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旅天下(聂) 发表于 2024-12-12 10:34:0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七律 杜荀鹤(平水韵)

幽情难遣志难酬,
牧鸭湖乡岁月稠。
常念尘途心怅惘,
每怀诗梦意绸缪。
寒贫未改吟哦兴,
孤苦难移守望忧。
衰世纷纭皆过客,
唯君高节韵长留。

词语注释
牧鸭湖乡:“牧鸭湖乡”描绘的是杜荀鹤在湖边乡村以牧鸭为生的场景。这体现了他早年生活的贫苦和艰辛,展现了他出身寒微的境遇。
怅惘(chàng wǎng):意思是因失意而心事重重,表达一种迷茫、失落的情绪。
绸缪(chóu móu):在这里是形容情意殷切的意思。
衰世:指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藩镇割据,战乱频繁。

       赏析:这首诗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晚唐诗人杜荀鹤的一生境遇与精神风貌,蕴含着对其深切的叹惋与敬意。
       首联“幽情难遣志难酬,牧鸭湖乡岁月稠”,开篇便点明杜荀鹤的内心世界与早年经历。“幽情难遣”“志难酬”,道出他内心深处的郁郁不得志,怀抱的理想难以实现,这种情感的压抑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基调。而“牧鸭湖乡岁月稠”,则将视角拉向他早年贫寒的生活,“岁月稠”看似平淡,却暗示出那段以牧鸭为生的日子漫长而艰辛,也正是这样的出身背景,更凸显出他在困境中对诗歌与理想的坚守难能可贵。
       颔联“常念尘途心怅惘,每怀诗梦意绸缪”,对仗工整且情感细腻。“常念尘途”回顾他在世间为求取功名、实现抱负而奔波的经历,“心怅惘”精准地捕捉到他在这条道路上所遭遇的挫折与失落,每一次的前行都伴随着迷茫与困苦。然而,“每怀诗梦意绸缪”笔锋一转,尽管尘世艰难,可他对诗歌的梦想却从未消减,那份热爱与执着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他心中炽热而深沉,“绸缪”二字将这种对诗歌的眷恋与不舍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颈联“寒贫未改吟哦兴,孤苦难移守望忧”,进一步展现杜荀鹤的坚毅品质。“寒贫未改吟哦兴”表明物质的匮乏与生活的困苦并没有磨灭他吟诗的兴致,反而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与动力,在艰难的生活中,诗歌是他心灵的慰藉与寄托。“孤苦难移守望忧”则强调他在孤独与苦难面前,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这种“守望”不仅仅是对诗歌艺术的坚守,更是对内心深处那一份对正义、对理想社会的担忧与期待,即便身处困境,也绝不放弃。
        尾联“衰世纷纭皆过客,唯君高节韵长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衰世纷纭”描绘出晚唐社会的混乱与动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无数人如过眼云烟,随波逐流。而杜荀鹤却以其高尚的气节和卓越的诗歌成就脱颖而出,“唯君高节韵长留”,他的高风亮节以及流传千古的诗歌韵味,将永远被铭记,诗人通过此联表达了对杜荀鹤深深的敬仰与赞美。

人物传略
        杜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九华山叟,约生于846年,卒于907年,出生地为石埭(今石台县贡溪杜村).他出身寒微,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但此说法多被后人考证为不实。他是唐末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自成一家,被称为“杜荀鹤体”,与“李商隐体”“杜牧体”合称为晚唐三体。

二、主要经历
       少年:七岁知好学,资颖豪迈,志存经史,早年读书于九华山,与顾云、殷文圭等为友。
       青年:咸通十年(860年),和朋友赴庐山,十年间“十载同栖庐岳云,寒烧枯叶夜论文”。
       中年:咸通十一年(870年)下山求取功名,却屡次落第。大顺二年(891年),46岁的他终于登进士第。但因政局动乱,未获实际官职,只得返回故乡。
       晚年:应宣州节度使田頵之招,当上从事。天复三年(903年),田頵起兵叛吴王杨行密,派他到大梁通好梁王朱温,不久事败,田頵被杀,荀鹤遂留朱温处,受到赏识。
       辞世:后梁元年(907年)朱温称帝,荀鹤被拜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仅5日就病逝,卒葬石台县杜村墩山。

三、人生重要节点故事及逸闻趣事
       杜荀鹤曾以牧鸭为生,却苦心于诗,自称“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
他46岁考中进士时,时人王希白赠诗称:“金榜晓悬生世日,玉书潜记上升时。九华山色高千丈,未必高于第八枝。”
       据说荀鹤当年牧鸭之湖、与罗隐相遇回驴之岭均成为长林(即石台)四景之一。

四、科考情况及官场仕途境遇
       杜荀鹤多次参加科考,屡试不第,直至大顺二年(891年)才登进士第。考中后未获官职,后应田頵之招任从事,田頵兵败后,得朱温赏识,朱温称帝后,被拜为翰林学士等职,但仅5日便病逝。

五、婚姻家庭及恋情经历
       无明确史料记载其婚姻家庭及恋情经历 。

六、代表作目录及概要介绍
     《春宫怨》:以宫女的不幸身世象征自己怀才不遇,“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山中寡妇》:深刻描绘了战乱中农村寡妇的悲惨生活,“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小松》:以小松喻人,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泾溪》:通过泾溪石险人兢慎,平流无石却沉沦的对比,蕴含深刻哲理,“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七、著名诗句
       除上述作品中的诗句外,还有“无人开口不言利,只我白头空爱吟”“苦吟只天性,直道世将非”“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等,这些诗句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八、诗作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
      杜荀鹤的诗作风格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语言通俗,善用对比,不为声律所束缚,继承了白居易等新乐府诗传统并有所发展.其诗反映了唐末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具有较高的现实主义价值,后人将其诗称为“杜荀鹤体”,对后世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九、人物特点
       杜荀鹤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一生以诗为业,励志好学,虽仕途坎坷,但始终坚守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其作品体现了他的正直、善良和对社会民生的同情。










上一篇:秋歌
下一篇:成吉思汗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4-12-15 21:38 +1
王凤岭 2024-12-15 12:30 +1
吕仁龚 2024-12-12 22:59 +1
东南飞鹰 2024-12-12 12:20 +1
东方.启明星 2024-12-12 12:06 +1
潇潇湘雨 2024-12-12 10:48 +1
+1
3635°C
4
  • 潇潇湘雨
  • 东南飞鹰
  • 诗旅天下(聂)
  • 诗旅天下(聂)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12-12 10:48: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发表于 2024-12-12 12:21: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顺祝冬祺
发表于 2024-12-14 10:19: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2-14 10:19: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飞鹰 发表于 2024-12-12 12:21
拜读佳作,顺祝冬祺

谢谢诗友光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