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诗词 | 《沁园春·闻一多的光辉历程》词一组(词林正韵)
  • 楼主: 唐韵 |查看: 3832|回复: 4
唐韵 古体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唐韵 发表于 2024-11-24 12:51:4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沁园春·风华始绽(求学创作初期)
        荆楚才贤,清华骄子,年少志坚。对繁星浩渺,神思寄处,诗心初启,意韵连绵。烛火情浓,笔耕墨染,欲把幽怀付锦篇。凭栏望,念家山万里,思绪无边。
         胸怀壮志图安。赴海外、求知岁月艰。在西洋异域,文潮浸洗,学林探径,理念思迁。旧念堪怜,新声待谱,且待归期展大观。归来后,正风云涌动,热血腾欢。

沁园春·盛年卓绩(创作高峰学术进阶)
        文苑星驰,诗坛秀耸,学海风高。看微澜兴澜,文惊四座;经纶满腹,论著千条。典籍穷研,华章精构,探尽幽微意自超。才情显,引群贤仰止,声誉昭昭。
         杏坛施教情劳,育桃李、芬芳四海飘。正华年盛景,笔耕不辍;思潮涌处,佳作连朝。岁月峥嵘,声名远播,学术文章两傲娇。瞻前路,有雄图待展,韵意难消。

沁园春·勇赴国难(思想转变投身民主)
        世乱情忧,国危志变,意决身投。叹倭奴肆虐,苍生泣血;独夫横暴,众庶含愁。觉醒良知,激昂热血,愤起高呼解庶忧。盟旗下,聚仁人志士,共赴鸿头。
        街头巷尾巡游,发宏论、声威震九州。纵险凶环伺,初心不改;艰危在侧,浩气长留。民主争驰,强权怒怼,愿献身躯护自由。英魂在,化星辰永耀,万古千秋。

沁园春·晚节昭然(晚年时期)
         风雨频仍,暮年志壮,意守贞坚。念往时荣景,诗心未老;向来信念,斗志犹燃。暗夜难明,残躯何惧,血荐轩辕心自虔。身虽去,留浩名千古,风范人间。
         常思社稷凋残,为民主、奔波岁月艰。忆激昂演讲,声传广宇;赤诚奔走,义动尘寰。血洒长街,魂归浩渺,功绩煌煌不可删。看今日,有英风继起,青史斑斓。

沁园春·英风长怀(一生总结)
         浩渺文澜,峻骨嶙峋,意韵劲遒。忆清华园内,才情初绽;诗坛韵里,锐志方遒。书海沉酣,墨香凝处,笔落惊风雨骤休。凭栏处,对山河破碎,剑胆盈眸。
         心怀热血难酬,愤专制、横眉怒未休。叹讲台三尺,传薪播火;危途几转,索理寻幽。拍案高呼,临危不惧,浩气昂然冲斗牛。英魂在,化繁星璀璨,光照千秋。

一、难词解释:
1. 文潮浸洗:“文潮”指文化潮流、文学思潮。“浸洗”表示沉浸其中并受到熏陶、洗礼。意思是在西洋异域浓厚的文化与文学思潮氛围里深入学习、受到深刻影响,使自身的文化视野与文学观念得到更新和重

2. 学林探径:“学林”即学术领域、知识的森林。“探径”是探索路径,意味着在广阔的学术天地里摸索前行,寻找适合自己研究与发展的方向和方法,体现对知识探索的主动性与求知的渴望。

3. 旧念堪怜:“旧念”指过去的观念、想法。“堪怜”是值得怜悯、可惜。表明随着阅历与见识增长,回顾曾经的一些观念,认识到其局限性或幼稚之处,从而萌生出想要改变、突破的想法。
4. 索理寻幽:“索”为探索、寻求;“理”是道理、真理;“幽”表示幽深、隐晦之处,代表事物深层次、不明显的内涵或奥秘。整体意思是深入探索事物的内在道理和深奥的学问,展现对知识和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

5. 共赴鸿头:“鸿头”可理解为宏大的目标、伟大的事业开端或重要的使命起点。表示众多仁人志士聚集在一起,共同朝着某个伟大的目标或使命奋勇前行,体现团结一心为大义而努力的决心。

二、写作背景资料整理: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人生与创作紧密相连,其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著作书刊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古典新义》,以及演讲词《最后一次的演讲》等.
阶段介绍:

1. 早年求学与创作初期:1899年出生于湖北浠水的书香门第,自幼爱好古典诗词与美术.1912年入读北京清华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二月庐漫记》,并创作旧体诗.1920年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和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1922年写成《律诗底研究》,系统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同年赴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

2. 创作高峰期与学术起步: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5年创作《七子之歌》,抒发对祖国的怀念和对列强的愤恨.1926年至1931年间,闻一多在多所高校任教,1928年出版诗集《死水》,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等古籍整理研究,成果汇集为《古典新义》.

3. 思想转变与投身民主运动: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校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1943年开始阅读马列主义著作,思想逐渐转变,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成为民主斗士.1944年发表演讲,批评蒋介石的主张,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及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斗争.

