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天地 |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8537|回复: 3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0-11-1 23:36:0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1.jpg

1957年1月,《诗刊》于北京创刊。

新华书店门口,读者排着长队抢购《诗刊》,屋外冷风呼啸,屋内热火朝天。

60年沧桑巨变,身为“皇刊”的《诗刊》跌落神坛。发行量不及自己一手捧红的脑瘫女诗人的十分之一。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2.jpg

第一本《诗刊》诞生于商务印书馆三楼,一个不足15平米的小房子里。纵观全屋,只能找到一个矮书架和两套桌椅。

面朝外的办公桌上,轮流坐着徐迟、沙鸥和臧克家——臧克家身体不好,一星期只来一两次。

那时,《诗刊》杂志社不但面积小,人也极少。

社内的编务、收发稿件、写评论等岗位,一般只由一到二人负责。《淮风》创始人刘钦贤也是《诗刊》初期的编辑,说是编辑,实则身兼数职。编排、校对、发行、跑印刷厂等重重工作都是他一人承担。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3.jpg

尽管条件简陋,人手紧缺,《诗刊》杂志社依然保持着井井有条的工作状态,创刊号一经问世,就惊艳诗坛。

刘钦贤写道:就是这些人,就是这几间房,却诞生了举世瞩目、空前未有、迄今依然屹立的《诗刊》,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诗人的骄傲。

如此评价,没有夸张半分,毕竟小小一本《诗刊》,曾强大到推动整个中国新诗的崛起。

1980年,《诗刊》举办了享誉盛名的青春诗会,邀请舒婷、江河、顾城等诸多诗人参加,艾青、臧克家、田间等老诗人也前来以诗会友。

参会的诗人足足占据诗坛的半壁江山,造就了空前的盛况,也使得80年代成为新诗最红火的时期。

到了今年,青春诗会已是第36届,《诗刊》与电影频道联合推出了直播节目,邀请了杨紫、王源等青年人气演员助阵。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4.jpg

明星云集,阵容强大,但却没有一个诗人在列。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5.jpg

《诗刊》走下神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1957年创刊号编后记中,编者热情洋溢地宣布:“诗刊”现在创刊了!希望今后能够团结、鼓舞全国的诗人们创作出优美的作品。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6.jpg

同事们皆为诗歌爱好者,他们上下一心,坚持为备受质疑的新诗背书,致力于发掘优秀的民间诗人。

有人回想起当年的景象,只用了一个词描述:和谐。

每天,天南海北的读者寄来一麻袋又一麻袋的来稿,编辑们拆到手上磨出了老茧也不喊累,只要发现了优质作品便欣喜万分,赶紧送给臧克家拍板。

老编辑骄傲地说: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多来信,你们会不会漏掉一件?我也不敢说没漏一件,可真正的好作品是漏不掉的。

不说当时小有名气的闻捷、公刘,就连工农学者孙友田、王老九都是那个时期出来的。

那时的《诗刊》是最权威、最公正的诗歌发表窗口,捧红了太多诗坛名人。国内诗人将其视为诗歌的圣殿,梦想着能在上面发一篇自己的作品。

可惜,也许是气运不佳,上世纪80年代后,被《诗刊》认可的的诗人多数昙花一现。

在“你最有印象的现当代诗人”调查中,舒婷名列榜首,艾青、臧克家、于坚等人位列其次,几乎都是上个世纪参与青春诗会的那一批诗人。

直到第39位,才出现了《诗刊》后期赛事中“珍酒杯”冠军周所同的名字,其余的参赛选手一律未被提及。从赛事的没落可见,《诗刊》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人们怀念的,还是那个文艺事业欣欣向荣的1980年。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7.jpg

2018年12月,《诗刊》被踢出核心期刊,一度被当作笑话。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8.jpg

