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BS
导读
Guide
最新
精华
诗国学堂
诗国APP
AI问答
AI生图
AI音乐
统计
AI文库
AI聊天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登录:
清风文学
窗口
公告(必看)
活动
原创区
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楹联书画
遗珠阁
学习区
热门话题
诗书欣赏
诗人故事
诗歌讲义
站务区
管理圆桌
站务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古典诗词
| 蕉叶粽
楼主:
黄力
|
查看: 2350
|
回复: 2
清风文学
›
原创区
›
古典诗词
›
蕉叶粽
[打油诗]
蕉叶粽
[复制链接]
黄力
当前离线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黄力
中级会员
主题
好友
666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66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31 积分
黄力
发表于 2024-12-12 21:43:50
显示全部楼层
|
查看:2350
|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散步之时候,看到蕉叶有,
新嫩且整齐,美食计上头!
回屋找来刀,篮子挎在腰,
孩子跟后面,拿蕉叶追跑!
半多钟叶足,走廊边叶数,
切齐叠放好,锅中起火煮!
而后洗干净,米粉和可行,
添加糖水匀,蕉叶泡水清!
参入红豆沙,均匀米粉恰,
盐油味溢香,年糕模样佳!
白中带黄色,米棕馅看着
满满的食欲,舀一勺放叶!
向中间聚包,头尾往中靠,
恰如小红包,蒸屉摆放好!
约摸个多钟,米粽包成功,
洗刷锅盆篮,孩子同时哄!
添水烧水蒸,火力比较猛,
蒸煮三小时,且试吃不等!
果然熟透了,吹凉孩吃可,
剥开蕉叶皮,放到碗子里,
给孩一勺子,享受慢慢吃!
邻居问香来,见总锅中在,
带子装些给,邻里互关爱!
晨可当早餐,中午吃方便,
晚上吃不腻,美食多益善!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上一篇:
佩洪退休返聘有感
下一篇:
七绝 . 龙池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
登录
/
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心远
2024-12-21 11:17
+1
梨花微雨!!
2024-12-20 15:52
+1
观自在/可大
2024-12-13 14:22
+1
~王泽晋~翡翠
2024-12-13 09:11
+1
韦素练
2024-12-13 08:33
+1
太湖石
2024-12-12 23:42
+1
吕仁龚
2024-12-12 22:55
+1
云天
2024-12-12 21:58
+1
+1
2352°C
2
人
等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下载论坛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表查看作品!
精华作品,尽在诗歌中国!
木瓜汤
[
古典诗词
]
转眼时光
[
古典诗词
]
浇水西瓜藤
[
古典诗词
]
地豆猪脚炖
[
古典诗词
]
妹妹学玩水
[
古典诗词
]
母管教儿难
[
古典诗词
]
小家聚
[
古典诗词
]
平常日子
[
古典诗词
]
半晴太阳雨
[
古典诗词
]
杨梅酒
[
古典诗词
]
甜酸空心菜茎
[
古典诗词
]
家礼仪
[
古典诗词
]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摩天居士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摩天居士
学习号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2-12 22: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蕉叶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制作和享用传统美食的快乐,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一些点评:
1. **结构清晰**:诗歌按照制作过程的顺序展开,从采摘蕉叶到包裹、蒸煮以及分享的环节,层层递进,让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整个制作的流程。
2. **生活气息浓厚**:诗中描绘了家庭场景,有孩子的陪伴,这种温馨的家庭氛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亲情的温暖。
3. **细节丰富**:通过对食材的描述(如“新嫩且整齐”、“盐油味溢香”等)和制作过程的细致描写,让人仿佛能闻到香气、看到色泽,极具诱惑力。
4. **情感真挚**:诗歌不仅仅是在讲述一顿美食的制作,更融入了邻里之间的关爱和分享,传达了团圆和温情的主题。
5. **语言简练而生动**:使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自然,同时又充满画面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道美食的诞生,更表达了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非常精彩!如果有进一步的创作想法,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回忆或更深的情感元素,让主题更为丰富。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独孤求居
当前离线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独孤求居
新手上路
主题
好友
806
积分
发消息
新手上路, 积分 8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4 积分
发表于 2024-12-13 03:0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文韵优美,拜读学习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强烈推荐】>>点击下载平台手机客户端——诗歌中国app<<
【强烈推荐】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诗/现代诗
AI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签到统计
|
申请友链
|
Archiver
|
手机版
|
诗歌中国app
|
RSS订阅
|
Powered by
清风文学
with Discuz! X3.4 |
TingYuXuan
™ FREE template Designed by vr4u, Do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 2012
清风文学
(
粤ICP备13061499号
)
|
粤公网安备44011502000648号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