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毛主席与杨开慧长沙结缘、北京定情、十年伤离别,读开慧诗主席词
  • 楼主: 周曼君 |查看: 38098|回复: 2
周曼君 高级会员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周曼君 发表于 2023-10-29 05:38:2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辉心之旅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是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入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一九二三年,湖南军阀赵恒惕下令通缉毛泽东,毛主席被迫离开长沙赴上海,婚后的第一次长别离,平添了毛主席的许多离愁别绪,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贺新郎》。

词的上阕,描述离别的情形和离别时对妻子依依不舍之情,展示了一幅感人泪下的惜别图,情真意切,浓浓深情,让人不禁想到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句。但这里比之更进一层,柳词是无语而泪眼婆娑,而这里离别时是挂有眼角眉梢,泪是欲零还住。

词的下阕,描写丈夫远行,妻子送别时路上所见景色和离别的心情,同时也是对送别氛围的渲染。最后三句,使人得见一对年轻的恋人从此就要天南地北地分离,他们的心被痛苦所煎熬。但不管现在的离别带来多少愁和恨,为了事业的需要,必须忍痛割舍,等待将来重聚时,再像比翼齐飞的鸟儿一样,高飞云霄。把“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这种自然界的巨大力量,用来比拟斗争风暴。更加重了割断个人“愁思恨缕”,献身人类解放事业的豪情壮志,表现出非凡的气势。

杨开慧是毛主席的一生挚爱,二人的结缘源于长沙,源于杨开慧的父亲也是毛主席的精神启蒙老师杨昌济先生。一九一三年,杨昌济从日本和英国留学回国后,婉言拒绝了谭延闿担任湖南教育司司长的邀请,先后应省立第四师范、第一师范、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和湖南商业专科学校的聘请,在长沙当了五年教员。

杨昌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授课时,虽然他的口才不算很好,但人品高尚,学识渊博,比较注重实际,授课仍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许多学生不仅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还成群结队地去家里向他请教。毛泽东、蔡和森、陈章甫、罗学瓒、张昆弟等人,都是他家的常客。杨昌济很高兴和这些青年交往。他从毛泽东、蔡和森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身上,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和人民的希望,感到无限欣慰,挥笔写下了著名的两句诗:“强避桃源作太古,欲载大木柱长天。”

杨昌济曾经组织了一个哲学研究小组,其成员有黎锦熙、毛泽东、蔡和森、肖三等人。经过杨昌济和其他进步老师长期的教育和熏陶,毛泽东、蔡和森、陈昌等进步学生政治观点和学术观点渐趋成熟。他们经过反复讨论,深感要使个人和社会向上,不仅要有统一的思想,还必须结成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的团体。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他们共同成立了新民学会。毛主席在新民学会的会务报告中说:“还有一个原因,则诸人大都系杨怀中先生的学生,与闻杨怀中先生的绪论,作成一种奋斗和向上的人生观,新民学会乃从此产生了。”可以说,杨昌济就是新民学会的精神导师。

毛主席和杨开慧的缘起就在杨昌济先生的家中。杨昌济先生给女儿取名开慧,号霞,字云锦,期望女儿的一生能够在阳光的照耀下,如灿烂的云霞,美丽火红。当父亲的学生们交谈时,开慧常待在一旁,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听。后来,她逐渐加入他们的议论。时间一长,杨开慧自然成了这批学生中的一员。在这批学生中,毛泽东年龄较大,思想也较为激进、深刻,因此他给杨开慧的印象也最深。杨开慧除了向他学习一些思想方法外,也不断接受他的一些生活方式,如她坚持洗冷水浴,行深呼吸,常吃硬食等体育锻炼的方法。她还在作文中写道:“要救国就要锻炼强健的身体。”这句话正是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所阐述的中心思想。客厅里的感情交流便逐渐升华,日趋成熟。