4. 英勇抗争与壮烈牺牲: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一二一惨案后,投身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发表《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三、选入中小学课本的文章:
      闻一多先生的作品及相关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课本的情况: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 入选课本: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 主要内容: 作者臧克家通过“说和做”的角度,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主要事迹。作为学者,他潜心研究古代典籍,如写《唐诗杂论》时“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写《楚辞校补》《古典新义》时默默耕耘、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他积极投身民主运动,“说”了就“做”,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最终为民主献出生命.
• 教育意义:让学生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以及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
《七子之歌》
• 入选课本: 小学语文课本等。
• 主要内容:创作于1925年3月,诗人把澳门、香港、台湾等中国的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作与母亲分离的孩子,如“澳门”篇章中“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倾诉他们“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对列强的愤恨.
• 教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铭记历史,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与责任感.

四、各首词赏析

《沁园春·风华始绽(求学创作初期)》

上阕描绘了闻一多早期在荆楚之地已显露出才华,进入清华后更是意气风发,年少便志向坚定。面对浩瀚星空,他开启了诗心,创作之意如烛火般炽热,将内心的情感与思绪付诸诗篇,凭栏思念家乡则体现出他丰富的情感世界与家国情怀的初步萌芽。下阕着重讲述他胸怀让国家安定的壮志而远渡重洋求学,在海外经历了文化思潮的冲击与学术探索的迷茫,既有对旧有观念的反思,也有对创新突破的期待,而归国之时,正逢国内局势变幻,他满怀热血准备大显身手。

《沁园春·盛年卓绩(创作高峰学术进阶)》

上阕开篇就以“文苑星驰,诗坛秀耸,学海风高”展现闻一多在文学与学术领域如明星闪耀,引领风骚,其创作才华横溢,研究成果丰硕,无论是精心创作华章还是深入探究典籍,都能达到出类拔萃的境界,因而声名远扬,备受敬仰。下阕强调他在教育方面的辛勤付出,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培育出众多优秀学子遍布四海。在自己创作的盛年,笔耕不止,佳作不断涌现,在岁月的沉淀中,他的学术成就与文学作品都成为令人骄傲的存在,并且对未来依然充满憧憬与抱负,有着无限的创作与发展潜力。

《沁园春·勇赴国难(思想转变投身民主)》

上阕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危难之际,闻一多思想发生巨大转变,毅然投身民主运动。目睹外敌侵略致使百姓受苦,国内独裁统治让民众哀愁,他内心的良知被唤醒,热血沸腾,挺身而出高呼为百姓解忧。在民主联盟的旗帜下,团结众多志同道合者,共同开启伟大的民主抗争征程。下阕详细描述他在民主运动中的积极行动,在大街小巷宣传民主思想,其演讲极具震撼力,传遍九州大地。即使面临重重危险与艰难困苦,他始终坚守初心,保持浩然正气,与强权进行坚决斗争,毫不退缩,甚至愿意奉献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民主自由,其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如同星辰永恒闪耀在历史长河。

《沁园春·晚节昭然(晚年时期)》

上阕展现闻一多晚年虽处于风雨飘摇的艰难环境,但志向愈发坚定,信念如磐。回忆往昔的辉煌经历,他的创作热情依然不减,诗心不老,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毫不畏惧,以坚定的决心和虔诚的信念,表达为民族为国家不惜牺牲一切的壮志。他的离去,留下的是千古传颂的美名和令人敬仰的高尚风范。下阕回顾他为民主事业奔波操劳的岁月,那些激昂的演讲震撼人心,赤诚的奔走行动感动天地,他最终血洒长街,但功绩不可磨灭,而如今看到有后人继承他的精神,在历史上续写光辉篇章,也算是一种慰藉与传承的见证。

《沁园春·英风长怀(一生总结)》

上阕以“浩渺文澜,峻骨嶙峋,意韵劲遒”高度概括闻一多一生的文学气质与风骨,回忆他在清华园开启文学之路时就初露锋芒,在诗坛纵横驰骋,才华与意志都十分出众。他沉浸书海,创作时笔力惊人,有惊天动地之势,而他凭栏眺望山河破碎之景时,内心的爱国情怀与豪迈胆气尽显。下阕着重总结他一生心怀报国热血却难以完全实现理想,对专制统治始终怀着愤怒与抗争精神。在教育讲台上传道授业,在学术与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却不断探索真理。他常常拍案而起,面对危险临危不惧,那浩然正气直冲云霄。他虽逝去,但精神化作繁星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其英魂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被后人缅怀与敬仰。











上一篇:步孟浩然《过故人庄》韵
下一篇:无题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韦素练 2024-11-25 09:14 +1
书香 2024-11-24 21:11 +1
吕仁龚 2024-11-24 20:36 +1
太湖石 2024-11-24 17:24 +1
潇潇湘雨 2024-11-24 14:31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24 14:11 +1
东方.启明星 2024-11-24 14:09 +1
人参娃 2024-11-24 12:57 +1
+1
3836°C
4
  • 潇潇湘雨
  • 唐韵
  • 何文富
  • 独孤求居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11-24 14:31: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发表于 2024-11-24 16:38: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1-24 17:30: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好诗佳作拜读了

主题

好友

806

积分
发表于 2024-11-24 20:13: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拜读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