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天地 | 新华社评贾浅浅“尸字头”入诗:或可自赏,莫付流觞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62700|回复: 3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1-2-4 17:14:1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华社杭州2月2日电题:“尸字头”入诗:或可自赏,莫付流觞

新华社记者冯源

一位女诗人的几首作品因嵌入不少“尸字头”汉字描摹“黄白之物”,招致批评。批评意见可能未窥全豹,争议之诗或为游戏之作。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还是要遵循的——图自赏,创新可以大胆尝试;为流觞,诗文不能有伤大雅。

中国有着古老的诗歌传统,“诗言志、歌咏言”,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是诗人的自由,应该尊重。但是袒露心声,也应该尊重诗歌之美、诗人身份乃至于读诗爱诗之人的耳目。试想“武乡侯骂死王朗”时,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若满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的“粗鄙之语”,那实在是一件煞风景的事。

与“五谷轮回之所”相关的事物,并不是说一概不得入诗入文,毕竟《庄子》中就有“道在屎溺”的说法,文艺作品中适当地打破禁忌,也确实是一种创作手法,可以更好地触动受众的心灵。但是,人皆有羞恶之心,“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过度解构也会引发受众的反弹,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篇尾感慨佛狸祠下乌鸦留下的一片狼藉,要借用“一饭三遗矢”的典故,但是作者避开禁忌点到即止,以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代之,终成被人激赏千古的警句。

《汉书》三班、建安三曹、眉山三苏、小仲马是大仲马“最好的作品”……文学史上的家学渊源,古今中外屡见不鲜,也被无数为人父母者所艳羡。我们要防止对名宿之后有过多的恶意猜想,但是全社会也有理由希望他们能在继承创新上下功夫,或青出于蓝,或别开生面。这是公众喜闻乐见的。(完)

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贾浅浅诗歌引发争议:这场舆论风暴是不吐不快还是恶毒...
下一篇:南方日报:现代诗为何越来越读不懂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人参娃 2021-2-8 07:01 +1
金月浩荡 2021-2-5 16:13 +1
拉大(闫玉琴) 2021-2-5 14:05 +1
李明勇 2021-2-5 09:11 +1
嶺西老人 2021-2-5 06:53 +1
东门飞雪 2021-2-5 02:44 +1
瓷意 2021-2-5 00:44 +1
李明生 2021-2-4 22:09 +1
珠穆朗玛 2021-2-4 22:00 +1
紫鹊农夫 2021-2-4 21:04 +1
悟空无 2021-2-4 20:11 +1
黄二黑 2021-2-4 19:12 +1
太湖晚霞 2021-2-4 18:20 +1
薛淮 2021-2-4 17:53 +1
詹义清 2021-2-4 17:20 +1
佛灯 2021-2-4 17:17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62700次
+1
62703°C
3
  • 詹义清
  • 蓝逸
  • 紫鹊农夫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1-2-4 17:20: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论公允!
发表于 2021-2-4 18:03: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舐犊良苦心,屎尿浅浅堆成名。
诗坛奇葩今又开,莫笑荣誉苦经营。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门飞雪 +1
平安是福2100 +1
发表于 2021-2-4 21:05: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还能愉快的写诗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