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9-7 09:15: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折花阁主 发表于 2019-09-07 08:40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交流以共进步!此处借用天涯论坛高志坚诗友的一篇相关文章做探讨,以下是。
      
       无韵不成诗,是我提出的一个观点——其实是古训。而在提出后,我就遭到了一些诗朋歌友的质疑。主要是,无韵真的不成诗吗?如果无韵不成诗,那么如何解释古今的一些无韵的名篇佳作?在此,我想来作一番论述。
  首先,我所说的无韵不成诗,就像世间所有的理论一样,是相对而不是绝对。是的,无韵不成诗,并不是指所有的诗都需要押韵,更不是指押了韵的诗就是好诗。不是这么回事!无韵不成诗,是相对于自古以来名篇佳作的押韵,取得成功成就的诗人讲求押韵的特点而言的。这里我们不妨想一想,自古至今,我国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无韵诗?
  其次,“金无足赤”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也都能理解接受。那么我想问一问,世间有百分之百含量的金子吗?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纯金,就是二十四K,就是纯度达到了99.99%的金子。而对于纯金这个说法,谁都不认为错误。那么,在诗歌方面,难道就一定要没有一首无韵的名篇佳作,才能下“无韵不成诗”的论断吗?显然不是如此。是的,当我们看到,事物完全向一边倒,就可以作出相对而不是绝对的论断。而诗歌讲求押韵,自古皆然,所以,无韵不成诗,也就自然而然成立了。
  此外,在强调无韵不成诗的观点时,我还想问一问诗朋歌友——站在宋朝看唐朝,或站在元朝看唐宋,与我们现在看唐宋元,有本质的区别吗?是不是就是五十步一百步的区别?而既然唐宋元的诗人、词人、曲作家,都讲求押韵,那么我们难道能忽视或放弃诗歌的押韵?换句话说,历朝历代的大师名家,难道甘于束缚?难道他们没有见识,没有思想吗?显然不是,而是他们知道,诗歌是韵文文学,押韵是写诗作歌必须要遵循的、基本的规则规律。
  而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还想说——我已很少再看无韵的新诗。因为虽然我知道,无韵诗也有佳作,但从比例上来说,一千首,甚至更多的无韵诗里,也未必有一首佳作,所以就没什么可看,没有必要再去浪费时间和精力了。是的,与其无的,不如有心,不如去读那些有韵的诗——虽然押了韵,不一定就是佳作,但与无韵诗相比,一定更多好诗……此外,我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一个读懂了唐诗宋词元曲的作者,一个明白了现代是古代的延续和发展的作者,决不会忽视押韵,写出一首又一首无韵的诗歌。

意与韵当然兼得是最好的,倘一时不能两全,我还是选择前者的。还有,说是无韵,其实是暗藏了汉语言的节奏之美在里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2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