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1-7-27 06:04:2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典咏流传。

千百年来,人们口中不断传诵的唐诗佳句,无一不是作者匠心独运、独立思考的结果。

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法写出传世的诗词。

遣词、造句、谋篇、立意、布局,处处都要体现诗人自我的特色,展现诗人独有的视角,越是如此,诗词越有艺术魅力。

每一首唐诗,都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展现-1.jpg

越是独一无二,越是经典。

有时诗人会抛开常态化的视角,自己去开辟一条独有的路。

比如刘禹锡有一首诗。

《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长久以来,诗人们面对秋天的情绪多是悲凉冷清的,也多是从这个角度立意写诗。

刘禹锡摆脱了这种情绪,开辟了新的视角,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感知,无法写出这样的诗句。

每一首唐诗,都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展现-2.jpg

正因为独立思考,诗人刘禹锡留下了具有自我色彩的佳作,这首诗千百年来也被人们不停地传诵。

这是刘禹锡关于秋天的独立思考,王勃对于离别有怎样的独立思考和独特感知呢?

自古多情伤离别,离别的时候,依依不舍,情绪不佳,忧伤惆怅,是人之常情。

但是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里就有不同的思考和感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在送别好友杜少府赴任蜀州的时候,一反常调,没有一丝离愁别绪。

虽然好友就要远赴他乡,但是王勃依然觉得好友没有远离,仿佛比邻而居的感觉,于是有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佳句。

每一首唐诗,都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展现-3.jpg

在这种比邻而居的心态影响下,诗人内心没有忧伤惆怅之感,同时劝好友也不要忧伤,一反常态,不要像男女分别的场面,泪眼婆娑,活出了自我,也写下了带有鲜明自我色彩的诗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独特的生命体验,独立的思考,写下独有的作品也就水到渠成了。

写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关于每一首唐诗的创作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每一首唐诗,都是诗人独立思考能力的展现,也是独立思考的结果。

越是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思考,越能经得起时间大河的淘洗,最后不被淘汰而青史留名。

即便面对离别,都自忧伤立意,也要找到自己独有的视角和感知,方能创造艺术经典。

每一首唐诗,都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展现-4.jpg

写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现在的教育,总鼓励学生给出标准(唯一)答案,异口同声,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会被限制吗?学生的创造力会被限制吗?

学生是青少年,意味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在这样的教育氛围的熏陶中,会得到怎样的培育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却没有淘汰数以万计的唐诗,这个事实也许可以给我们关于“独立思考能力意义”的启迪。

来源头条号:在唐诗的星空下




上一篇:毛泽东反“围剿”词二首
下一篇:李不嫁:当代诗人最缺乏的风骨与脊梁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老黑鱼.烟过成诗 2021-8-8 19:46 +1
随风点墨 2021-8-8 14:08 +1
飞奔 2021-8-8 12:43 +1
徐和平 2021-8-8 11:44 +1
海棠春 2021-8-8 11:13 +1
李寿崧 2021-8-8 11:13 +1
兰兮风扬 2021-8-7 16:22 +1
周绪梅 2021-7-27 10:26 +1
朝霞漫天 2021-7-27 10:24 +1
人参娃 2021-7-27 10:03 +1
海韵长修 2021-7-27 07:01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142次
+1
2143°C
1
  • 海棠春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1-8-8 11:14: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无可挑剔的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