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 更新了一波又一波 反诈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但还是有不少人被骗 反诈形势依然严峻 今天 小编就用身边的真实案例 让大家认清骗子的套路 谨防上当
1、刷单返利诈骗
真实案例:
1、2022年5月8日,施庵镇村民杜某报警称:被陌生好友拉到刷单点赞QQ群,下载“瑞盈”APP 做任务,先是短视频点赞,后引导到平台商城做刷单连单任务诈骗75000元。2、2022年10月12日,王庄镇刘某报警称:在接到“003”开头的境外电话后加入短视频点赞QQ群,在对方引导下,下载“凌传媒”APP 做刷单任务被骗18000元。“
凡是短视频点赞刷单都是诈骗!不要随意加入陌生QQ微信群,更不要相信群友的收益截图,那些都是“托”不要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下载陌生APP!千万不要相信“继续刷单,才能提现”的谎言,只会掉入连环骗局,遭受更大损失!96110是预警劝阻电话,一定要接听!如果遇到诈骗,请及时拨打110 报警!
2、投资理财诈骗
真实案例:2022年7月19 日,溧河铺镇杨某报警称: 在家中玩手机时,有一陌生人添加其微信好友,对方与杨某聊天获取信任后,通过微信向杨某发送一个陌生网站,诱导杨某在该网站内投资理财,杨某充值投资后发现平台内的钱不能提现,才意识到被骗,杨某共计被诈骗金额 50500元。
轻信花言巧语,“暴利”蝇头小利,投资陌生平台,不断提高取现门槛,是典型的投资理财诈骗,大家要随时保持警惕,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3、冒充客服诈骗
真实案例:
1.2022年3月16日,新野一公司职工刘某接到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可帮其消除征信不良记录。刘某按照指导通过微粒贷贷款14000元并转至对方提供银行账户,后查询发现征信不良记录仍存在且无法与对方取得联系,刘某发现被骗遂报警,损失14000元。
2.2023年1月28日,王庄镇村民王某报警称:有人打电话冒充京东工作人员诈骗其十几万。经查,王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京东工作人员,对方称王某在京东上购买的货物有问题,可以退钱,王某按照对方要求下载软件,开始与对方共享屏幕同时进行语音,后王某按照对方要求进行转账刷流水,家人发现制止王某转账,后意识到被骗便报警,共计损失156820元。
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遇到陌生电话一定要及时核实对方信息,绝不能听信诈骗分子下载视频聊天软件,不开启手机屏幕共享(投屏)功能,谈及征信切勿慌张,个人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不听不信不转账,不给密码验证码。如果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4、网恋交友诈骗
真实案例:2022年11月25日,溧河铺镇村民王某报警称:通过网络游戏陪练结识嫌疑人曹某,对方通过变声软件伪装成女性与王某聊天,骗取王某的信任。后谈恋爱为名,以自己还贷款、家人生病需要用钱等为由骗取王某为其转账。王某通过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向曹某转账100笔,共计损失20万元。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QQ、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普遍运用,网络交友需谨慎,不能草率通过交友软件认识陌生人,透露过多个人信息。在涉及钱财问题时,不要轻信对方编造的“悲惨身世”生病住院”等借口,如有此类诈骗警情,请立即报警!
5、网络理财诈骗
真实案例:2023年02月12日,前高庙乡村民李某报警,报称: 在2019年左右在“君融理财”平台进行投资理财时,因平台被封,有一两万元钱在该平台上取不出来,后在平台下载”服务中心” APP客服称再次投资之后就可以完成退还全部款项,李某按照客服提供的银行卡进行转账,随后就发现自己被骗报警,共计被骗5万元。
投资理财需谨慎警惕虚假投资网站、APP!一旦发现被骗,保存好新的骗局,不要轻信所谓的“ 高额回报”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及时报警!
小编为大家总结了
网络诈骗的几种形式
一定要提高警惕
谨防被骗
公式一:你犯事了+安全账户=诈骗
当你突然接到自称公检法等机构来电说你涉嫌违法,并要求你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时,百分之百是诈骗!
公式二:网恋交友+介绍投资=诈骗
此乃“杀猪盘”,诈骗分子会利用网络交友,以情感为诱饵慢慢取得你的信任,为你画两个人未来蓝图为借口,诱导你投资赌博,资金一去不复返!
公式三:刷单+小额返利+加大投入=诈骗
做第一单任务时骗子会小额返利,诱导加大本金刷单,多次刷单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网络刷单是非法行为,不要有“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公式四:冒充领导或熟人+着急借钱=诈骗
通过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形式,声称是熟人或者老板,并要求你转账汇款的,一定要进行当面核实,不能轻易转账!
公式五:快递丢失赔偿+索要验证码=诈骗
检查一下自己的快递信息并向快递公司致电核实,切勿随意透露验证码等信息!
公式六:赠送游戏“装备”+扫码领取=诈骗
以赠送游戏中的豪华装备为由,要求扫码填写账号和密码等行为一定不要轻信,“是兄弟,就别砍我!”。
公式七:发购物广告+转账付款=诈骗
陌生人的商品广告信息要警惕,尽量在正规平台购物,以防遭遇诈骗!
公式八:航班取消+提供退改签+转账付款=诈骗
收到退改签消息,应第一时间通过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或购票网站进行确认。非旅客原因造成的航班取消可免费办理退改签,无需缴纳费用!
公式九:招聘广告+面试录取+保证金/培训费/手续费=诈骗
找工作要到正规渠道投放简历,发现被骗一定要及时报警!
公式十:节日红包+填写个人信息=诈骗
一般的电子红包点击就能领取,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索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抢!
反诈提醒
防诈骗四不要:
1.不要将个人有效证件借给他人,以防被假冒。
2.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手机号码等轻易告诉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3.不要轻易相信张贴广告或网上高薪招聘等信息。
4.不要轻易地向陌生人汇款、转账、若是遇到必须要汇款转账的情况一定要再三核实对方的信息。
来源:嘉峪关网警巡查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