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4-21 09:50:30 |显示全部楼层
覆水兄:
         读君之古体诗,余断书古体诗之念想;今君出此一文,是要断吾书文言之念头啊!可恶,可恶!

主题

好友

1333

积分
发表于 2018-4-21 10:4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绝妙!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中文,的确不能扼杀少初学者兴趣,重在引导!

主题

好友

1333

积分
发表于 2018-4-21 10:49: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绝妙!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中文,的确不能扼杀少初学者兴趣,重在引导!
发表于 2018-4-21 11:00:57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篇文章,是采访古音韵专家史杰鹏的(中国不多的几个古音韵博士,网名:梁惠王)。他说,就算弄懂古音韵,假如回到古代,也不能和古人对话,毕竟很多读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就在想,古人的格律是依古韵的,而我们用现代读音去套古格律,是否削足适履。就算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和49年之前的普通话都有读音变化,不信听港台普通话和我们的区别。这又出现了一个常见问题,用不同的软件套格律,结果有时不一样,那么孰是孰非呢。我也看过一些格律方面的资料,每个人说法不一,有的要求宽泛,有的要求严格,一头雾水。还有我觉得如果写诗用软件去套,那就不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而是典型的字匠,在“做”诗。而诗,往往在于一瞬间的灵光一现。就算贾岛广为流传关于“推敲”的故事,也是在斟酌哪个字更能表意,而不是哪个字更为合律。所以从我个人来说,私觉最主要还是“意”的美,其次才是“音”即“律”。
       当然仅我的一家之言,或许有失偏颇。如果对方家多有冒犯,见谅。

主题

好友

8090

积分
发表于 2018-4-21 12:45:22 |显示全部楼层
服你了
发表于 2018-4-21 17:33:27 |显示全部楼层
淮左凡客 发表于 2018-4-20 23:19
诗兄高谈阔论洋洋洒洒,见才情,赏学之余感同!然阁主之意仅针对特殊个体,也有一定道理。只引用欠妥,应可 ...

阁主自是真心无疑,然则所引用话语流于说教,思之再三,斗胆写下此文,想阁主亦不会计较于我吧,
发表于 2018-4-21 17:33:50 |显示全部楼层
诗承古风 发表于 2018-4-20 23:47
趸来了,修理,修理,骗个人气……

不知所云!
发表于 2018-4-21 17:34:03 |显示全部楼层
洋河居士 发表于 2018-4-20 23:53
洋洋千言,才气滚涌!

洋河居士请茶
发表于 2018-4-21 17:34:32 |显示全部楼层
午夜寒星 发表于 2018-4-21 00:13
反复赏读,君之文言文功底实非吾能望其项背

午夜寒星诗友谦虚了,共同学习,
发表于 2018-4-21 17:34:47 |显示全部楼层
相思红豆 发表于 2018-4-21 06:09
说得很好,实事求是,辩证待物,包容并举,诗歌平台春光无限,后继有人!
...

红豆诗友请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