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8
举报
1万
李曦 发表于 2021-11-10 22:51 读者去阅读感受诗人的诗词是好是坏,还需要读者本身有超绝的诗词创作才华?!搞笑么?! 读者阅读诗词就像球迷看球,哪个球员踢得好坏,一目了然,还需要球迷本身球艺精湛?! 你本末倒置,与汝争辩,图费口水。物以群分,人以类聚。你们这类“喜爱创作打油、粗俗格调诗词”的“打油派”诗词之辈,自己组团玩去吧。我不再回复汝辈,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2万
李曦 发表于 2021-11-11 06:26 苏东坡是说过“街谈市语皆可入诗”的话,但他还有最关键的后半句,你怎么不复制黏贴完整?!苏东坡谈诗的整句是,“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熔化耳。”东坡谈诗,后半句“但要人熔化耳”才是精髓,而你偏偏故意忽略掉。就像你说“父母在不远游”,故意把“游必有方”忽略掉一样。 苏轼包括其他古人所提倡的“俗”是“通俗”,而不是汝辈这类“粗俗”之作。自己没搞明白苏东坡的意思,还在这里吆五喝六,以为自己很厉害的样子,我就呵呵。 还有,你不知道不同的称呼,有尊称,平称,蔑称之分吗?!“你”,“汝辈”,等等,啥称呼,自己百度去,懒得跟你这种人普及。本来,我尊称汝等“阁下”,但汝等自己不珍惜,那我就只能平称甚或蔑称。 最后,我最需要强调的一点。你去找管理员核实,看看那几个说你词俗的诗友,是不是我小号或者我私下交流请来的帮手。你一定要核实,并回复澄清。我感觉,许多瞧不起汝辈这类粗俗打油之作的读者与诗友,之所以不评论,是给汝辈乃至平台一个面子,希望你不要作茧自缚。我批驳人,虽然有时话语偏激,但从来不需要什么鬼蜮伎俩。我也希望你不要以己度人。 本来,我说自己不跟汝辈争辩,对不起,我现在食言了。因为,我刚看你回复实在不是那么回事。看来,我心性还需磨炼。可能再过三四十年,等我暮年之时,心性渐趋平淡,才会做到看淡别人言语,清静无为,与世无争。但是,目前,我还是年轻气盛,能辩则辩,能批就批。
5016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