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创作心得
| 北宋“太学体”的形成以及文学改革
楼主:
摩天居士
|
查看: 1480
|
回复: 0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创作心得
›
北宋“太学体”的形成以及文学改革
北宋“太学体”的形成以及文学改革
[复制链接]
摩天居士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摩天居士
学习号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0-5-15 00:53:53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1480
|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欧阳修肃清文坛的功绩被后人赞颂,对于太学体则是众口一词的批判,但“太学体”究竟是什么,与清“八股文”是否类似?却少有问津。
北宋嘉佑二年(1057),正是举子赴考之时,当年欧阳修为贡举主考官,当年登第者除前三甲章衡、窦卞、罗恺外,还有理学奠基人程颢、关学创始人张载、庆历改革者吕惠卿,最著名的要数苏轼苏辙兄弟、曾巩曾布等兄弟。这一年的举子几乎囊括了北宋中后期文学、理学、政治各领域的权威和奠基人。可见这些人不仅是少年天才,更说明他们当时标准选拔的合理性与前瞻性。当年登科者,外地多于京畿附近,重创太学。
那一年,欧阳修极力反对的是“太学体”,文风特点是“险怪”。欧阳修深恶痛绝,拿着大红笔将这样的文章从头叉到尾。“太学体”的代表人物刘几两年之后改名重考,被殿试考官欧阳修拔为头名,虽尴尬愕然,但也说明一个道理,此人并非没有“简而为文,平淡造理”的能力,全是风气使然。所以,欧阳思的改革功绩毋庸置疑。
欧苏的方向可以看作是北宋古文的主导方向,尤其是苏轼的文章是宋代古文的至高点,代表的是平易流利的文风。但是也有其他方向,王安石的文风虽说不上“险怪”,但多少也有些晦涩难懂。王安石通过科举改革使得北宋后期“经义文”泛滥,也是后世八股文的前身。程颐是北宋理学宗师,却在当年被欧阳修排在门外,十八岁就写成《上仁宗皇帝书》《颜子所好何学论》等,阐明学与道、性与情等问题,在嘉佑二年的题目《尧舜性之赋》上,应该是很有一番作为的。而欧阳修看中苏轼的那篇《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确实流利平易,但在程颐眼中估计不是什么有价值的文章。
苏轼苏辙都将欧阳修排抑“太学体”作为其功绩之一。苏轼热情歌颂,并决心追随欧阳公。正如苏轼所说: “世之奇特之士,其处也莫不为异众之行,而其出也莫不为怪诡之词。”像“太学体”这样的“怪诡之词” 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应与“异众之行” 互为表里,是“奇特之士” 的所为。嘉佑年间这种“奇特之士” 的崛起,既是庆历士风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更是北宋思想文化向“性命之理” 的深处挺进时必然经历的阶段。
来源winter的新浪博客
摩天居士:近期腾讯视频热播的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第60集:赵祯选欧阳修主持科考 落榜考生围堵欧阳修,有相关的演绎,可见北宋文学改革的一斑,推荐大家关注观看。
上一篇:
李清照为何那么狂?一篇《词论》骂遍词坛,柳永苏轼均...
下一篇:
古人有诗词作品,几乎通篇化用或使用前人诗句,这算不...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人间体会
2020-5-16 21:01
+1
六月星
2020-5-16 05:26
+1
稻香三味
2020-5-15 21:46
+1
陈国栋
2020-5-15 19:31
+1
霍洪学
2020-5-15 19:25
+1
烟庐布衣
2020-5-15 19:08
+1
拉大(闫玉琴)
2020-5-15 18:43
+1
长夜画月
2020-5-15 18:38
+1
风中的雨
2020-5-15 18:36
+1
金刀
2020-5-15 18:28
+1
雨后笋
2020-5-15 16:27
+1
陳子基
2020-5-15 16:25
+1
水东流
2020-5-15 16:15
+1
+1
1480°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中小学英语教材吹起了中国风,文化自信悄然生长
[
学习天地
]
明明举报诗词大会决赛问题,得到的回复却是工程欠款问题
[
学习天地
]
AI生成假“神医” 手指穿帮的“非遗传承人”是如何为产品代言的?
[
学习天地
]
已入会的作家发声,严厉批评中国作协出台的入会新规太扯淡,太傲慢了!
[
学习天地
]
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正式挂牌成立
[
学习天地
]
他们没成为有钱人,却找到了生命里的“一颗糖”
[
学习天地
]
对话当事人 | “沂蒙二姐”:AI不了解我的生活,写不了“土味诗歌”
[
学习天地
]
在云南学扎染、在广西制香囊 清明不只踏青还可以解锁非遗新玩法
[
学习天地
]
文化中国行丨AI带你看古人过清明有多讲究
[
学习天地
]
疑似代笔,福建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两位作者被取消获奖资格
[
学习天地
]
习近平:书香是一种氛围
[
学习天地
]
为什么近日西方一反常态,开始着急还文物?
[
学习天地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