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4-5-24 14:13: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休姆的《码头之上》:
“静静的码头之上,
/半夜时分,
/月亮在高高的桅杆和绳索间缠住了身,
/挂在那儿,
/它望上去不可企即,
/其实只是个球,
/孩子玩过后忘在那里。”
发表于 2024-5-24 14:14: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再如庞德写给早年恋人的《少女》:
“树进入了我的双手,
/树液升上我的双臂。
/树生长在我的胸中往下长,
/树枝从我身上长出,
/宛如臂膀。
//你是树,/你是青苔,
/你是紫罗兰/你是个孩子,
/而在世界看来这全是蠢话。”
发表于 2024-5-24 14:18: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是表现孤独的游子远行他乡、
早起晚宿的艰辛苦难。
庞德作为意象派诗歌的里程碑式作品
《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发表于 2024-5-24 14:21: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中“惊沙乱海日”一句为:
“惊奇。沙漠的混乱。大海的太阳。”
其中虽不免误译,但语言的简洁明快也可见一斑。
再如美国著名意象派诗人
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
“很多事情/全靠/
一辆红色/小车/
被雨淋得晶亮/
傍着几只/白鸽。”
简洁清新的诗行,将美国普通人对中产阶级生活的向往一目了然地传达了出来
发表于 2024-5-24 14:23: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如艾米的《环境》:
“凝在枫叶上,
/露珠闪闪发红,
/而在莲花中,
/它却像泪珠般苍白晶莹。”
《秋雾》:
“是一只蜻蜓
还是一片枫叶,
轻轻地落在水面?”
意象宁静美丽,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幅。
发表于 2024-5-24 14:25: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在地铁站内》(InaStationoftheMetro): 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Petalsonawet,blackbough.(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发表于 2024-5-24 14:27: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诗心怪异是现代派诗的特点之一,尤其在这首诗中,意象玄妙,句意悬隔,更增添了诗意的模糊性。不光是每句诗的本身意义不明确,而且两句诗组合在一起意义取向正是相反。究竟是什么样的面孔?居然像幽灵般显现?apparition一词的翻译非常关键,它颇为诡异,原有幻象、异象等出现之意,还有鬼怪、幽灵之意,在这里被译为“幽灵般显现”,大概综合了这两个义项。
发表于 2024-5-24 14:29: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按理说世上没有不可解的诗,只是依据解诗者的主观取向,所解各显神通。不过解读现代派诗确实是艰难的,诗人披露的或许是冰山之一角,大量的意义沉没于背后的暗箱之中,这冰山下的丰富意义,有诗学意义、文学意义、美学意义、社会学意义、文化学意义和哲学意义等,而不是像以前只从审美的角度来解读作品那样单一和贫乏。我们假设这首诗两句之间既有意义沟通的屏障,又有意义沟通的桥梁,那么我们凭什么越过这沟通的桥梁,抵达意义的彼岸?现代派诗的“真意”有如康德所谓“物自体”,它隐蔽在现象的背后,是神秘的、“不可知”的,人的感觉不能抵达,只能凭借想像力来把握它,转换成阅读鉴赏用语也就是猜读,所以下面对诗的体认、领会都是想像性的、纯主观性的,未必合于诗人当初的命意。
发表于 2024-5-24 18:14: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活一百九十八岁就行!
发表于 2024-5-24 21:10: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