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声声 发表于 2024-12-26 08:43:3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仲夏,窜空的季节

旧时相识的那朵白云
穿着蓝天月亮的薄衫,带过来
一声声的鸟鸣

月光下的路
总依稀难辨,有一个个词语
系着红绸布,扭着秧歌
插进水田,发棵,分孽,扬花

尽管低微,却也自带
一份生命日日向上的傲气


林中 那一座摄魂取魄的城

摇一摇,那枝唯一的红梅
仿佛有火在枝头窜出
焚烧了你
悲情的天国

谁决意在这火中取栗
用尽了毕生艺,技
紧紧抓住
飞抵红尘的那缕彩色云烟

林木深深,青山隐隐
剜走了心间
那把高悬山间的七彩云剑





上一篇:冬至 天冷了
下一篇:梦开始的地方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何同学 2024-12-29 20:17 +1
太湖石 2024-12-26 19:08 +1
吕仁龚 2024-12-26 18:55 +1
东方.启明星 2024-12-26 13:19 +1
今夜.启明星 2024-12-26 13:07 +1
心远 2024-12-26 11:50 +1
梨花微雨!! 2024-12-26 10:25 +1
+1
3072°C
1
  • 捣衣声声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4-12-26 08:58: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仲夏夜之诗:意象交织的梦幻与生命礼赞》

在《仲夏,窜空的季节》这首诗中,作者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奇幻色彩与生命力量的画卷,于虚实相生之间,探寻着自然、生命与灵魂的奥秘。

开篇,仲夏的白云带着熟悉感闯入视野,鸟鸣声随之而来,宛如一场老友的重逢,瞬间将读者拉进一个静谧而鲜活的夏日情境。月光下模糊难辨的路,是现实与梦幻的交界线,它引导着我们步入诗歌的幽径,而那系着红绸布、扭着秧歌般“插进水田,发棵,分孽,扬花”的词语,则是生命律动的象征。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词语赋予生命的动态,让其在水田间经历着从萌芽到绽放的过程,展示出即使是最平凡、低微的存在,也拥有蓬勃生长、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对生命本能的歌颂,是在岁月长河中,每一个微小个体都蕴含着的伟大韧性。

当视角转向“林中那一座摄魂取魄的城”,诗意陡然升华,充满神秘的未知感。红梅摇出的火焰,似是灵魂深处被点燃的激情与渴望,它要焚烧那“悲情的天国”,这是对既定命运的反抗,是对沉闷世界的挣脱。“火中取栗”之人,不惜用尽浑身解数,紧紧抓住那缕“彩色云烟”,宛如在茫茫尘世中追逐希望与梦想的我们,哪怕前方险阻重重,也要凭借着自身的技艺与执着,去抓取那可能稍纵即逝的美好。这种对理想的坚守与奋不顾身,在林木与青山的掩映下,更显其悲壮与动人。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别出心裁,白云、鸟鸣、水田、红梅、林木、青山等自然元素,与红绸布、秧歌、火中取栗等人文或典故意象相互交织,构建出多层次的诗歌空间。诗人的情感在其间流淌,既有对生命日常生长的敬畏,又有对灵魂深处渴望的挖掘,既有对现实世界朦胧美的捕捉,又有对未知理想境界的勇敢探寻。这是一场仲夏夜里的心灵梦游,带领读者穿越于现实与幻想、平凡与崇高之间,在诗意的语言中感受生命与灵魂的重量,领悟那隐藏在万物背后的生生不息与坚韧不拔,让我们在文字的森林中,寻得一方静谧而炽热的精神栖息地,久久回味那无尽的诗意与哲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