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读一首短诗,感受西部苍茫
  • 楼主: 黄新 |查看: 16139|回复: 9
黄新 现代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黄新 发表于 2025-2-15 21:52:5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苍茫

文/路也


祁连山披着史书里的雪,在阳光下瞌睡
隆冬的大地贫瘠,鹰的影子在上面幻映出虚无

天空近乎一块将要出现裂缝的蓝冰
沿途延伸的高压线内部有风暴

在苍茫之中,时间的马达是微弱的
一棵光秃的白杨孤立,举着钻天的梦想

西北风以双手撑扶着河西走廊的两壁而行
丝绸之路问我可愿跟它一起去唐朝

欧亚大陆深处,我的人生由波音换乘高铁
长河落日间遇王维,天地悠悠中邂逅陈子昂



《苍茫》是一首富有张力与深度的诗歌,诗人路也以独特视角和细腻笔触,描绘出西北苍凉景致,传达出对历史、时空与人生的深度思考。

以下从三个方面对这首短诗作以简析

1,意象营造,勾勒苍茫之景:诗歌开篇描绘祁连山“披着史书里的雪,在阳光下瞌睡”,将现实与历史交织,赋予祁连山厚重感。“隆冬的大地贫瘠,鹰的影子在上面幻映出虚无”,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孤寂与荒芜。“天空近乎一块将要出现裂缝的蓝冰”,以独特比喻营造出天空的冷峻与压抑。“高压线内部有风暴”,则为这静态画面注入潜在的力量,展现出大自然的未知与神秘。

2,时空交织,深化主题内涵:诗中既有“丝绸之路问我可愿跟它一起去唐朝”这样对历史的追溯,也有“我的人生由波音换乘高铁”体现的现代出行方式,将古代与现代并置,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长河落日间遇王维,天地悠悠中邂逅陈子昂”,借与古代诗人相遇,营造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使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为深厚。

3,情感表达,探寻生命意义:在苍茫景致与时空穿梭中,诗人融入对生命的思考。“时间的马达是微弱的”,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光秃白杨“举着钻天的梦想”,象征着生命在困境中的坚守与追求。通过在西北苍茫天地间的感悟,诗人表达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展现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2025—02—15读诗笔记之(三十六)










上一篇:元宵节诗词15首:月上柳梢头,花市灯如昼
下一篇:一天一首古诗词 | 《正月十六日夜至京师观灯》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王正武 2025-2-17 19:17 +1
言西早 2025-2-17 16:33 +1
梁地 2025-2-16 13:26 +1
书香 2025-2-16 08:43 +1
吕仁龚 2025-2-16 01:51 +1
宽龍 2025-2-15 23:19 +1
太湖石 2025-2-15 23:13 +1
沁园一春 2025-2-15 23:00 +1
三人禾 2025-2-15 22:21 +1
东方.启明星 2025-2-15 22:04 +1
今夜.启明星 2025-2-15 22:01 +1
+1
16148°C
9
  • 沁园一春
  • 黄新
  • 梁地
  • 黄新
  • 梁地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5-2-15 23:00: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视野开阔,文字充满了想象力!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与赏析
发表于 2025-2-15 23:42: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沁园一春 发表于 2025-02-15 23:00
视野开阔,文字充满了想象力!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与赏析

谢谢您的临读支持!在此问好老师!
发表于 2025-2-16 13:27: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天空近乎一块将要出现裂缝的蓝冰”
发表于 2025-2-16 14:23: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梁地 发表于 2025-02-16 13:27
“天空近乎一块将要出现裂缝的蓝冰”

用欲裂的蓝冰状写西部的天之蓝意象准确而新鲜。先生意下如何?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梁地 +1
发表于 2025-2-16 14:42: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黄新 发表于 2025-02-16 14:23
用欲裂的蓝冰状写西部的天之蓝意象准确而新鲜。先生意下如何?

就是欣赏这个比喻
发表于 2025-2-17 19:14: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叹服黄老师的鉴赏能力和对大咖点评的胆识,张二棍的,路也的,你都评的非常好,尤其是“太阳落山了”,分析的非常透彻,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25-2-17 20:24: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王正武 发表于 2025-02-17 19:14
非常叹服黄老师的鉴赏能力和对大咖点评的胆识,张二棍的,路也的,你都评的非常好,尤其是“太阳落山了”,分析的非常透彻,向你学习


