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心得 | “教师节”涨知识,古人是如何尊师重道的?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1330|回复: 0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18-9-9 22:35:2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天,是我国迎来的第34个教师节。作为尊师重教的一个纪念日和庆祝日,教师节有其重要的意义。泱泱中华尊师重教的传统久矣,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教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了,早在古代便有类似“教师节”的节日。在这样的日子,人们都会向塾师致“节敬”。

ee1850c5fcb44539a5869a3f537f0c57.jpg
▲孔子

溯古

1985年1月21日全国人大会议上,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在古时,我国的教师节可以追溯到汉代,据《汉书·平帝纪》记载,当时的学校体制是:“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教师)。”

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中说:汉、晋时期,每年孔子诞辰日这天,皇帝要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还要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这天除祭奠孔子, “置休经师,也要授束脩(干肉)”。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但教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会餐、发福利待遇了。

789bee4fc227467197aa49158ecc6db2.jpg
▲孔子杏坛讲学

唐宋时代,国都和各州、府、县都要举行孔子诞辰祭典,主祭者为地方首长,朝廷由皇帝亲临主祭。当时的祭典非常隆重。国子监、书院以及州、府、县也要从本地学校的学长(主持学习事务的教师)、学正(做训导工作的教师)中选拔成绩突出者为司业,报送朝廷, “先进教育工作者”这些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节敬之礼

古代的启蒙学塾分为私塾、家塾、义塾三种类型,在家塾中,老师的收入大致包括束脩、膳食、节敬三部分。在每年特定的节令,或者一学年开始或结束、学塾开办或关闭的时候,东家往往会向塾师致送银钱或礼物,这称之为“节敬”。有一些私塾,明文规定节敬和膳食都包括在束脩之内,在节令时也就不再另行致送。还有一些私塾,平时并不向塾师支付束脩,而在节令时支付。

在所有的节敬中,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最基本的。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拜见之赀,也就是学生第一次进学拜见老师敬呈的礼物,一些地方俗称“拜见”。节令或塾师生日时可以不送礼,但第一次进学从师,贽见礼是必不可少的。学童第一天入塾,按传统习俗,先向孔子神位跪下磕头,后跪拜塾师,并献上“贽敬”。

03950ff2e0a848fc9104fea8b0636755.jpg
▲私塾图

延伸阅读

古代“老师”有哪些称谓?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其实,在“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而且有些已经相当陌生。

师长

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

夫子

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山长、师傅、师父

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古时老师的通称。“师傅”一词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所以师傅也成为老师的代称。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所以也将老师尊称为师父。《吕氏春秋·劝学》“事师之犹事父也。”

西席

也称西宾。汉明帝刘庄当太子时,曾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他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汉代席地而坐,室内座次以靠西向东为尊。汉明帝虽贵为皇帝,仍然给桓荣安排坐西面东的座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

宗师教授

原为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后逐渐演变为众人所崇仰、堪称师表的人。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

助教

在国子监任教的教师。西晋咸宁二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学。此后除个别朝代外,国子监中都设经学助教,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广文助教等。

学博

原为唐代府郡的学官。唐代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

讲郎

原为讲授经书的官员。《后汉书·儒林传》“: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

教谕

原为宋代京师小学和武学中的学官名。明清时期,县设“县儒学”作为一县之最高教育机构,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府学教谕多为 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

先生

“先生”一词的最初含义是先出生的人,引申指长辈、知识丰富的人。后来,“先生”一词被引申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

尊师重道的故事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 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彼时,杨时在洛阳求教于著名的教育家程颐。杨时那时大概已经四十岁了。

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与一同拜访的游酢恭敬地站在门外等候,程颐醒来后发现站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他们浑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

子贡守丧

子贡是孔子的杰出弟子。后来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圣人孔子溘然长逝。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因为子贡为孔墓所植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明帝尊师

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

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尊敬,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经常亲自去桓荣府上探望,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重。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老师是伦理道德、知识、价值观念的传授者,也是为人处世的表率。尊师,并不仅仅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应是发自内心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师之所存 ,道之所存;
浓情九月 ,勿忘师恩。
在此节日到来之际,
全球读经网祝愿,
所有辛勤的老师们,
教师节快乐!
愿每一位老师,
都能被岁月优待!

转自搜狐号:全球读经教材网




上一篇:古诗词常见的12种修辞手法
下一篇:教师节的由来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李永军 2024-1-24 11:55 +1
+1
1330°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