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4-5-24 13:47: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早地结束了画派的生命。画派的许多艺术家被征召到前线,有几个在战争中丧生。之后,路易斯试图通过X小组振兴漩涡主义,但在英国,战争的残酷经历使人们想要“回归秩序”,前卫艺术失去了发展的土壤。
发表于 2024-5-24 13:49: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首先,在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结成一体,形成新浪漫主义。意象派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到20世纪初,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风蜕化成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只是“对济慈和华兹华斯模仿的模仿”。庞德及其意象派提出“反常规”“革新”地进行诗歌创作的主张。
发表于 2024-5-24 13:50: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20世纪初柏格森热流行,这是自叔本华以来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文学界影响的延伸。意象派的开创者休姆就直接受教于柏格森。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全盘为意象派所接受,成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意象派诗特别强调意象和直觉的功能。同时,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为意象派开创了新诗创作新路,尤其是诗的通感、色彩及音乐性,给意象派以极大的启发。
发表于 2024-5-24 13:52: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象征主义也用意象,两者都以意象为“客观对应物”,但象征主义把意象当做符号,注重联想、暗示、隐喻,使意象成为一种有待翻译的密码。意象派则是“从象征符号走向实在世界”,把重点放在诗的意象本身,即具象性上。让情感和思想融合在意象中,一瞬间中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发表于 2024-5-24 13:56: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力求以鲜明的意象和短小精悍的“中国式”诗体去反对陈腐的19世纪后期英国诗风,有积极意义,
但重点追求诗歌的形式和技巧,有忽视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的倾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象派诗人逐渐分道扬镳,这个流派也逐渐瓦解。
十月革命前后,意象派传到俄国,叶赛宁等第一批青年诗人和画家发表意象主义宣言。
发表于 2024-5-24 13:59: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李商隐是最伟大的意象派
发表于 2024-5-24 14:04: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仿陶渊明佳句“青蛙悠然见南山”,是说青蛙才是真正超脱的,没理性的,而陶渊明的超脱是痛苦的,见南山后回来也未必超脱。诗人以青蛙见南山来嘲讽自己,感叹人生。意象派诗人进一步发现日本俳句源于中国格律诗。在他们看来,中国诗是组合的图画。
发表于 2024-5-24 14:06: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古诗完全浸润在意象之中,是纯粹的意象组合,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国诗歌完全由意象主导,贯穿全诗,犹如一幅挂于眼前的图画,情景交融,物与神游。中国魏晋唐代诗人的这种表现意象而不加评价的诗风,正与意象派主张相吻合。庞德从汉语文学的描写性特征中,看到了一种语言与意象的魔力,从而产生对汉诗和汉字的魔力崇拜。
发表于 2024-5-24 14:08: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再如艾米的代表作《中年》:“仿佛是黑冰,/被无知的溜冰者,/划满了不可解的漩涡纹,/这就是我的心被磨钝了的表面。”诗歌在 “黑冰”“漩涡纹”“磨钝了的表面”等意象的显示中,瞬间传递出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诗人对人到中年茫然无奈的内心感受。
发表于 2024-5-24 14:11: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庞德的《致敬》:
“喂,你们这派头十足的一代,
/你们这极不自然的一派,
/我见过渔民在太阳下野餐,
/我见过他们和邋遢的家属一起,
/我见过他们微笑时露出满口牙,
/听过他们不文雅的大笑。
/可我就是比你们有福,
/ 他们就是比我有福,
/岂不见鱼在湖里游,
/压根儿没有衣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