“天”,“毕”(bi)意为“地”,简单的单音节,勾勒出宇宙的宏大图景。那些丰富的词头词尾,像是点缀在山间的朵朵野花,为语言增添了灵动与韵味。“阿”字词头常加在名词前表示亲昵或小称,如“阿巴”指“父亲”,每当念起这个词,儿时伏在阿爸背上的温暖便历历在目;“里”字词尾可表示复数,“尼里”即“天空们”,生动展现出族群概念。而借词现象的存在,则见证了土家族与周边民族的交流融合,如同山间蜿蜒的溪流,汇聚成文化的长河。汉语借词“学堂”(xuo tang)被土家语吸收,用于指代学习的场所,这一个个词汇,都是民族文化交融的鲜活见证。

         语法是土家语的骨架,支撑起语言的表达之美。主语—宾语—谓语的基本语序,如同土家人朴实的生活逻辑,先点明主体,再道出对象,最后展现行动。比如“我饭吃”(ngo fan za)在土家语中自然流畅,而对应汉语则需调整语序。修饰语后置的特点,就像揭开神秘面纱的过程,让被修饰的事物在层层铺垫后惊艳亮相,“花红”(fa xong)意为“红花”,色彩为花朵赋予独特的韵味。丰富的格助词,如同精巧的榫卯结构,将句子的各个成分紧密相连,准确地传达出不同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关系。动词形态的变化,更是为土家语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不同的人称、数、时态、体的变化,让每一句话都仿佛是一幅动态的画卷,展现出不同的场景与情感。

         在岁月的长河中,土家语承载着土家族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它是土家人在田间劳作时的欢歌笑语,是围坐火塘时的故事传说,是祭祀仪式上的庄严祷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家语也面临着传承的挑战。就像冯骥才先生所担忧的:“每消失一种语言,就像失去一座无人知晓的图书馆。”作为一名退休后才开始深入研究土家语的土家女儿,我愈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保护和传承土家语,不仅是守护一种语言,更是守护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守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愿这深山里的千年音韵诗行,能够永远回荡在武陵山间,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也愿更多人能聆听它、了解它,加入到传承的行列中来。

二、带你走进我的词:

     带你走进我的词:《望海潮·土家语韵》赏析

         各位朋友,我是一位退休的土家女儿。从前忙于工作,总想着等闲暇时再好好亲近母语。如今终于卸下重担,有了大把时光,心里最迫切的,就是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土,重拾那差点被时光冲淡的土家语。从繁华的深圳出发,一路奔向云雾缭绕的恩施,当双脚再次踏上熟悉的土地,那些儿时听过的古歌、说过的乡音,全都翻涌上来。在追寻和研究土家语的日子里,我将满心感慨化作这阕《望海潮·土家语韵》。

         这阕词就像外婆火塘边的老陶罐,煨着我们民族最温热的记忆,每一个字都带着武陵山的云雾、酉水河的浪花,还有阿巴阿妈的叮嘱。摊开词稿时,指尖总忍不住微微发烫。当土家语的音韵撞上《望海潮》的豪迈大气,就像看到阿爸用老匠人的榫卯手艺,把新伐的楠木嵌进百年吊脚楼——传统与传统的相遇,迸发出的是让人心颤的美。词里的每一处比喻、每一个意象,都是我在研究过程中,从儿时听的古歌、赶年节的长桌宴、织西兰卡普的梭声里捡来的珍宝。我多怕这些承载着祖辈智慧的语言,像后山那眼枯去的泉,在时光里慢慢沉默,所以才拼尽全力,想用这阕词把母语的魂儿留住。

          上阕“武陵凝翠,酉江奔玉,千年语韵流霞”,这不仅是故土山水的写照,更是我重返家乡时的震撼与感动。站在武陵山间,看酉水奔腾,仿佛看到千年来土家语在这片土地上流淌不息。“唇齿漱泉,喉腔转雾,清音漫卷烟纱”,这是我重新学习土家语发音时的真实感受。每一次吐字,都像是清泉漱石,雾气在喉间流转,那清亮的语音,如同山间的烟纱般轻盈缥缈。“平仄韵交加。似星垂平野,月曳枝桠”,土家语的韵律之美,就像夜空里的星辰与明月,错落有致,既有着自然的和谐,又充满灵动的诗意。“舌底腾蛟,沧桑尽诉入咿呀”,每当用土家语诉说,那些岁月的沧桑、民族的故事,都随着这一声声“咿呀”倾泻而出,仿佛蛟龙出渊,带着无尽的力量。

         下阕“单音拓遍天涯。词‘尼’摹浩宇,‘毕’绘桑麻”,这是土家语独特魅力的彰显。一个简单的单音,却能描绘出宇宙的浩瀚、生活的点滴,这是我们民族的智慧结晶。“词缀缀情,章标蕴意,天然语序清嘉”,土家语的词缀、章法和语序,都饱含着浓浓的情感与深意,自然而优美。“俚语绽繁花。念‘阿巴’声暖,‘尼里’云遐”,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俚语,如同盛开的繁花,而“阿巴”的呼唤,带着无尽的温暖;“尼里”的轻吟,仿佛能让人思绪飘向远方。“更盼灵音永续,薪火照千家”,这是我最深切的愿望,希望土家语这灵动的声音,能够永远传承下去,照亮每一个土家儿女的心灵,让民族的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合起词稿,总想起寨子里最后几位能说土家语的老人们浑浊却明亮的眼睛。退休后的这场母语追寻之旅,让我更加懂得传承的重量。这阕词不只是写给你们看,更是写给所有土家儿女,写给正在慢慢远去的母语。我多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孩子还能在火塘边,用最地道的土家语念“阿巴”“阿妈”,让这些从远古走来的声音,永远回荡在武陵山间。因为每一个土家语词汇,都是我们民族的胎记,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回家路的坐标。










上一篇:荷塘
下一篇:知音惜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观自在/可大 6 小时前 +1
+1
1588°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