后来,后知后觉的杨老先生终于发现了二人眼中蕴含的情意。他珍爱女儿,也喜欢这位激进、睿智、不修边幅而又抱负非凡的学生。不过,他未提婚嫁之事,毛泽东也不曾提。毛泽东还不具备婚娶的物质条件,这一点他们心里都有数。何况,杨先生深知他学生所富有的强烈的自尊心,在吃饭问题尚未解决好的时候,毛泽东是绝不会谈婚嫁之事的。但是,杨先生是喜欢看到毛泽东与女儿杨开慧的日渐接近的。有时他与学生讨论问题,女儿悄悄走进来,默默坐在一角的藤椅里倾听。对此杨先生并不反对。而毛泽东这时就会表现出格外的亢奋,思想敏锐,讨论也显出异常的热烈和深刻。

毛主席和杨开慧真正定情并不在长沙,而是在北京。一九一八年,杨昌济先生应经章士钊推荐和蔡元培邀请到北京大学任教,举家迁往北京。同年,毛泽东率领湖南青年二十多人到达北京,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由于准备工作尚未就绪,这些青年便分别进入北京附近的几个留法预备班学习。杨昌济推荐毛泽东到李大钊主持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

在北京期间,杨昌济一家住在地安门豆腐池胡同9号,毛泽东住在景山东吉安东夹道7号,相距不算很远,师生之间来往十分频繁。这时的杨开慧已是十七岁的少女,更懂得男女之情。毛泽东要赴上海时,两人彼此心有灵犀,相约分别后互通信息。这年的四月份,毛泽东转道上海回到湖南。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信,称呼已是一个字:润。毛泽东回信,称呼也是一个字:霞。毛泽东率驱张代表团第二次来北京时,有时候就住在杨家,公开了他与杨开慧的亲密关系。

杨昌济去世后,杨开慧扶柩南下,将父亲归葬长沙板仓。不久便从板仓来到长沙城,在李淑一父亲的帮助下,进了福湘女中。毛泽东领导驱张运动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心急如焚奔向福湘女校找到杨开慧。毛泽东邀请杨开慧去省学联帮他工作,杨开慧一口答应。这年冬天,两人便同居结婚,寒假相约到板仓过春节,不做嫁妆,不坐花轿,不举行婚礼,用他们俩人的话说,就是“不作俗人之举”。

二人长相厮守也就不到三年,这期间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毛岸英。到了第三年的四月,毛泽东被湖南军阀赵恒惕通缉,被迫离开长沙赴上海,后又到广州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在国民常中央上海执行部工作。在这个时期,写下了开头那首《贺新郎》。

杨开慧家学渊源,也是文采过人。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上失败后,拉队伍上了井冈山。杨开慧在板仓坚持地下活动,日子是艰苦的,再加上关山远隔,音讯不通,杨开慧更加思念丈夫。一九二八年十月,她写下《偶感》诗一首,更显情深。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惘怅无已时。

一九三零年,杨开慧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二十九岁。一个多月后,噩耗传到瑞金。毛主席极度悲伤,强抑内心悲痛,挥笔致函杨老夫人及杨开慧的亲属,沉痛地表示:“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并寄款为杨开慧修墓立碑。毛岸英被舅舅杨开智从监狱接回。为了避免再被迫害,毛岸英与两个弟弟被送到上海,由叔父毛泽民安排进了“大同幼稚园”。后来,上海的党组织遭到破坏,岸龙夭折,岸英、岸青流落街头,过了很长一段“三毛”式的流浪生活。

建国后,毛主席接到杨开慧的同窗好友李淑一怀念柳直荀烈士的一首词后,当即和了一首词,词曰: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后来章士钊请教毛主席该词中“骄杨”作何解释时,主席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作者@辉心之旅
我以我文写众生,且吟且唱且前行!






上一篇:官员写出上联:“响水池中池水响”,众人无语,一老农轻松应对
下一篇: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10首经典诗词,宋词典范,读完人生顿悟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3-10-29 15:55 +1
金祥文 2023-10-29 09:56 +1
揭开另一面 2023-10-29 09:10 +1
~王泽晋~翡翠 2023-10-29 07:23 +1
嶺西老人 2023-10-29 07:23 +1
悟空无 2023-10-29 07:03 +1
洋河居士 2023-10-29 07:00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38098次
+1
38100°C
2
  • 洋河居士
  • 周曼君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3-10-29 07:00: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诗友分享,拜读了!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1-2 08:06: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