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天地 | 近9亿修出面目全非?央视调查天水古城,最新回应来了!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61988|回复: 1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3-8-21 10:24:3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8月,旅游“最火暑期档”如约而至,古城游也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


但在甘肃天水,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的天水古城,在商业化运营后,文保院落内一些建筑被“改头换面”,危及到院落安全。文保院落为何“变味”了?


修缮的文保院落“面目全非”


甘肃天水拥有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民居院落群,因历史久远,不少古建民居曾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为抢救这些古建筑,当地对西关片区启动抢救性保护,使得29座文保院落得以“复活”,其中省保级1处、县保级3处、保护点25处。


天水市财政局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21年,天水市拨付的西关古城保护资金就超过8.88亿元。没想到的是,不到两年时间,花大成本修缮的文保院落就遭遇了“改头换面”。很多商业进驻改造院落,成为了游客消费场所。


位于天水古城内厚生巷13号的一处日式风格餐厅,是建于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但如今,这里已看不到曾经庭院宽敞、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中式古建风貌。院中台明被木板覆盖,营造成日式风格,西厢房外还加盖了两间日式小屋。


近9亿修出面目全非?央视调查天水古城,最新回应来了!-1.gif

天水古城特聘顾问、负责修缮古民居的专家黄国翔介绍,这种改变古院风貌的新加和改建并不被允许。改建后,雨天时雨水会溅到柱子上,加快院落的糟朽。这些损害是不可逆的,见水一次伤害一次。


近9亿修出面目全非?央视调查天水古城,最新回应来了!-2.gif

去年底这里修建时,黄国翔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曾多次要求经营主体停工整改并修改装修方案,但并未引起当时负责运营古城的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视,日式风格餐厅最终如期开业。


在天水古城,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解放路的10号和12号文保院落,已成为一家经营餐饮和罐罐茶的餐厅。曾精心修缮过的柱子上钉着指纹打卡机,在后院,经营者还加盖了彩钢厨房。


主管部门称经营项目未批先设,无从监管


为何文保院落的保护利用,会出现如此“任性”的现象?投入超8亿元公共财政支出进行修复的文保院落,都在经营哪些业态?


2022年9月,天水市秦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授予了天水市名城保护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9处文保单位特许经营权,同时要求,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展示利用要按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相关流程,履行审批备案手续。


这意味着,无论是业态设置,还是装修改建,都需要经过至少县级文物部门的批准。但在该公司所存的商户档案中可以看到,有文保院落的申报材料和目前的实际经营业态不符。


以“维新堂”为例,申报材料中标注的经营项目是紫砂壶,实际开设的却是餐厅。此外,还有酒馆变火锅店、茶社成餐厅的情况。但按文保部门要求,文保院落不管是业态的设立还是变更,均需要经过申报,在专家评估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对此,秦州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文物股股长汪祥军表示,2022年9月,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曾下文要求,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对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状况开展评估。这些“改头换面”的经营均系未批先设、未批先修,主管部门“没有收到任何报批手续,所以无从监管”。


火灾隐患比比皆是


在缺失监管的情况下,天水古城多个文保院落违规装修、添建变为餐厅,防火风险也随之增大,火灾隐患比比皆是。


在赵家大园3号院,院中顾客使用燃气小炉加热菜品,院中厨房烹饪使用液化气,均出现明火。其他多家餐厅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文物建筑禁止使用明火,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严格控制使用明火。这是因为,大多古民居在建造时使用木材,并以群落出现,一旦发生火灾且未能被有效控制,极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此外,文保院落中还存在遮挡消防设施、木结构缠绕易燃物、私拉电线等问题。


甘肃天水将启动整改 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


天水市委、市政府今日回应称,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对天水西关古城文保院落开发利用情况采访之后,当地立即成立由核查组制定整改措施,跟踪推进整改。


在报道播出后,天水市委、市政府表示:


一是诚恳接受央视的舆论监督,及时通报问题整改情况。


二是各相关部门在前期排查整改的基础上,对天水古城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清单台账、限期整改销号。


三是由文物主管部门牵头,对全市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大排查”“大整治”。同时,集中开展文物保护知识宣传活动。


四是由消防部门牵头,联合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等部门,对全市范围内文物古建筑等文保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


五是由文化和旅游部门牵头,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对天水古城运营企业及经营商户开展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引导运营企业和经营商户在活跃市场氛围的同时,坚持把文物保护和安全防范放在首位。


(原标题:近9亿修出面目全非?央视调查天水古城,最新回应来了)


来源:大皖新闻据橙柿互动、映象网


流程编辑:TF022


来源:北晚在线





上一篇:《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在非洲启播
下一篇:失传2000多年的“扁鹊医书”被修复!药方子时至今日还能用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书染桔灯 2023-8-24 07:56 +1
南之 2023-8-22 12:22 +1
诗草 2023-8-21 15:02 +1
风雨归人 2023-8-21 11:42 +1
悟空无 2023-8-21 11:40 +1
豐達 2023-8-21 10:41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61988次
+1
61989°C
1
  • 摩天居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8-21 11:14:22 |显示全部楼层
近9亿修出面目全非?央视调查天水古城,最新回应来了!
天水古城是甘肃天水市的一个著名古城,拥有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民居院落群。然而,近期央视进行了对天水古城的调查,发现在商业化运营后,文保院落内的一些建筑被“改头换面”,不符合保护要求,并且危及到院落的安全。这引起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关注。

根据报道,天水市自2015年至2021年拨付的西关古城保护资金超过8.88亿元,对29座文保院落进行了修缮及保护。然而,不到两年时间,这些修复的古建筑就面目全非,成为了商业化的消费场所。例如,天水古城内的一处日式风格餐厅,虽然建立在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上,但却改变了原有的古院风貌,加盖了日式小屋,雨天时还会导致雨水溅到柱子上,加速了院落的糟朽。

调查还发现,在天水古城中还有其他类似的情况,一些文保院落被改造为餐厅,并且还违规安装了燃气设备,增加了火灾隐患。

对于这些问题,天水古城的相关部门回应称,商业经营项目未经批准先设立,所以无从监管。这说明在对文保院落进行展示利用时,相关部门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批备案手续,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

面对这一情况,应该加强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批,确保修缮过的文保院落能够正确保护和展示历史风貌,同时避免破坏及火灾等安全隐患的产生。只有这样,才能让游客欣赏到真正的古城风采,也能让古建筑得到长久的保护。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