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检测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学习天地
| 用中医药的规律发展中医药
楼主:
摩天居士
|
查看: 97551
|
回复: 0
清风文学
›
学习区
›
学习天地
›
用中医药的规律发展中医药
用中医药的规律发展中医药
[复制链接]
摩天居士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摩天居士
学习号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1-4-13 02:23:54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97551
|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传承创新中心
用中医药的规律发展中医药(解读“十四五”健康蓝图①)
开栏的话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开辟专章,强调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未来健康中国建设将如何深入推进?本版今起推出“解读‘十四五’健康蓝图”系列报道,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保制度等方面切入,请相关人士解读规划内涵、回应社会热点、展望健康前景,敬请关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然而,当前中医药发展还存在着优质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传承创新发展不够、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十四五”期间,中医药该如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直面问题,一一解答。
启动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等重大工程
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需要重大政策的引领,也需要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撑。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专项规划中,都将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其中,目前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已经启动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刘群峰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国将重点实施一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包括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提升等。
“与以往相比,‘十四五’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有三方面显著特点。”刘群峰表示。
一是范围广。项目覆盖了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等各个方面,同时涵盖了国家、省、地市、县各个层级。
二是力度大。“十四五”的中医药单体项目投入力度比较大,加之项目数量多,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对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会比“十三五”翻一番。“这个力度是空前的。”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孙志诚介绍,“十三五”时期,为支持中医中药类项目建设,中央投资超过300亿元,“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助力中医药振兴发展。
三是起步早。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目前中国已经启动实施了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重大工程项目,同时还启动实施了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康复服务能力提升、治未病健康工程,还有中医药文化传播等有关项目,为“十四五”中医药振兴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梳理、挖掘古典医籍精华,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传统中医药要想发扬光大,既需要传承精髓,也需要大力创新,科技不可或缺。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中医药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守住中医药传承的根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表示,将加快《中华医藏》编纂出版项目实施,推进中医药古籍文献的调查、保护和研究工作,推动建设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研究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做好活态传承工作,制定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管理办法,强化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传承和老药工技术、技艺的传承研究。
“同时要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李昱介绍,中国将在中医理论、中药资源、现代中药创制、中医药疗效评价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重大慢病以及妇科、皮肤、免疫等优势病种和针灸以及其他非药物疗法等特色疗法,建设10至20个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创新网络;依托中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建设30个左右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形成若干中医药学术经验的继承重镇,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蓄水池,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临床研究水平,增厚中药新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的实力。
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
“十四五”时期,如何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优势,着力推动建立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启动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推动省域、市域优质中医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建设优势特色明显的中医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打造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提升中医医院应急与救治能力。
为筑牢中医药服务“网底”,中国还将加强中医馆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在中医馆提供中医治未病、医疗和康复服务,推广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和适宜技术。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经验之一。据蒋健介绍,“十四五”中国将逐步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形成“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诊疗模式,将中医优势与西医优势结合起来,为攻克癌症等重大疫病和更多的疑难杂症做出贡献。
“我们将逐步扩大0—36个月儿童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在医疗机构设置相关科室,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蒋健介绍,中国将在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立治未病科,在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设置中医科,在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病防治行动中,纳入中医药技术方法。
再建千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人才是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关键。建立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老百姓才能享受优质高效的中医药特色服务。
“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也称为‘岐黄工程’。与‘十三五’相比,‘十四五’期间‘岐黄工程’的项目数量、培养人员规模及投入都将大幅增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在完善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路径以及健全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方面持续发力,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快提质增效。
基层是服务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地方,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中医,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是重中之重。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招收力度,为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培养一批本科学历的中医师。”卢国慧表示,中国还将加大中医全科医生培养和基层卫生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培训,以此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服务百姓的能力。
“十三五”期间,中国为长期扎根基层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建立了900多个工作室,“十四五”期间计划再建1000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力争实现县级中医院全覆盖,鼓励中医药专家扎根基层、服务百姓,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名中医团队。(记者 熊建 王美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一篇:
美国“全面对抗中国”重大提案出炉,警惕美搞垮苏联手...
下一篇:
惊艳全球!2021湖北最新大片出炉!你的家乡在第几秒?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灵曦山人
2021-4-13 22:02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97551次
摩天居士
+1
97551°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对《鄂尔多斯》这本刊物有太多的疑问......
[
学习天地
]
所谓最无耻的诗歌选本又最无畏地出来了
[
学习天地
]
假如余秀华去参加首届“五粮液”中国诗歌大赛,会在17350...
[
学习天地
]
从习主席引用的这首歌感悟历史的力量
[
学习天地
]
著名学者黄修己逝世,南下38年成就“学科灵魂”
[
学习天地
]
中小学英语教材吹起了中国风,文化自信悄然生长
[
学习天地
]
明明举报诗词大会决赛问题,得到的回复却是工程欠款问题
[
学习天地
]
AI生成假“神医” 手指穿帮的“非遗传承人”是如何为产品代言的?
[
学习天地
]
已入会的作家发声,严厉批评中国作协出台的入会新规太扯淡,太傲慢了!
[
学习天地
]
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正式挂牌成立
[
学习天地
]
他们没成为有钱人,却找到了生命里的“一颗糖”
[
学习天地
]
对话当事人 | “沂蒙二姐”:AI不了解我的生活,写不了“土味诗歌”
[
学习天地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诗/现代诗
古典诗词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