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3
举报
2万
观自在/可大 发表于 2024-10-02 22:35 我猜测刘禹锡当时有可能是在傍晚或者是月色明亮的晚上,在一山高处远眺洞庭湖,故,湖光月色两相融和,此时因无风而致湖面静怡朦胧,山水映湖自然翠,远远望去湖里的小山恰似一青螺。整首诗写景生动,结句更是喻人喻事喻世之大境界。故,我以为诗兄把这翠字不改为妥。陋识不作名啊哈哈
1万
嶺西老人 发表于 2024-10-02 20:30 谢谢参与, 其实我最反对的就是改古人作品,唐本是山水小,山水翠是明朝改的,翠和白银盤没有抵触吗?如若在月光下,山只能是青的,水只能是白的。我说戏改唐诗,其实就是自黑,由此引人注目罢了!
嶺西老人 发表于 2024-10-03 00:10 有理 可唐本是“山水小"啊, 山可以翠,水注定不是翠,尤其是晚上。“白银”盤里一“青”螺,已经标的明明白白了,远望洞庭湖中的山就好像,白银盤盤里放着一个“青螺形状的化妆合。 诗友放心,改唐诗注定是不存在的,我哪有这个能量,只是作个戏法,引人讨论而已。
6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