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礼昌 发表于 2023-8-19 12:29:0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再细瘦的藤,也要在短暂的季节里
拼命壮大自己
驮着自己的幼崽
一个、两个、三个……
在风雨里奋力攀爬

秋深了,长大的南瓜们早已各奔东西
空空的藤,枯而不断
仍抓紧身边的泥土,荒草和荆棘……
始终保持,牵挂的姿势

这,多像暮年的母亲
(2023.08.18)




上一篇:修罗界
下一篇:写在这个初秋的清晨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长城隐没山里边 2023-9-23 07:57 +1
萤火虫. 2023-9-19 18:00 +1
张国喜 2023-9-3 14:27 +1
天天天蓝3863 2023-8-29 08:13 +1
守望家园 2023-8-25 09:00 +1
太湖石 2023-8-22 00:51 +1
灵山凤凰于飞 2023-8-21 22:33 +1
豐達 2023-8-21 15:08 +1
悟空无 2023-8-21 11:44 +1
草盖木 2023-8-21 09:24 +1
冀鹏 2023-8-20 16:13 +1
忆山 2023-8-20 16:08 +1
东阳子 2023-8-19 22:52 +1
林风 2023-8-19 21:59 +1
薇晨希 2023-8-19 20:49 +1
今夜.启明星 2023-8-19 19:52 +1
东方.启明星 2023-8-19 19:46 +1
稻花香里 2023-8-19 18:44 +1
沁园一春 2023-8-19 16:48 +1
诗草 2023-8-19 16:06 +1
静静的山 2023-8-19 15:53 +1
宽龍 2023-8-19 15:03 +1
大成居士 2023-8-19 14:27 +1
刘晋虎 2023-8-19 14:08 +1
城南梦休 2023-8-19 13:44 +1
笔途王子 2023-8-19 13:32 +1
冰之虫 2023-8-19 12:44 +1
洋河居士 2023-8-19 12:34 +1
金祥文 2023-8-19 12:33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426次
+1
2434°C
8
  • 孙礼昌
  • 孙礼昌
  • 大成居士
  • 沁园一春
  • 孙礼昌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3-8-19 12:37: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洋河居士 发表于 2023-08-19 12:34
很有味道的一首小诗!

诗友!你认真评论一次行不?
发表于 2023-8-19 12:37: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洋河居士 发表于 2023-08-19 12:34
很有味道的一首小诗!

太敷衍了!文痞一样
发表于 2023-8-19 14:28: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借物喻人,浑然天成,
发表于 2023-8-19 16:48: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武林高手,总能在平淡的地方展现深厚功力
发表于 2023-8-19 18:44: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沁园一春 发表于 2023-08-19 16:48
仿佛武林高手,总能在平淡的地方展现深厚功力

谢谢老师赏析
发表于 2023-8-21 08:49: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借物喻人的诗,借咏南瓜藤而赞颂母亲,全诗意象鲜明,张力十足。
       一节写“藤”。一个形容词“细”写藤的外形,一个动词“驮”写攀爬的艰难,“一个、两个、三个”简单的数量词写“幼崽”多,词语虽简约,画面感却强烈,这种强烈的画面感给人的冲击力不仅是视角上的,更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这哪里是写藤,这分明就是写伟大的母亲,这样,第一节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作用——铺垫,烘托。
       二节赞“人”。先写收获之秋,“幼崽”长大成人,“各有归宿”,此时的“藤”虽已“榨干”,但“枯而不断”“抓紧”“一切”使自己不倒,“榨干”是母亲的奉献,“枯而不断”是母亲的坚韧,“抓紧”是母亲的顽强,这些词,情感饱满,让人动容,既而用一个比喻句直抒胸臆,赞美母亲,水到渠成,合情合理。
       初读此诗就喜欢,再读更是佩服,所以不由得写了几句,不妥之处望老师原谅。
发表于 2023-8-21 10:56: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在水 发表于 2023-08-21 08:49
这是一借物喻人的诗,借咏南瓜藤而赞颂母亲,全诗意象鲜明,张力十足。
       一节写“藤”。一个形容词“细”写藤的外形,一个动词“驮”写攀爬的艰难,“一个、两个、三个”简单的数量词写“幼崽”多,词语虽简约,画面感却强烈,这种强烈的画面感给人的冲击力不仅是视角上的,更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这哪里是写藤,这分明就是写伟大的母亲,这样,第一节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作用——铺垫,烘托。
       二节赞“人”。先写收获之秋,“幼崽”长大成人,“各有归宿”,此时的“藤”虽已“榨干”,但“枯而不断”“抓紧”“一切”使自己不倒,“榨干”是母亲的奉献,“枯而不断”是母亲的坚韧,“抓紧”是母亲的顽强,这些词,情感饱满,让人动容,既而用一个比喻句直抒胸臆,赞美母亲,水到渠成,合情合理。
       初读此诗就喜欢,再读更是佩服,所以不由得写了几句,不妥之处望老师原谅。

谢谢老师赏读
发表于 2023-8-25 09:07: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篇幅不长,简短的文字,在几个重点穴位发力,让诗意有了深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