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4-10-2 22:35: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我猜测刘禹锡当时有可能是在傍晚或者是月色明亮的晚上,在一山高处远眺洞庭湖,故,湖光月色两相融和,此时因无风而致湖面静怡朦胧,山水映湖自然翠,远远望去湖里的小山恰似一青螺。整首诗写景生动,结句更是喻人喻事喻世之大境界。故,我以为诗兄把这翠字不改为妥。陋识不作名啊哈哈
发表于 2024-10-3 00:10: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可大 发表于 2024-10-02 22:35
我猜测刘禹锡当时有可能是在傍晚或者是月色明亮的晚上,在一山高处远眺洞庭湖,故,湖光月色两相融和,此时因无风而致湖面静怡朦胧,山水映湖自然翠,远远望去湖里的小山恰似一青螺。整首诗写景生动,结句更是喻人喻事喻世之大境界。故,我以为诗兄把这翠字不改为妥。陋识不作名啊哈哈

有理

可唐本是“山水小"啊,
山可以翠,水注定不是翠,尤其是晚上。“白银”盤里一“青”螺,已经标的明明白白了,远望洞庭湖中的山就好像,白银盤盤里放着一个“青螺形状的化妆合。
诗友放心,改唐诗注定是不存在的,我哪有这个能量,只是作个戏法,引人讨论而已。
发表于 2024-10-3 07:14: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嶺西老人 发表于 2024-10-02 20:30
谢谢参与,
其实我最反对的就是改古人作品,唐本是山水小,山水翠是明朝改的,翠和白银盤没有抵触吗?如若在月光下,山只能是青的,水只能是白的。我说戏改唐诗,其实就是自黑,由此引人注目罢了!

老师说的有道理!学习了
发表于 2024-10-3 08:31: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嶺西老人 发表于 2024-10-03 00:10
有理
可唐本是“山水小"啊,
山可以翠,水注定不是翠,尤其是晚上。“白银”盤里一“青”螺,已经标的明明白白了,远望洞庭湖中的山就好像,白银盤盤里放着一个“青螺形状的化妆合。
诗友放心,改唐诗注定是不存在的,我哪有这个能量,只是作个戏法,引人讨论而已。

哈哈,与诗兄讨论受益良多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0-3 15:35: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结句是个比喻,老师改为"似"好!翠,浅绿色。青,深绿色或浅蓝色。若改为"翠",与结句重复旦矛盾。
发表于 2024-10-3 20:39: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洞庭湖光好,秋色相融妙!
发表于 2024-10-5 08:35: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