王老师过誉了,我也只是挑些文本容易理解的写点读后感之类,之前看过一些诗刊社出的论文集,跟诗人路也也见过几次面。2004年她也送我她最初的三本诗集,从那时起她的作品我大都看过,特别别欣赏她的文风,晓畅明白,表面调侃的文字,确是意蕴深厚,我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大量读诗,并尝试胡诌乱扯的弄了一些分行文字。加入诗歌中国之后,也曾被人举荐做了月余的所谓版主,向站长建议开辟诗歌鉴赏栏目,在讨论加精诗歌的意见上,因为言辞过激跟站长和一些版主有些不和,被站长劝退。诗歌中国平台上遇到很多耀眼的作品,在评论区留下些只言片语的所谓评论 。后来就想找出之前收藏起来的文本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尝试写作一个系列,留存诗歌中国平台。自从平台引进AI点评之后 ,自己有点感觉的文本Ai都已说尽,没了发挥的余地。因此停了一段时间,之后从别的平台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诗歌文本,有感而发又陆续记录于此。对于王老师的作品,我也很是欣赏,也想不畏浅薄有意对老师大作聊做简析,但是发现早有高人抢先发文,而且远高于我的水平,自己因此作罢。今天在此啰嗦这些算是透露一点写作此类文体的初衷耳。希望你能随时给予批评帮助提高,不胜感激也。
发表于 2025-2-17 21:21: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黄新 发表于 2025-02-17 20:24
王老师过誉了,我也只是挑些文本容易理解的写点读后感之类,之前看过一些诗刊社出的论文集,跟诗人路也也见过几次面。2004年她也送我她最初的三本诗集,从那时起她的作品我大都看过,特别别欣赏她的文风,晓畅明白,表面调侃的文字,确是意蕴深厚,我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大量读诗,并尝试胡诌乱扯的弄了一些分行文字。加入诗歌中国之后,也曾被人举荐做了月余的所谓版主,向站长建议开辟诗歌鉴赏栏目,在讨论加精诗歌的意见上,因为言辞过激跟站长和一些版主有些不和,被站长劝退。诗歌中国平台上遇到很多耀眼的作品,在评论区留下些只言片语的所谓评论 。后来就想找出之前收藏起来的文本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尝试写作一个系列,留存诗歌中国平台。自从平台引进AI点评之后 ,自己有点感觉的文本Ai都已说尽,没了发挥的余地。因此停了一段时间,之后从别的平台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诗歌文本,有感而发又陆续记录于此。对于王老师的作品,我也很是欣赏,也想不畏浅薄有意对老师大作聊做简析,但是发现早有高人抢先发文,而且远高于我的水平,自己因此作罢。今天在此啰嗦这些算是透露一点写作此类文体的初衷耳。希望你能随时给予批评帮助提高,不胜感激也。

黄老师,像你一样,我也非常喜欢张二棍的和路也的诗,从很大程度上讲,四年前,正是因为看了张二棍的路也的李不嫁的郑小琼的诗,才开始学习写诗。(之前,我读小说,偶尔也写一点小说)因为喜爱他们的诗歌,特别在意对他们的评论,但是评论他们诗歌的诗评家很少,即使评了,也泛泛而评,每每让我失望,后来方明白,是他们驾驭不了对这几个诗人的诗歌。
尤其是张二棍的诗,几乎没有人敢触碰(也看过评张二棍的,评反倒不评,失却了张二棍的诗意)
其实,前几天,我就看了你评论的太阳落山了,评的全面,深刻,眼前为之一亮
今天又看到你评论路也的一首诗,又为之震撼,的确评出了她诗歌的大气,她诗歌里的灵魂(路也的诗,我看的并不比张二棍的少,她是中国女诗人当中的三面旗帜之一(舒婷,路也,余秀华)
我年龄可能比你稍微大一点,眼睛越来越不给力,只能省着用,以便多写一些诗歌(其实因为眼睛的原因,诗歌也不读了)如果倒退十年,我也会向你学习,写一写诗歌评论。
诗国,有许多写手,诗写的极好,比如希冀,孙礼昌,李向阳的诗,他们有许多诗值得一品,值得一评。
愿你在诗歌评论这条道路上,走出别样的风采。
向黄老师问好!
发表于 2025-2-17 22:17: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王正武 发表于 2025-02-17 21:21
黄老师,像你一样,我也非常喜欢张二棍的和路也的诗,从很大程度上讲,四年前,正是因为看了张二棍的路也的李不嫁的郑小琼的诗,才开始学习写诗。(之前,我读小说,偶尔也写一点小说)因为喜爱他们的诗歌,特别在意对他们的评论,但是评论他们诗歌的诗评家很少,即使评了,也泛泛而评,每每让我失望,后来方明白,是他们驾驭不了对这几个诗人的诗歌。
尤其是张二棍的诗,几乎没有人敢触碰(也看过评张二棍的,评反倒不评,失却了张二棍的诗意)
其实,前几天,我就看了你评论的太阳落山了,评的全面,深刻,眼前为之一亮
今天又看到你评论路也的一首诗,又为之震撼,的确评出了她诗歌的大气,她诗歌里的灵魂(路也的诗,我看的并不比张二棍的少,她是中国女诗人当中的三面旗帜之一(舒婷,路也,余秀华)
我年龄可能比你稍微大一点,眼睛越来越不给力,只能省着用,以便多写一些诗歌(其实因为眼睛的原因,诗歌也不读了)如果倒退十年,我也会向你学习,写一写诗歌评论。
诗国,有许多写手,诗写的极好,比如希冀,孙礼昌,李向阳的诗,他们有许多诗值得一品,值得一评。
愿你在诗歌评论这条道路上,走出别样的风采。
向黄老师问好!

多谢王老师鼓励!说真的写这类文体也很费力,为完成一篇除了反复阅读体会文本,还要反复修改,(即便成文之后也是不停改动诗歌中国平台有这个修改功能也给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别的平台就不可以这也是最终选择诗歌中国的发文的原因)更重要的一点需要翻越对于诗歌文本的阅读障碍。至今写成的几篇都是文字相对浅易的作品,相对于比较晦涩的文字或者像欧阳江河,海子等人的作品,我这缺少理论修养的小人物绝对不敢触及的。今得老师鼓励,我很是感激 ,我今后需要在个人兴趣的引领下,自觉深入鉴赏理论的学习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争取拿出切近文本旨意的优质文章来。还望先生多多批评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