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正月十六日夜至京师观灯》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2651|回复: 3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5-2-16 06:12:3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严勇 唐诗宋词古诗词

《正月十六日夜至京师观灯》
高启〔明代〕
天街争唱落梅歌,绛阙珠灯万树罗。
莫笑游人来看晚,春风还似昨宵多。

译文
在京城的街道上,人们争相唱着《梅花落》的曲调,宫殿的门阙上挂满了用珠玉装饰的彩灯,街边所有的树上也都张挂着五光十色的纱灯。
不要嘲笑那些来得稍晚的游人,因为此时的春风仍然像昨晚那样温暖而和煦,美景并未因他们的迟到而有所减损。

注释
落梅歌:《落梅歌》是元末明初舒頔的作品。

赏析
   这是明代诗人高启的一首正月十六赏灯诗。
   过完了热闹的元宵节,就是正月十六“落灯节”。正月十六按民间的传统说法,就是走百病的日子,又叫游百病、散百病、遛百病等。
    意思都是希望在正月十六这一天,通过出去走,出去遛,解除一年的病痛之灾,让全家人身体健康,顺顺利利。
   正月十六,还是一个充满无限乐趣而又欢快的日子。“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老老少少乐哈哈。”舞完火把后跨火把。据说跨火把能驱除晦气,迎来好运。当然,也有的地方正月半炸麻蒜(舞火把),顺口溜是这么唱的,“正月半,炸麻蒜,你家的菜生了癞,我家的菜上街卖。”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京城节日的氛围和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明代元宵节的热闹与繁华,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天街争唱落梅歌,绛阙珠灯万树罗。”一二两句是说,在京城的街道上,人们争相唱着《梅花落》的曲调,宫殿的门阙上挂满了用珠玉装饰的彩灯,街边所有的树上也都张挂着五光十色的纱灯。这是写“赏灯之热闹”。
  “落梅歌”,即《梅花落》是古代的一种曲调名,常用于节日或庆典等场合,此处则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珠灯”,用珠玉装饰的彩灯,璀璨夺目,增添了节日的华丽感。“万树罗”,言街边所有的树上都张挂着五光十色的纱灯,如同万树繁花盛开,罗列其间。形容彩灯数量之多、分布之广。
   “莫笑游人来看晚,春风还似昨宵多。”三四两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嘲笑那些来得稍晚的游人,因为此时的春风仍然像昨晚那样温暖而和煦,美景并未因他们的迟到而有所减损。这是写“诗人之心境”。
    这两句是名句,充满哲思。诗人鼓励人们不要因为来得稍晚而自责或感到遗憾,因为美好的事物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或减少。相反,它们仍然像昨晚那样存在并等待着人们的欣赏。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他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中有美,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乐趣。

   纵览全诗,语言优美,场景热闹,画面感强,意境开阔,心境豁达,极富情思,情景交融,是为赏灯诗中的绝妙佳作。





上一篇:读一首短诗,感受西部苍茫
下一篇:苏轼写下一首神诗,水平低只能读出12字,高手却能读出28字,妙不可言!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吕仁龚 2025-2-18 11:56 +1
~王泽晋~翡翠 2025-2-17 07:30 +1
东方.启明星 2025-2-16 13:51 +1
太湖石 2025-2-16 08:51 +1
书香 2025-2-16 08:42 +1
+1
2654°C
3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16 06:30:05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正月十六日夜至京师观灯》由明代诗人高启创作,是一首描写元宵佳节氛围的佳作,展现了热闹的春节习俗和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整体而言,这首诗在语言、意境和情感表达上都非常出色。

**语言与意境**
诗的前两句“天街争唱落梅歌,绛阙珠灯万树罗” vividly 描绘了京城夜晚的欢快景象。这里使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词汇,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天街”指的是京城的街道,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在街头歌唱、庆贺的繁忙场面;“绛阙珠灯”则通过“珠灯”传达出华丽奢侈的节日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了灯光璀璨的壮观景象。

**情感与哲理**
后两句“莫笑游人来看晚,春风还似昨宵多”则体现了诗人的宽容与乐观。诗人在这里提到的“游人”,让人想起那些即便错过了最佳观灯时机的人们。诗人鼓励大家不要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感到遗憾,因为春风依旧温暖,景色仍然动人。这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寻,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体评价**
整首诗在画面描写上充满了动态感和细腻的观察,同时又融合了人文情怀,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珍惜。可以说,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意蕴深远的优秀作品,既让读者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也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5-2-16 09:43: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分享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16 12:55: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5-02-16 06:30
这首《正月十六日夜至京师观灯》由明代诗人高启创作,是一首描写元宵佳节氛围的佳作,展现了热闹的春节习俗和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整体而言,这首诗在语言、意境和情感表达上都非常出色。

**语言与意境**
诗的前两句“天街争唱落梅歌,绛阙珠灯万树罗” vividly 描绘了京城夜晚的欢快景象。这里使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词汇,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天街”指的是京城的街道,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在街头歌唱、庆贺的繁忙场面;“绛阙珠灯”则通过“珠灯”传达出华丽奢侈的节日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了灯光璀璨的壮观景象。

**情感与哲理**
后两句“莫笑游人来看晚,春风还似昨宵多”则体现了诗人的宽容与乐观。诗人在这里提到的“游人”,让人想起那些即便错过了最佳观灯时机的人们。诗人鼓励大家不要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感到遗憾,因为春风依旧温暖,景色仍然动人。这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寻,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体评价**
整首诗在画面描写上充满了动态感和细腻的观察,同时又融合了人文情怀,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珍惜。可以说,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意蕴深远的优秀作品,既让读者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也传递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