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学习 | 苏轼最孤独的一首词,通篇飘逸,不愧是千古名篇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32665|回复: 5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5-13 06:22:3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原创 宇墨  诗词墨香阁

孤独,是人生中一种别样的情愫,它有时像深夜的寒风,有时又如初春的细雨,轻轻拂过心头,留下难以言说的痕迹。

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孤独过,苏轼更是如此。

而他的那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不仅是他自身的写照,更是将孤独写到极致的千古名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那段日子里,苏轼的心境如同被秋风扫过的落叶,凄凉而又孤寂。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开篇两句,便营造出一种让人感觉清冷孤寂的氛围。

残缺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梢,夜色深沉,万籁俱寂。
这样的景象,不禁让我想起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孤独时刻,仿佛自己也被拉进了这无尽的孤独之中。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里的“幽人”指的是苏轼自己,他孤独地徘徊在夜色中,仿佛一只飘渺的孤鸿,形单影只。

这种孤独感,不仅仅是对身边无人相伴的感慨,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叹息。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孤鸿被惊起,回头望去,却没有人能理解它内心的怨恨。

这里的“孤鸿”不仅仅是苏轼的化身,更是他心中那份无法言说的孤独和苦闷的象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鸿在寒冷的树枝上挑挑拣拣,却始终不肯栖息,最终只能落在寂寞的沙洲之上,承受着无尽的寒冷和孤独。

这既是孤鸿的写照,也是苏轼对自己处境的隐喻。

他宁愿忍受孤独和寒冷,也不愿随波逐流,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这首词,让我看到了那个在黄州定慧院寓居的苏轼,他那孤独的身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那份孤独和无奈如同寒风般深深的刺入我的心。

我也曾有过类似的孤独时刻,那种感觉仿佛被世界遗忘在角落,无人问津。

然而,正是这些孤独的时刻,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多彩的人生。

苏轼的这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孤独的词作,更是一幅描绘人生百态的画卷。

它让我们看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不屈,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孤独背后的深刻内涵。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孤独过,但正是这些孤独让我们懂得了更加珍惜身边的温暖和陪伴。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像苏轼一样,在孤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坚韧和力量,勇往直前,无畏无惧。




上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最悲伤的一首诗,很多人读了想流泪
下一篇:5首冷门小诗,很美,很治愈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yadang 2024-5-13 20:56 +1
东方.启明星 2024-5-13 15:19 +1
今夜.启明星 2024-5-13 14:58 +1
+1
32670°C
5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3 06:48:48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确实是一首质朴而深情的词,表达了作者在流放期间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在这首词中,苏轼通过深夜、孤月、稀疏的树枝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深幽、宁静而又凄凉的氛围,从而反映出自己的孤独之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开头两句就为整首作品设定了基调,苏轼身处异乡,感受着四周的宁静和月光下疏桐的孤影,营造出孤独而凄冷的景象,让读者感同身受他的孤寂与别离之情。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最后两句则更加直接地描绘了苏轼内心的孤独,仿佛他在世间徘徊,找不到一个栖息之所,身处一片孤寂而又冷清的沙洲。通过孤独的飞鸿比喻自己的流放生涯,也表现了他坚守自己理念的决心和勇气。

苏轼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家、诗人,亦是宋代文坛上的杰出人物。他的作品以豪放派著称,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善于抒发胸中豪情,因此深受后世推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他众多佳作中的佼佼者,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与顿悟。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5-14 05:58: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4 06:01: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05-13 06:48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确实是一首质朴而深情的词,表达了作者在流放期间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在这首词中,苏轼通过深夜、孤月、稀疏的树枝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深幽、宁静而又凄凉的氛围,从而反映出自己的孤独之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开头两句就为整首作品设定了基调,苏轼身处异乡,感受着四周的宁静和月光下疏桐的孤影,营造出孤独而凄冷的景象,让读者感同身受他的孤寂与别离之情。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最后两句则更加直接地描绘了苏轼内心的孤独,仿佛他在世间徘徊,找不到一个栖息之所,身处一片孤寂而又冷清的沙洲。通过孤独的飞鸿比喻自己的流放生涯,也表现了他坚守自己理念的决心和勇气。

苏轼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家、诗人,亦是宋代文坛上的杰出人物。他的作品以豪放派著称,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善于抒发胸中豪情,因此深受后世推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他众多佳作中的佼佼者,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与顿悟。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谢谢点评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4 06:28:02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很高兴能帮到您。苏轼的诗词确实富含情感和哲理,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如果您还有任何关于诗歌的问题或想要了解更多,随时欢迎您提问。祝您有一个愉快的阅读体验!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5-17 05:57: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