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天地 | 新华时评:观众怀念86版"西游记"是最权威的评价
  • 楼主: 风清扬 |查看: 462|回复: 5
风清扬 管理员

主题

好友

4万

积分
风清扬 发表于 2017-4-20 13:40:2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t0189e12353d5761fcf.jpg
杨洁

著名电视女导演杨洁日前去世,其导演的"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引发社会热议。该电视剧30年间播出3000多次,如此反复播出而观众依然爱看,堪称电视剧的一个"神话"。

这一"神话"的背后:众多特技,靠人工、人力,乃至冒险完成;所有演员,无论名气,劳力、"龙套"扛于一身,不许"走穴";导演、主演片酬,每集七八十元……当时的资金极为短缺,技术条件很差,中国电视人却能将这部古典名著打造成为电视经典剧目。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岂是描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磨难,也是《西游记》剧组6年艰难求索、玉汝于成的真实写照。"大家都用性命在拼搏,用心血在创造,用精神成就了这部电视剧。"导演杨洁如是总结。

"忠于原著,慎于翻新"的敬畏之心,决定了所有主创诠释名著审慎、认真的态度,使"86版"《西游记》成为名著二度艺术创作的一个标志。

正是凭着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实践,加上电视艺术手段的运用,中国电视剧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创造了一个个辉煌:古典名著改编成功者,不仅有"86版"《西游记》,还有"87版"《红楼梦》及《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四世同堂》《上海屋檐下》《围城》等现代名著成功搬上荧屏;反映当代生活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等,万人空巷、轰动一时……

而今,人们对"86版"《西游记》的回望、对杨洁的怀念,代表了对一个时代的追忆,也折射出对当下艺术创作的再思考。

30多年过去,中国电视剧也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然而,巨大的资本注入、庞大的立项剧目、优裕的摄制条件、丰厚的工作报酬,与精品佳作产出并不成正比,仍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要。

"六年磨一剑,与一年磨六剑,比的是敬业精神,是大浪淘沙般的艺术沉淀。只有留下的才是精品。"网友表达对"86版"《西游记》致敬、怀念的同时,反思影响和阻碍当下影视剧创作的症结,可谓一语中的。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文艺作品是精神产物,文艺创作需要精神;精神高度决定文艺创作高度。
愿"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创作精神,为广大艺术工作者信奉、持守。

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我们能不能不要走文人相轻的老路?(深度)
下一篇:《范雨素》刷屏,我们是被自由的灵魂惊艳到了|新京报快评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玉壶光转 2017-4-23 11:04 +1
铁雁 2017-4-21 06:31 +1
巴山夜雨 2017-4-21 03:38 +1
时光静好 2017-4-20 23:24 +1
马陵霞客 2017-4-20 21:35 +1
七彩驼铃 2017-4-20 19:48 +1
月滿西樓 2017-4-20 19:25 +1
广东国荣 2017-4-20 13:56 +1
青青菩提树 2017-4-20 13:47 +1
+1
467°C
5
  • 马陵霞客
  • 时光静好
  • 鹅城阳光侠
  • 源夕枝
  • 玉壶光转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868

积分
发表于 2017-4-20 21:39:13 |显示全部楼层
向经典敬礼!影视作品也好,文学作品也好,应该精益求精,宁缺毋滥!
发表于 2017-4-20 23:24:58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西游记,八六版最经典
发表于 2017-4-23 00:06:43 |显示全部楼层
悟空老了,我也跟着老了。
发表于 2017-4-23 08:50:53 |显示全部楼层
人都是会死的
发表于 2017-4-23 11:05:59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创作当此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