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1-5-3 22:38: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精彩诗论,敬祝节日快乐!
发表于 2021-5-4 00:08: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你列举的第一首古诗是现实主义,更注重表达客观事物,但你后一首例举的那首现代诗是却是浪漫主义,更注重的是主观上的抒情。用现实主义理性片面评价浪漫主义诗歌,论逻辑美是虚妄的。

浪漫主义也不是完全感性的,现实主义也非完全理性的,用唯物辩证法说,这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就像一个人不可能只有感性,或只有理性。

用王国维的话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为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出塞》你为什么说出初看似不符合逻辑呢?因为这是你主观上的认识,主观上是不合逻辑的。而后面是你的进行客观理性认识,自然就合理了。这也证明了我说的,矛盾即对立统一,

道上那些很绿的树干,
不会动容,
它好像藏着心事,
默默看着过往的容颜,
在微微的风里藏着虚空。

这首现代诗你只粗略的进行了客观理性认识,却没有进行主观上的认识,是不全面的,论证狭义。


①道上那些很绿的树干,不会动容。
客观上:树干有大有小,大的树干必须狂风暴雨才能吹动,结合全诗,并没有发生狂风暴雨。若是微风,树干并不会动,树干不是树枝!若无风呢?连小树枝都不会动。
无风说明什么呢,从主观上说是一种对未来没少方向感,对未来的迷茫,因为是“道上的树干”点明在道路上,道路未知。若是微风呢?有一种温柔的感觉,是对一种美好的遗失,微风是看不见的拥抱,这是感性认识。这里诗人为什么没有直接点明有风还是无风呢?意在引起读者思考。

没有说明有风还是无风,你却空穴来风。动容的意思是:脸上出现受感动的表情。试问树干会有表情吗?会感动吗?主观上这也是在写自己,表达的是,没有感动的生活已经麻木,“不会动容”,符合逻辑。

“很绿”客观上说明树叶生长得很好,处于安逸的环境。主观上:这里也许反衬自己的穷困,向往美好的生活。或是美好的事物已经逝去,空有其表。


②它好像藏着心事,默默看着过往的人。
“好像”说明是感觉,就是从主观上,这是诗人自己的主观上的认识,别人也许有,也许没有这方面的主观认识。如果有,别人自然很容易理解。
这是诗人和树干情感共鸣。王国维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与其说写物,还不如说写些的是自己,自己有心事,自己看着过往的人。因此符合逻辑。

③在微微的风里藏着虚空。
微微的风,证明了前面的是微微风。主观上是写自己美好的遗失,自己的空虚寂寞。所以实际上这里也并非说树干是空心的,是写自己。你说树干是实心的,这是对自然却少认识。空心的也有,因为树由于树干逐渐增粗,这使得树干中间的木质越来越不容易得到氧气和养料,树的心材就有可能渐渐死去.这时如果缺乏防腐物质,树心一旦被细菌侵入,或从树干的伤口处渗入雨水,就会逐渐腐烂.久而久之便会造成树干空心。
言归正传
虚空,有天空的意思,风也不是在空中吹吗?天空有梦想,自由,寂寞等意境,为什么说树“藏着”?我想你也明白,这也是说为什么它有“心事”的原因。那么这也是符合逻辑。

这首现代诗在主观上是符合客观的,即感性符合理性,情感上也是符合逻辑的,没有乱堆意象。

而你的对他评论是:此段粗读似乎很美,但细读就能挑出很多毛病。

如果没有逻辑,你是如何感觉美?

另外,题目是论逻辑美,而后面你却讲推理。对于论文是无意义的。说法也有些唯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仅在局部范围而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心可揽海 +1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3411

积分
发表于 2021-5-4 08:28: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3411

积分
发表于 2021-5-4 08:37: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1-5-4 09:03: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莲叶风 发表于 2021-05-04 08:37
再如第1病句:

①道上那些很绿的树干,不会动容。
客观上:树干有大有小,大的树干必须狂风暴雨才能吹动,结合全诗,并没有发生狂风暴雨。若是微风,树干并不会动,树干不是树枝!若无风呢?连小树枝都不会动。
无风说明什么呢,从主观上说是一种对未来没少方向感,对未来的迷茫,因为是“道上的树干”点明在道路上,道路未知。若是微风呢?有一种温柔的感觉,是对一种美好的遗失,微风是看不见的拥抱,这是感性认识。这里诗人为什么没有直接点明有风还是无风呢?意在引起读者思考。

没有说明有风还是无风,你却空穴来风。动容的意思是:脸上出现受感动的表情。试问树干会有表情吗?会感动吗?主观上这也是在写自己,表达的是,没有感动的生活已经麻木,“不会动容”,符合逻辑。

评:对于这节,不必逐句挑误,会引起更多的争辩。简单说吧,会不会是诗人,或您,把电线杆误读为树干啊?树干都是有树枝树叶的,微风一吹,都会动容。

(无论是写诗或写文章,都要尽量避免被别人挑出毛病,因此,可以把树干改成电线杆,这样,不就没有逻辑语病了么!与其纠正别人与别人争论,不如纠正己预防纷争)

我那句话简单来说就是用绝对的理性来评论浪漫主义诗是不可取的。

诗明确说的是树干,并且还没有说有无风。“树干”这个词你为何节外生枝?按你的逻辑,改成电线杆,电线杆还有电线呢!如果有风的话,照样也要动。并且有损诗意。
请明确诗的字的精确表达。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3411

积分
发表于 2021-5-4 09:09: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赵军蕾 +1
发表于 2021-5-4 09:18: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莲叶风 发表于 2021-05-04 09:09
第一、“用绝对的理性来评论浪漫主义诗”,绝对理性,是什么?怎样用它贬论浪漫主义?请举例说明。还有,浪漫主义是什么,拟人是浪漫主义吗?

第二、风吹,电线杆是不会动的,仍不乎推理。(假设您认为电线杆不好,可以改成石柱啊,或其它)

就是很客观的评价。缺少对事物主观上的认识

我是说用你的逻辑,我并没有说他不妥。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3411

积分
发表于 2021-5-4 09:22: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1-5-4 09:27: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莲叶风 发表于 2021-05-04 09:22
请问,什么是客观的评价?请举例一个客观评价的实例,莫臆想。(您的逻辑缺口源于此,请务必重视)

客观,即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
你那首的评论是过于客观,显然违背了诗意。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3411

积分
发表于 2021-5-4 09:30: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