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检测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鉴赏学习
| 读王力《汉语诗律学》札记(八)《词》
楼主:
诗旅天下(聂)
|
查看: 3229
|
回复: 1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鉴赏学习
›
读王力《汉语诗律学》札记(八)《词》 ...
读王力《汉语诗律学》札记(八)《词》
[复制链接]
诗旅天下(聂)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诗旅天下(聂)
古/现免审(中阶)
主题
好友
2万
积分
诗旅天下(聂)
发表于 2024-11-11 23:09:39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3229
|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词的来源,可以从两方面来说。若从“被诸管弦”一方面说,词是渊源于乐府的;若从格律一方面说,词是渊源于近体诗的。
词的定义: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
标准的词,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全篇固定的字数;2、长短句;3,律化的平仄。
徐矩事物原始云:“词始于李太白;菩萨蛮等作乃后世倚声填词之祖。”
词的字数
词可分为两个时代:唐五代为第一期;宋以后为第二期。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一)前者都是短调,后者却兼有长调;(二)前者韵与韵间的距离小,后者则兼有长的距离。
最短的词是不分段的。较长的词则分为两段,叫做双叠,即前后两阕,不分段的词叫做单调,分两段的词叫做双调。但所谓长短也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分两段的词可以短到三十四字。如”归国谣“。
钱塘毛氏云:“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以外为长调,古人定例也。”
词以两调为最普通,单调次之,三叠四叠则甚为罕见。四叠只有”“莺啼序”一谱。
词有“令”“引”“近”“慢”等名称,大约颇有字数的关系。
词 韵
在古体诗里,韵的平仄是自由的。仄韵古风和平韵古风是同样地普通。在近体诗里,却是以用平韵为原则。至于词里,又恢复到平仄韵并用了。不过,有一点是和古风大不相同的:词人于选定了词谱之后,一定要依照原谱的平仄,连韵脚的平仄也不能移易。平韵的词不得用于仄韵,仄韵的词不得用平韵。如用平仄都可以用者,则被认为平仄两体。
唐五代因由诗变词未久,所以平韵多于仄韵,及至宋朝以后,渐渐地仄韵多于平韵。统计起来,就显得仄韵词较多了。
有些词牌,是平仄韵均可的。但是,在两可之中,也有常见罕见之分。
平仄转韵:词转韵时,以平转仄或仄转平为原则。
宋代以后新创的词谱,和五代以前原有的词谱,最大的分别就是韵的疎密不同。五代以前的词,至多两句一韵,宋代新创的词,却有些是三四句甚至五六句才一韵的。
词调虽不限定用某韵,但词人往往受前辈的暗示,仍用前辈的原韵。
词字的平仄 一字至四字句
词字的平仄,比诗字更固定。
(1)一字句。一字句虽然少见,一字豆 (逗)却是常见。它往往附于四字之上,凑成五字句。尤其常见者,是附于八字的两句之上,而这八字两句又可以是用对仗的。如:甚--轻轻觑着,神魂迷乱!试--烦他纤手,卷上纱笼。但--荒烟衰䓍,乱鸦斜日!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灜。恨--玉奴消瘦,飞趁轻鸿。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爱--贴地争飞,竞誇轻俊。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正--愁横断坞,梦绕溪桥。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叹--腰围带剩,点鬓霜新。
一般来说,一字豆都是仄声,这是定格。
(2) 二字句。二字句颇不多见。比较常用的只有平仄一种。偶然也有平平和仄仄。它有一个特点:不用则已,用则以入韵为常。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燕尾剪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倶瘦!