一位网友说:《诗刊》不冤,从前它承包了半个诗坛的佳作,如今却承包了半个诗坛的丑闻。

这句评价虽有夸大之嫌,但近些年《诗刊》发生的负面新闻,的确一时半会说不完。

其中,被网友骂得最惨的,大概是编辑丁鹏。

丁鹏是北大中文系硕士,本科毕业于西安某三本独立院校,代表作是《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

后来,《诗刊》曾出版《我听见了时间——崛起的中国90后诗人》一书,意在“检阅中国90后诗人和诗歌的风貌”。

诗集出版后,有人买回家收藏,才发现丁鹏位列北大诗人首位。

丁鹏诗歌的水平被诗歌爱好者评为“货不对版”,他们说:这就是北大第一90后诗人的作品,为了凑够14行,词都拆得七零八落。

一本诗集的主编,本来是扛梯子的人,自己却先爬上楼,捷足先登。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9.jpg

更过分的是,有知情人士爆出,诗集中十位北大诗人里竟有四位是丁鹏的同班同学。这本诗集中刊登的诗歌,就是传说中的人情稿、圈子稿,是《诗刊》的大忌。

编辑部副主任彭敏,同样是北大中文系毕业,同样被骂得很惨。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10.jpg

他倒是不屑于和丁鹏争抢北大第一诗人的名分,不过对参加各大综艺却十分热衷。

他是中央电视台语言文字节目首个“三冠王”:中国成语大会冠军,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冠军。

参加节目之余,他想做一个畅销书作家,可惜成了滞销书作家。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11.jpg

他出版的励志书籍《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和丁鹏的处女作《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敢向命运叫板》撞名,堪称姊妹篇,

出版社完全可以加上90后诗人陈昂的那本《哪有什么运气,不过是我们暗自努力》,为他们出一套毒鸡汤三部曲。

读者骂彭敏的原因很简单,他整日上综艺,忽略了本职工作,导致《诗刊》作品质量下滑。

近些年,《诗刊》的确刊载了部分不符合主流审美的作品。

最知名的是那首韩国作家的结巴诗,引得读者连连吐槽。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12.jpg

一位读者说:这是赵四写的吗?

另一位读者骂道:什么鸟诗?什么鸟刊?

今年7月发生的陶代伦抄袭事件,也让人啼笑皆非。

起因是《诗刊》在7月号上半月刊“新时代”栏目,发表了陶代伦所著的《清晨,我闻见芬芳的祖国》,这首诗抄袭了孙大顺的作品《祖国,辽阔的感恩之诗》。

抄袭程度之深,连标题都是孙大顺诗里的原句。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13.jpg

最讽刺的是,被抄袭的诗就登于《诗刊》2018年7月刊的同一栏目。

另外还有人指出原诗中有一句“连绵的山岗蔓延巨大的静,蝴蝶,蜕变成惹是生非的领舞”被陶代伦抄也串了行,写成了“连绵的山冈,蔓延着巨大的静蝴蝶”,语意不通,无人发现。

诗刊社发布了道歉声明,也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14.jpg

不禁让人质疑,这还是当初那个连刊错一个字都要引发学者讨论的《诗刊》吗?还是那个“拒绝走后门,以诗论诗,真金不怕火炼”的《诗刊》吗?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15.jpg

抄袭诗歌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圣殿之上,未免是一种诗歌的堕落。诗歌爱好者们对此感到心痛,但也无法阻挡少数人的利益圈子践踏这片净土。

走下神坛的《诗刊》上,如今又刊登着谁的诗和远方?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16.jpg

《诗刊》63岁,以人类比,已过花甲之年。

因为“国刊”的身份和读者的偏爱,它得以目睹其它杂志起起落落,自己却稳坐钓鱼台。

然而,《诗刊》战胜了时代,却输给了自己。

多年前,编辑们用满是老茧的手拆开远道而来的信件,议论声、朗读声、欢笑声如掀海浪。

臧克家端着热茶,迎着北京初秋的冷风,不住地眺望远方。

一代国刊没落史:被"抄袭、人情稿、烂诗"丑闻毁掉的《诗刊-17.jpg

那时的条件很差,可编辑们凭着满腔热忱,把最难的日子过成了诗,一步步登上通往高处的天梯。

那个同时挂着“《诗刊》社”和“北京市朝阳区绿化大队”牌子的素朴庭院里,诗人唐晓渡因“绿化”二字和诗刊挂在一起而沉醉,感慨道:多么富于象征意味的契合!我将要投身其间的,不正是一项绿化人们灵魂的事业吗?

