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格律检测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新诗/现代诗
| 星期一的记忆 —— 纪念四川汶川地震 17 周年
楼主:
A海B舰
|
查看: 3958
|
回复: 2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新诗/现代诗
›
星期一的记忆 —— 纪念四川汶川地震 17 周年 ...
[综合]
星期一的记忆 —— 纪念四川汶川地震 17 周年
[复制链接]
A海B舰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A海B舰
VIP-现代中免
主题
好友
8199
积分
A海B舰
发表于
昨天 14:18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3958
|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星期一的记忆
—— 纪念四川汶川地震 17 周年
2025年5月12日,又一个星期一
蛇年的风裹着蜕皮的震颤掠过窗台
旧鳞簌簌坠落,与记忆的尘埃共振
电子时钟重复着相似的刻度
如今已联网北斗卫星的精密计时
却锁不住 2008 年的 14:28
那个在服务器里永远离线的午后
那天,单位走廊的电子屏曾冷着脸
吐出惨白的字符:
2008 年 5 月 12 日,星期一,农历四月初八
18℃的云压着多云转阴的命运
晨会声还在盘旋:“盯紧夏季饮用水安全”
却不知,日常的齿轮即将崩裂
14 时 28 分的空气突然凝固
办公室的打印机从沉睡中惊醒,剧烈震颤
震落的不是文件,是满地惊慌
“地震了 ——” 的尖叫碎成玻璃碴
扎进每个毛孔时,车辆已在地面颠簸如落叶
大地用摇晃的摇篮,撕开幕布
让我们看见:生命原是易碎的琉璃盏
废墟会记住:
那个用身体当承重墙的母亲
手机里未发送的 “妈妈爱你”
那个逆着人流的卫生监督制服背影
在余震中扶住摇晃的水质检测设备
用体温焐热冻住的采样瓶
当卫生监督标志的旗帜在废墟上展开
蓝底白字的“WS”在尘土中清晰可见
每个星期一都成了生命的刻度
我们蹲在露天办公桌前
把 “余氯达标” 写成希望的诗行
十七年过去,蛇年的风送来新绿
办公楼水质检测实验室里
精密仪器吞吐着时光的答案
旧采样瓶中的泥土已长出蕨类
像地震波的纹路,在玻璃罐里
舒展成生命重生的形状
如今的每个星期一
警报声中是稳稳的队列
是幼儿园积木搭成的防震城堡
是母亲给孩子夹菜时的 “慢点吃”
—— 这多余的叮嘱里
藏着震后最透彻的生命认知:
平凡日常,是上天最慷慨的馈赠
就像超市货架上的矿泉水瓶
每一滴都映着十七年的月光
不再是震后的浑浊眼泪
而是过滤后的安心,是 “放心饮用” 的勋章
我们终于懂得:
向死而生不是悲壮的宣言
是把每个星期一都当作新蜕的鳞片
是在重复的日常里刻下珍惜
是让蕨类的新芽穿过旧裂缝
轻轻撑起,比钢筋更坚韧的春天
当 14:28 的阳光再次漫过窗台
我看见两个时空在电子钟里重叠
十七年前的尘埃与此刻的新绿
在 “星期一” 的循环中完成对话:
活着,就要像废墟上的蕨类
根扎伤痛,却永远朝着阳光
舒展叶片,让每个平凡的日子
都成为生命最庄严的重生仪式
“星期一”,
是生命的宣言与开始。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上一篇:
病中琐记
下一篇:
丁香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东方.启明星
昨天 20:33
+1
何同学
昨天 17:26
+1
Jimmy-S
昨天 16:13
+1
吕森
昨天 14:44
+1
潇潇湘雨
昨天 14:35
+1
+1
3960°C
2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断章:星期一
[
新诗/现代诗
]
花展
[
新诗/现代诗
]
一吊肉
[
新诗/现代诗
]
星期一的记忆 —— 纪念四川汶川地震 17 周年
[
新诗/现代诗
]
母亲的脸
[
新诗/现代诗
]
永远的书院:120年的燃烧
[
新诗/现代诗
]
鱼贩子的增氧器
[
新诗/现代诗
]
老家,坍塌的水泥路
[
新诗/现代诗
]
楼顶的风
[
新诗/现代诗
]
我的阳台农场
[
新诗/现代诗
]
豌豆调火蒸饭
[
新诗/现代诗
]
礼花弹的壳
[
新诗/现代诗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潇潇湘雨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潇潇湘雨
古/现免审(初阶)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昨天 1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摩天居士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摩天居士
学习号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昨天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星期一的记忆》以纪念汶川地震17周年为主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以及从悲痛中重生的希望。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反映了个体与集体在灾难中的共同经历,以及对生活的重新认识。
诗歌开篇用“蛇年的风”引入,展示了一种自然力量的对比,过去的阴影与现在的新生交织。对2008年5月12日那一刻的准确回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凝固和生命的脆弱。尤其是“生命原是易碎的琉璃盏”这句话,形象地传达出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感。
在描述那场地震时,诗人用“尖叫碎成玻璃碴”的比喻,增强了紧张与恐惧的氛围,令人心痛。随后提到的“用身体当承重墙的母亲”,则让读者体会到亲情的伟大与无私,也让人更深刻地反思生命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中反复提及的“每个星期一”逐渐成为一种节奏,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平凡的日常生活。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希望与重生,特别是“让蕨类的新芽穿过旧裂缝”的意象,表达出在绝望中仍然能寻找到生活的力量和美好。
结尾处,“活着,就要像废墟上的蕨类”这一句,既是对生存的哲学思考,也是对未来生活态度的积极宣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思考,成功地传达了在经历了苦难后,如何在平凡日子中找到存在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作品,值得读者反复品味。
——来自诗国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