(3) 三字句。三字律句对仗是最普通的情形。如:惊塞雁,起城鸟。深院静,小庭空。思往事,惜流光。碧云天,黄叶地。月临窗,花满地。红杏了,花满树。
(4) 四字句。
(5) 五字句。在五言律诗中,每句第一字的平仄是不拘的。但是在词里,有些地方的五字句,连第一字的平仄也是固定的。
(6) 六字句。六字句是四字句的延长:
(7) 七字句。
(8) 八字句。
(9) 九字句。
(10) 十字句。
(11)十一字句。
词的对仗及语法特点
词的对仗和律诗的对仗颇有不同。 (一)词是长短句,许多地方不适宜于用对仗,故必须一连两句字数相同的时候,对仗才是可能的;(二)律诗的对仗有一定的地方,词的对仗没有一定的地方;(三)律诗在原则上是以平对仄,以仄对平,词则不拘。分述如下
(一)相连的两句字数相同,即有对仗的可能。其以用对仗为常者。如阮郎归后第一二句 花露重,草烟低。南歌子前后第一二句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由此看来,对仗多在前阕起二句或后阕起二句(称为虾须格)。但是,相连的两句字数不相同的时候,也有可以用对仗的。那就是上五下四的两句。上句虽有五个字,实际上是四字句,前面再加一字豆,所以就不妨用对仗了。如:玉漏迟后第二三句 奈新燕传情,旧莺饶舌。 凤凰台上忆吹箫前第四五句 爱箫声缥缈,帘影玲珑。 这种带一字豆的对仗却不能在每阕的起二句,它们多数在第二三句,而且这种对仗只是随便的,不是必须的。
(二)词的对仗并不像律诗那样有硬性的规定,因此,即使相连的两句字数相同,也不一定要用对仗。这种自由的情形,以带一字豆的句子为尤甚,它们在原则上是不用对仗的,不过词人可以随便运用罢了。
(三)最重要的一点是不限定平仄相对。在律诗的对仗里,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第二第四及第六字是必须以平对仄,以仄对平(特拗是例外)的,在词的对仗里却不然,非但普通第二第四字不必平仄相对,甚至对仗的句脚也可以俱仄或俱平。还有更特别的,就是韵脚和韵脚相对。在律诗里,除首联外,韵脚绝不能与韵脚相对,因为诗的韵脚是句子的终点,于对仗是不相宜的;至于词呢,韵脚不一定表示句子的终点,于是对仗就变为可能的了。如:醉太平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春晴也好,春阴也好····梅花风俏,杏花风小 。人行花坞,衣沾香雾·····相思一度,浓愁一度。这种同声相对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同字相对;第二类是异字相对。同字相对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相同的字不在韵脚者,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二)相同的字在韵脚(或同时有不在韵脚者)如春到三分,秋到三分。有些词调是以同字相对为常的。如一剪梅,有些却是不拘同字或异字。如东风第一枝等。但一般的词说起来,还是异字相对为大多数。
同字叶韵
词里的同字叶韵,非但同字,而且同义。词里的同字叶韵,可以是全篇自始至终,用同一的韵脚。这种体裁,叫做“福唐独木桥体”(福唐义未详)如:声声慢 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淒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疎疎二十五点,晒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珮,X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坠,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此外,刘克庄转调二郎神五首都是全篇用“省”字做韵脚,石孝友惜奴娇全篇用“你”字做韵脚,辛弃疾柳梢青全篇用“难”字做韵脚,都是这一类。但若全篇用一个虚字煞韵,则虚字的前面一个字也还须要押韵。诗经楚辞都是这个办法。诗人们就是摹仿诗经楚辞的押法的。
词的语法和近体诗的语法没有什么分别。唯有“一字豆”为近体诗所无。于是它所表现的语法也有特殊的地方。依普通语法,副词总是置于主语之后及其所修饰的谓词之前的。如“人渐老”,“花正开”等。在词里,副词可提到主语的前面,如秦观满庭芳“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灜”,王安石桂枝香“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又如:正水落晚汀,霜老枯荻。 渐暝色朦胧,暗迷平楚。 又乱叶打窗,蛩韵淒切。
渐翠减涼痕,腥浮寒血。 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 漫红绫偷寄,孤被添寒。正前村雪深幽曙。 又晴霞惊飞暮管。谩几度泪痕相照。
此外,还有一种情形,是副词后面有所省略。比如“但”等于“但有”“但见”“但觉”,“更”等于“更有”,“空”等于“空余”,“尽”等于“尽有”,“甚”等于“为甚”等等。但寒烟衰草凝绿。但溶溶翠波如X。但梦魂迢递,长到吴门。更冥冥一帘花雨。更一番雨过,彩云无迹。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空点点年华别泪。尽湖南山明水秀。甚闲人犹自未闲?
