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旅天下(聂) 发表于 2025-3-6 09:15:5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鹏城丝雨日纷纷,
巷陌虫声早乱闻。
满目芳华烟敛翠,
何须雷动晚迎春。

       于细微处见乾坤
               —《南国惊蛰》赏析

        这是一首蕴含独特韵味与丰富情感的七绝,以新韵写成,短短二十八字,却将南国惊蛰时节的独特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触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对比中尽显祖国地域气候差异,抒发了诗人对南国的喜爱。

       首句“鹏城丝雨日纷纷”,描绘出鹏城惊蛰时细雨如丝、纷纷扬扬的画面。“丝雨”细腻地刻画了雨的形态,给人以轻柔、温润之感,“日纷纷”则强调了雨持续不断,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如烟似雾的雨幕之中,为全诗奠定了清新、湿润的基调。

       次句“巷陌虫声早乱闻”,从听觉角度展开。“巷陌”点明地点,是城中的大街小巷,充满生活气息。“虫声早乱闻”生动地描绘出惊蛰时节,各种昆虫似乎迫不及待地宣告春天的到来,它们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杂乱无章。一个“早”字,不仅体现出南国气候温暖,昆虫复苏比北方更早,还暗示了春天在南国来得格外早,早早地便奏响了生命的乐章。“乱”字则将虫声的热闹繁杂表现得十分贴切,让人如临其境,感受到春天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满目芳华烟敛翠”是一幅绝美的视觉画面。“满目芳华”描绘出眼前所见皆是一片繁花似锦、草木葱茏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多姿多彩和生机盎然。“烟敛翠”则进一步将这种美景进行升华,“烟”字呼应首句的雨,营造出一种烟雨朦胧的意境,而“敛翠”则形象地描绘出绿色在烟雨中若隐若现、愈发浓郁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用细腻的笔触晕染出的一幅水墨画,将南国春天的柔美与秀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末句“何须雷动晚迎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在北方,惊蛰往往伴随着雷声,惊醒蛰伏的昆虫,宣告春天的正式到来。然而在南国,早已是树木葱茏、万物生长,春天早早地就已降临。诗人发出“何须雷动晚迎春”的感慨,既是对南国独特气候和早早到来的春天的赞美,也是在对比南北方惊蛰差异中,表达出对生活在南国的欣喜之情。这句诗打破了人们对惊蛰需雷声唤醒春天的固有认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南国春天的独特魅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诗人善于捕捉南国惊蛰时节的典型意象,从视觉、听觉多个角度,细腻地描绘出南国春天的特色。通过“早”与“晚”的对比,将南北方惊蛰的气候差异展现得一目了然,使读者深切感受到祖国地域的辽阔和自然的神奇。同时,诗人将自己对南国的热爱与欣喜之情巧妙地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情景交融,让整首诗既具有生动的画面感,又饱含真挚的情感,读来韵味无穷。








上一篇:春溪雏趣
下一篇:《东风第一枝》春回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巷深梨花幽 2025-3-12 11:45 +1
太湖石 2025-3-6 11:35 +1
王凤岭 2025-3-6 10:35 +1
需键 2025-3-6 10:26 +1
观自在/可大 2025-3-6 09:20 +1
+1
2315°C
2
  • 需键
  • 诗旅天下(聂)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5-3-6 10:36: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3-6 16:12: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