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12-30 12:21:23 |显示全部楼层
春生大地 发表于 2017-12-27 08:24
言简意赅,末句深意,赞。

感谢美誉,我以前在工地上,是有感触的!
发表于 2017-12-30 13:05:38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扶大厦到云端
发表于 2017-12-30 19:58:36 |显示全部楼层
边疆雪·志远 发表于 2017-12-28 21:30
这个“扶”字用得好。

感谢版主评点
发表于 2017-12-31 03:58:07 |显示全部楼层
潇湘颂 发表于 2017-12-28 22:58
“扶”字精妙,贴切

感谢诗友临帖点评
发表于 2018-1-1 05:45:43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男掊 发表于 2017-12-29 22:21
写出了农民工的艰辛与可敬的精神面貌,这个扶字确实用的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习!
...

感谢临帖点赞点评
发表于 2018-1-1 05:51:01 |显示全部楼层
蒙中原 发表于 2017-12-29 22:35
感觉原作更好啊!


我当时指出了诗作者场景描述出错,导致了一评委撤销评分,那首诗最终只获得三等奖。
发表于 2018-1-1 19:28:59 |显示全部楼层
写农民工,形象滴古仄

主题

好友

4923

积分
发表于 2018-1-1 22:04:31 |显示全部楼层
名正诗友:就王跃东的诗,我谈点读后感,低矮工棚外(就近处),那怕是在大上海,夜间是可以看到天上的群星的,不信?就是诗坛的泰斗,只要进到工棚处,看到夜空也自叹服。至于,转,合二句,更不能以锄禾的手,而只能种粮食,单就种,扶字义而言,干层高楼没有不怕苦累的农民工,任何甲乙丙方的设计都是一纸空谈。记得有首中有句"霜种上头",要按上面的评委观点,自然现象的霜怎能种上了头呢?明知,但装不知。和句中的种,仍自然混成的奇异遐想!不能误断种粮食的手的窘境而言诗之意像的不切实际。诗圣当时在唐代不是也不被文坛的泰斗们看好吗,低下的诗篇是被后人(识家)叹服其艺术价值,而被推为"诗圣"的。王跃东的诗,我想后人也许会发现点什么的吧!见个,侫言,勿怪!
发表于 2018-1-2 03:47:10 |显示全部楼层
顾盼。 发表于 2018-1-1 22:04
名正诗友:就王跃东的诗,我谈点读后感,低矮工棚外(就近处),那怕是在大上海,夜间是可以看到天上的群星的 ...


感谢诗友详细评点,“群星”与“繁星”的区别,正如“树林”与“森林”的区别。词语表达的数量程度不一样。作诗虽然可以天马行空想象,但有些还是需要符合实情。其实作者是站在旁观者同情农民工的立场上写的,其意可嘉!但表达不可取。我的评点放在那里2个多月,诗作者并没有出来反驳,似乎从侧面证明他认可我的评点。另:王跃东诗的首句有“入霜寒”,入霜寒这句表达是正确的。
发表于 2018-1-2 03:59:54 |显示全部楼层
红尘兰菱 发表于 2018-1-1 19:28
写农民工,形象滴古仄

我个人偏向用新韵,感觉这样就不用太过费心,我可以在有限的闲暇时间里可以用心写一两首诗这也算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