甚等闲却为鲈鱼归速?甚此夕偏X对歌临怨!
本来,唐五代的词里没有“一字豆”,因此,上述的两种情形只能产生于宋代,北宋还是很少,南宋渐渐多起来。最特别的要算下面的一类例子:尚岩花娇黄半吐。尚隐约当时院宇。几传杯吊甫,把酒招潜。湛一溪晴绿。渺平芜烟阔。 “尚岩花娇黄半吐”等于说“岩花尚娇黄半吐”,这是词序的变换;“尚隐约当时院宇”大致等于说“尚隐约可见当时院宇”,“几传杯吊甫”大致等于说“几度传杯吊甫”,这是省略。至于“湛一溪晴绿”,等于说“一溪湛然晴绿”,“渺平芜烟阔”等于说“平芜渺渺烟阔”,则又是两者兼而有之了。
另有一种“一字豆”是用动词的,如“爱树色参差,湖光渺漠”,“爱”字后面八个字是它的目的语。还有一种如“怅姑苏台上征帆何许?”还有比“怅”字更近于费解者,则有“快”字,“快晚风吹帽,满怀空碧”。“快酒兵长俊,诗坛高筑。”(这“快”是“愉快”的“快”)还有“恍”字,如“恍夜色明于晴昼”。但“恍”字也许该认为状语。总之,这种句法,非但唐人所未有,连宋人的近体诗中,也非常罕见。
两个极端。 一般来说,词比律诗更接近口语;但是,也有少数的词调是“古文式”的。这样,就形成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纯粹的白话,另一个极端非但是文言而且近似散文(不像韵文)。纯粹白话的词虽然不很多,但是部分白话的词却不很少。有些词人的词里,都尽量地运用口语里的语汇。古文式的词调和这种恰恰相反,它是努力避免白话的字眼,模仿着古文的格调,多用散文里的虚字如之乎者也矣耳之类。在内容上,它和一般的词也不相同:一般的词是写情或写景的,古文式的词却是说理的。这种说理的词可以哨遍(词牌)为代表。哨遍往往是把古文改为一首词。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上一篇:
梦想和灵魂,都在山那边——《在山那边》赏析
下一篇:
李白菖蒲诗词赏析|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方.启明星
2024-11-12 13:33
+1
观自在/可大
2024-11-12 09:57
+1
宽龍
2024-11-12 08:59
+1
潇潇湘雨
2024-11-12 06:13
+1
太湖石
2024-11-12 00:02
+1
东城居士
2024-11-11 23:59
+1
+1
3230°C
1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水调歌头·龙马小镇新貌(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望海潮·农家新貌(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七律 登恩施连珠塔(新韵)
[
古典诗词
]
八声甘州·恩施老城怀旧
[
古典诗词
]
莺啼序·恩施胜境(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七律·恩施餐馆即兴(平水韵)
[
古典诗词
]
七律 杉木坝山行(平水韵)
[
古典诗词
]
水调歌头·故园聚(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浣溪沙两首·十五夜清江漫步》
[
古典诗词
]
五律 空山望月(平水韵)
[
古典诗词
]
齐天乐·山顶尚共享农庄(词林正韵)
[
古典诗词
]
《五律·山顶尚农庄即景》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潇潇湘雨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潇潇湘雨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12 06:1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古典诗词
新诗/现代诗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