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古典诗词
| 乔木
楼主:
老爱
|
查看: 240
|
回复: 3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古典诗词
›
乔木
[律诗]
乔木
[复制链接]
老爱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老爱
VIP-古体中免
主题
好友
3377
积分
老爱
发表于 2024-7-12 08:11:09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240
|
回复: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出山骄且狂,自谓历风霜。
料直宜先用,材粗剖不防。
谁知云栋起,却为火炉忙。
茶水缘何沸,呲呲脸一张。
附北院老师和作:
晚秋
蒙特利
有心年少狂,无奈己惊霜。
大别耕农地,深山守国防。
攀科追量子,讲学道家常。
举手红旌展,冲波黑洞张。
※ 大别山,安徽六安。
※ 黑洞:Black Hole,宇宙空间中的一种类星体。
晚秋
王继军
衰年莫作狂,发少鬓成霜。
出语仅凭理,交朋不设防。
三餐遵定律,万事守纲常。
纵有通天术,临危也紧张。
抗晚秋
陈同文
金风欲作狂,夜露要成霜。
日冷衣衣厚,风寒步步防。
三成是人意,一份失天常。
你有如来术,他持果老张。
乔木
老爱
出山骄且狂,自谓历风霜。
料直宜先用,材粗剖不防。
谁知云栋起,却为火炉忙。
茶水缘何沸,呲呲脸一张。
老去
王连阁
老去不知狂,心然两鬓霜。
名声无利用,市井只须防。
凛凛一时幸,芸芸三季忙。
拙从勤奋补,得志莫嚣张。
洞庭新赋
灵缇
遥思昔岳阳,波撼自无妨。
浩瀚天涯远,涵虚云际祥。
诧闻今梦泽,不幸始洪荒。
一决千均势,终知谁更狂。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上一篇:
蝉殇感怀
下一篇:
七律.美人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4-7-12 22:06
+1
吕仁龚
2024-7-12 19:18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2024-7-12 19:10
+1
观自在/可大
2024-7-12 16:59
+1
韦素练
2024-7-12 16:12
+1
东方.启明星
2024-7-12 15:14
+1
梨花微雨
2024-7-12 08:42
+1
清静太平人
2024-7-12 08:26
+1
早春
2024-7-12 08:24
+1
潇潇湘雨
2024-7-12 08:13
+1
+1
243°C
3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取山水
[
古典诗词
]
独守老房 ——致邻居富贞伯母
[
古典诗词
]
夏雨
[
古典诗词
]
读史
[
古典诗词
]
闻山东大雨
[
古典诗词
]
乔木
[
古典诗词
]
闻雨
[
古典诗词
]
夏荷
[
古典诗词
]
鹧鸪天·夏日晨跑
[
古典诗词
]
北院和诗:搬雨
[
古典诗词
]
北院和诗:闻陈同文老师吟诗祈雨
[
古典诗词
]
山村客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潇潇湘雨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潇潇湘雨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7-12 08:1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摩天居士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摩天居士
学习号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7-12 08: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乔木》这首诗颇具讽刺意味,通过一棵山中乔木的命运变化,揭示了处于社会中的个体在面临现实考验时的无奈和悲哀。
诗的前两句“出山骄且狂,自谓历风霜”描述了一棵乔木从山林中被搬到外界,带着自信和骄傲,认为自己经历过风霜考验。接下来的“料直宜先用,材粗剖不防”则表现了这棵乔木初到新环境时的自以为是,认为只要自己姿态挺拔、材质坚硬,就会被重用。
然而,第三句“谁知云栋起,却为火炉忙”却出人意料地揭示了乔木最终的命运:本该成为栋梁之才,却沦为了炉火的材料。这一转折极具讽刺意味,说明即便再优秀的材质,在现实中也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浪费。
最后两句“茶水缘何沸,呲呲脸一张”则更进一步,写出了乔木在火炉中燃烧的痛苦情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其绝望和不甘。这不仅让人对其遭遇产生同情,也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中人才浪费的深思。
总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借乔木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中的窘境与无奈,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诗/现代诗
诗书鉴赏
公告(新手必看)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