那种绿色情怀在岁月风尘中,正在一点一点流失。垂垂老矣的《诗刊》,失去了从前的浪漫与坚持。

2019年,《诗刊》让读者为他们的编辑画像。

得到的回应是:他可能出身农村,没有烧钱的爱好,就是喜欢诗歌。无意中邂逅一本叫《诗刊》的杂志,便兴奋地将上面触动心灵的句子摘抄下来。他刻苦学习,成为名牌大学中文系的硕士或博士。看到《诗刊》招聘启事。在竞争激烈的事业单位考试中拿到第一,成为一名《诗刊》的编辑。

这是大多数人理想中的,诗歌杂志编辑的模样。

不知道今年,读者们还愿不愿意为《诗刊》画像。

作者:小慧儿,投稿指南首发

来源头条号:投稿指南




上一篇:五中全会公报这些新提法,即将走进你我生活
下一篇:第六届中国诗歌节以“抗疫”“脱贫”篇章讴歌时代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邹明全) 2020-11-7 04:05 +1
折花阁主 2020-11-6 22:54 +1
风清扬 2020-11-3 13:21 +1
南院客 2020-11-3 03:06 +1
擎剑吟诗踏雨回 2020-11-2 21:17 +1
张忠君 2020-11-2 20:14 +1
苗法强 2020-11-2 19:45 +1
月射寒江 2020-11-2 18:27 +1
金天 2020-11-2 17:15 +1
金月浩荡 2020-11-2 16:50 +1
嶺西老人 2020-11-2 11:46 +1
海棠春 2020-11-2 11:25 +1
田心木目心 2020-11-2 11:04 +1
余笑 2020-11-2 10:58 +1
唐桂林 2020-11-2 10:57 +1
一剑封侯 2020-11-2 10:43 +1
啸风 2020-11-2 10:23 +1
藏弓老鹰 2020-11-2 10:19 +1
倪南祝 2020-11-2 10:08 +1
明月清风 2020-11-2 10:08 +1
兴谋子 2020-11-2 09:01 +1
土生 2020-11-2 08:47 +1
彭飞 2020-11-2 08:30 +1
东门飞雪 2020-11-2 08:10 +1
风中的雨 2020-11-2 07:42 +1
梅花宝剑 2020-11-2 07:17 +1
点滴到天明 2020-11-2 06:58 +1
号子 2020-11-2 06:57 +1
闫志敏 2020-11-2 06:30 +1
白桦枫叶 2020-11-2 04:39 +1
薛淮 2020-11-2 00:47 +1
渝亮 2020-11-1 23:49 +1
拉大(闫玉琴) 2020-11-1 23:47 +1
松风茶语~白茶 2020-11-1 23:34 +1
石山飞鸿 2020-11-1 23:20 +1
吉祥如意 2020-11-1 23:11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8537次
+1
8540°C
3
  • 松风茶语~白茶
  • 我是人间惆怅客
  • 倪南祝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0-11-1 23:36: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人心不一样了
发表于 2020-11-1 23:47: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划重点:

《诗刊》走下神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一本诗集的主编,本来是扛梯子的人,自己却先爬上楼,捷足先登。

2018年12月,《诗刊》被踢出核心期刊。

一位网友说:《诗刊》不冤,从前它承包了半个诗坛的佳作,如今却承包了半个诗坛的丑闻。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折花阁主 +1
吉祥如意 +1
明月清风 +1
倪南祝 +1
发表于 2020-11-2 10:10: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诗坛乱象丑态百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