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1-3-31 08:11:2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月20日至3月23日连续4天在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三星堆新发现》特别节目,实时报道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最新发掘成果,生动呈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灿烂成就。“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三星堆连拆6个盲盒”“三星堆古蜀先民脑回路有多清奇”……从黄金面具残片、龙形器、象牙尊到牙雕、玉琮,这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出土宝藏成了“当红流量”,成功“霸屏”热搜榜单。

历史器物之美,超越语言的心动,古老文化留在人间的碎片,拼凑出彼时的图景。30多年前,随着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的发掘,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等一批惊艳世人的独特文物得以亮相,昭示着3000多年前的古蜀先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填补了历史空白,改变着国人的历史观,也改变了我们对古蜀生活、对中国古代文明图景的认识。时隔30多年,三星堆再次“上新”,造型奇特的顶尊跪坐人像、神秘的黄金面具残片,牙璋、青铜容器、云纹等多元文化印记突破了空间的距离与时间的阻隔,印证着中华文明的无限精彩。

三星堆“霸屏”源自人们对中华文明历史故事的好奇,眼前的器物让人们对古蜀生活有了更大的遐想。外形似火锅的“陶三足炊器”,让人不禁想看看三千年前吃火锅喝小酒的惬意生活;黄金面具残片上耳部的穿孔,引发人们对古蜀人审美偏好的追问。器物与人、与生活场景的关联,让中华文明的故事更为生动,人们在好奇与探索中,与历史一步步靠近。

习近平总书记在朱熹园考察时,谈到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面前,自豪之情和文化自信油然而生。从良渚文化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到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轴线得以延伸,历史内涵更加丰富,历史场景得到活化,历史长河为民族的生生不息、长盛不衰提供了文化滋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认识国家和民族的根脉离不开考古学。三星堆的“霸屏”说明考古不是刻板印象中的深奥和冷门,文物也不是遥不可及,厚重的历史也可以是平易近人、鲜活有趣的。此次三星堆“上新”,不仅有恒温恒湿考古仓、3D打印箱等新技术、新装备,还有“直播+MV”的全新探索,考古工作的环境、方式有了质的提升,更让社会大众对古代文明产生了浓厚兴趣,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五千年文明从来不缺乏精彩故事,只是缺少融入时代语境的表达方式和途径。无论是三星堆考古现场的全景式直播,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展示馆、线上文创馆,还是此前收获无数“点赞”的《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唐宫夜宴》等节目,都是对表达方式和途径的有益探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星堆“霸屏”是五千年文明该有的热度。希望这股热度能转化为社会各界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以及历史研究创造的温度,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蓝炜)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上一篇: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废家电补贴标准调整......4月这些新规...
下一篇:揭秘“套路贷”如何锁定“猎物”!一次贷款,家破人亡.....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灵曦山人 2021-4-2 06:39 +1
都山 2021-3-31 21:44 +1
金月浩荡 2021-3-31 16:57 +1
嶺西老人 2021-3-31 11:54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31567次
+1
31567°C
沙发哦 ^ ^ 马上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