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国建筑艺术源远流长, 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 或者立欲飘,让凝固显得欲动。 这样的美,让全世界都为之惊艳!
今天给大家分享中国古建 VS 日本古建,美的动人心魄!
中国古建
建筑像一本书, 是文化的源泉、空间的诗意、 在中国古典建筑中 拥有独特的韵味, 丰富的文化内涵!
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 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 屋檐上也常有各种各样的仙人,小兽 这些小动物一般叫做蹲兽 也作屋脊走兽、檐角走兽、 仙人走兽、垂脊吻等
古代中国建筑房檐下容易被燕子等鸟类筑巢 为了驱逐他们就设置了檐铃
甚至屋顶上的瓦片也精雕细琢 每片瓦都独一无二
檐下的斗拱也常有复杂的装饰 所谓“雕梁画栋” 不过如是
屋角的装饰同样丰富有趣 各种石雕形态各异 雕刻动物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
是中国的繁复装饰 让你看到了精妙绝伦的藻井
日本古建
指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的建筑
看到日本的古建筑 为何我们会产生恍若隔世之感?
百年的动乱与变革 让我们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来面貌 两千多年前, 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 而现在,又是我们要去找回传统的时候 或许,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东方 从日本的一瓦一栏中, 重新寻回曾经失落的 唐宋遗风
日本的古建源于我国的唐宋,现存的大多是由东渡的僧人们于唐代时期在日本传播佛教文化时修建的,他们不仅把佛教文化传入日本,还带去了中国建筑、雕塑、酿酒、做酱等许多方面的技艺,尤其宋代盛行的禅宗理念也渐渐传入日本,颇受日本武士的赞赏,遂形成信仰。
钦明天皇在位(539~571)时,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佛教传入,日本建筑开始采用瓦屋面、石台基、朱白相映的色彩以及有举架和翼角的屋顶。出现了宏伟庄严的佛寺、塔和宫室,住宅和神社的建筑式样也发生变化。外来文化对日本建筑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吸收中国南北朝和隋唐文化,到9世纪末逐渐日本化;
第二阶段 是受中国宋、元、明三代文化的影响,到16世纪以后完成日本化。
第三阶段 是受欧洲国家建筑风格影响,到20世纪初完全日本化。但此时期的建筑多为贵族王室所用,民间仍然使用中式日版建筑。
如果说东京是日本的心脏,那么京都可以说是日本的灵魂,这座城市凝结着超过1200年的历史,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自身传统的结合,让这座城市无时无刻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在京都这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城市,坐落着2000余间的寺庙,厚重的历史积淀,也让无数文学大师流连忘返。从紫式部到川端康成、夏目漱石……历代许多文豪都曾在文学散策中诉说过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爱。
京都之美,其精髓在于传统的留存,在于永恒与刹那的交融,在于古色古香的建筑,在于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寺院,在于山水植物,在于古都历经沧桑的侘寂与安然。
你可以看到中国一千年前洛阳的样子; 你可以看到神社庄严, 寺院寂美,城郭典雅; 你可以看到庭园空灵, 茶室精巧,民居素朴……
日本民族的纤细敏感的对人生与美的追求,使日本园林极富诗意和哲学意味。日本建筑发展历程,是一条吸收-重构-创新的进化之路。
来源头条号:火车头室内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