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组词:清平乐·梁斌志传(四首)(词林正韵)
  • 楼主: 唐韵 |查看: 3486|回复: 1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4-12-10 21:09:5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清平乐(钦定词谱)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李白

        清平乐·少小志昂

        幽燕风啸①,热血青春耀。庠序②明灯希望照,心逐红旗飘袅。
        蠡乡烽火初燃,少年壮志弥坚。砥砺前行无畏,豪情冲破云天。

       清平乐·文途启芒

        笔端星耀,墨洒英魂悼。长夜孤灯心血耗,书尽先驱风操③。
        短篇初试芒锋,中篇续写情浓。文苑新声初起,才情似火熊熊。

      清平乐·红旗浩章

       斋中凝想④,岁月随灯淌。谱就红旗心血荡,多少英魂长飏。
       行间字里魂彰,篇篇浩气盈眶。名著一朝问世,声名四海传扬。

       清平乐·暮年续章

       暮年情漾,难忘山河怆。续写烽烟丹志⑤旺,绘尽风云奇象。
       一生翰墨流芳,矢志信念如钢。青史留痕熠熠,英名万载传香。

一、特别说明:

“蠡乡”的“蠡”读音是“lǐ”。
“蠡乡”在词中是一个地名,即河北蠡县。“蠡乡烽火初燃”描绘了蠡县开始出现革命斗争的景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革命的思潮和斗争行动在这里兴起,就像烽火被点燃一样,象征着反抗压迫、争取正义的革命火焰在梁斌的家乡燃烧起来,体现了家乡人民积极参与到改变社会命运的斗争中去的状态。

二、词语解释:

       ①风啸:指风呼啸,形容风势较大,在这里体现出幽燕之地那种有着力量感、氛围感较强的风声环境,烘托出一种豪迈且充满生机的氛围。

      ②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常用来借指学校场所,此处点明梁斌年少时在学校中接受知识、被希望之光笼罩,为后续的志向发展等做铺垫。

      ③风操:指人的志行品德、风范操守,说明梁斌在创作时着重去书写展现先驱们具备的高尚品德和令人敬仰的操守。

     ④凝想:专注地思考、构思,形象地展现出梁斌在创作如《红旗谱》等作品时,于书斋中全身心投入、用心思索的状态。

     ⑤丹志:赤诚的志向,意味着到了暮年,梁斌依旧怀着无比赤诚、坚定的心意去续写有关革命风云等内容的作品,凸显其创作热情和信念始终如一。

三、写作背景资料整理:
         梁斌原名梁维周,1914年出生于河北保定蠡县梁庄,1996年6月20日因心脏病在天津逝世 ,是中国著名作家,其笔名有雨花、梁文彬等,代表作品有《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翻身纪事》等,作品以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等内容为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的文学价值.

阶段介绍
        早年求学与革命启蒙阶段:11岁离开家乡就读县立高小,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进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学习,参加爱国学潮,亲历家乡的农民革命斗争,如“高蠡暴动”,这些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创作初期阶段:1934年在北平左联刊物《伶仃》上发表反映河北“高蠡暴动”的小说《夜之交流》。1942年创作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及据此扩充成中篇小说的《父亲》,开始展现其文学创作才华及对革命题材的关注.

        《红旗谱》创作阶段:1953年开始创作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历经4年完成初稿,期间他完全沉醉其中,甚至“三辞官”以专心创作。1958年《红旗谱》出版,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引起强烈反响,并被改编为话剧、电影.

         后续创作阶段:1963年出版《播火记》,1983年出版《烽烟图》,完成了《红旗谱》三部曲。1977年出版长篇小说《翻身纪事》(上部),持续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耕耘,不断丰富其作品体系.

四、入选课本情况
        梁斌的作品《红旗谱》曾被选入一些大学的文学教材,用于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及作品的艺术价值等 。在中小学课本中,并没有直接选取梁斌的作品作为课文,但他的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等,与中小学课本中的一些革命传统教育、文学鉴赏等内容有所关联,可作为课外拓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及文学创作的多样性。

五、清平乐四首赏析
        这四首清平乐词以梁斌的人生经历与创作为脉络,生动地勾勒出其波澜壮阔的一生。词风豪迈且富有情感,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与精炼的语言,展现了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成长、奋斗与文学成就。从少小的壮志满怀,到文途的开启探索,再到创作《红旗谱》的辉煌,直至暮年的坚守,既描绘了个体生命的轨迹,又反映出宏大的历史画卷,情景交融,使读者深切感受到梁斌的精神世界与文学贡献。

         《清平乐·少小志昂》赏析

       此词开篇“幽燕风啸,热血青春耀”,以“幽燕”这一富有地域特色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豪迈、激昂的氛围,“风啸”更添气势,描绘出少年梁斌所处的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环境,而“热血青春耀”直接点出其年少时朝气蓬勃、激情满怀。“庠序明灯希望照,心逐红旗飘袅”,“庠序”点明学习成长之地,“明灯”象征知识与希望,“红旗飘袅”则是理想信念的具象化,在场景描写中融入情感,展现出少年对革命的向往与追求,情景交融,生动地刻画了少小志昂的形象。

          《清平乐·文途启芒》赏析

“笔端星耀,墨洒英魂悼”,以“笔端星耀”形象地比喻梁斌在文学创作上初露锋芒,如星辰闪耀。“长夜孤灯心血耗,书尽先驱风操”,“长夜孤灯”勾勒出创作的艰辛场景,在孤寂的长夜里,梁斌耗尽心血去书写先驱的品德与风范,通过场景描写深刻地表达出他对先驱的敬重与缅怀之情,也体现出其创作的执着与专注,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个在灯下奋笔疾书的身影,体会到文字背后深沉的情感。

           《清平乐·红旗浩章》赏析

“斋中凝想,岁月随灯淌”,“斋中”这一空间场景,“凝想”的神态描写,以及“岁月随灯淌”的时间流逝感,生动地呈现出梁斌创作《红旗谱》时的专注与沉浸。“谱就红旗心血荡,多少英魂长飏”,将创作《红旗谱》的过程形容为“心血荡”,足见其倾注的情感与精力,而“英魂长飏”既呼应作品主题,又表达出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纪念,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浓烈,让读者感受到作品背后厚重的历史意义与人文价值。

          《清平乐·暮年续章》赏析

“暮年情漾,难忘山河怆”,“暮年”点明人生阶段,“情漾”说明情感依然充沛,“难忘山河怆”表达出对国家命运、历史变迁的深切情感,即使到了晚年仍心系过往。“续写烽烟丹志旺,绘尽风云奇象”,“续写烽烟”展现出其创作活力不减,“丹志旺”强调其赤诚之心,通过对暮年创作状态的描写,凸显梁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对革命历史书写的使命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在描写方法上,这四首词巧妙运用意象,如“红旗”“幽燕”“孤灯”等,构建起富有感染力的场景,通过场景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与心理。在表达艺术效果上,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词句,既叙事又抒情,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梁斌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变化与精神境界,很好地将人物传记与诗词艺术相融合,让读者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也对梁斌的一生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感染力。










上一篇:五绝•三冬
下一篇:沁园春 成功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方.启明星 2024-12-11 14:28 +1
观自在/可大 2024-12-11 11:42 +1
韦素练 2024-12-11 08:23 +1
太湖石 2024-12-11 00:17 +1
吕仁龚 2024-12-10 21:22 +1
+1
3487°C
1
  • 何文富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10 21:53: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