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天地 |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与之前首次被Nature撤稿...
  • 楼主: 摩天居士 |查看: 2386|回复: 1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0-10-14 00:39:2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与之前首次被Nature撤稿的教授来自同一所大学……


两次撤稿

并非学术造假?


国庆假期结束的第一天,Science杂志将中国地质大学宋怀兵副教授两个月前发表的文章进行了撤稿处理。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1.jpg


这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首次被Science撤稿的论文。


其实早在8月,Science就对宋怀兵等作者发出了质询函,当时就有人猜测:中国地质大学又要破纪录了。


为什么要说“又”呢?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2.jpg

因为在7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的邢立达才撤回了发表在Nature的论文。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3.jpg


这也是中国建国以来的首次从Nature上撤稿。


一南一北两地大,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创造了两个“史上第一”,如此魔幻的剧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让人空欢喜的“重大突破”


7月,宋怀兵教授在发表他的论文时应该不会想到,远在北京地大的邢立达还有十三天,就要成为第一个从Nature撤稿的中国学者。


更不会想到只用了短短两个月,自己就成了另一场撤稿新闻的主角。


在中国地质大学的官网上,没有宋怀兵的官方资料,超模君只在一个学术交流论坛,找到了一则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百人计划”朱斌教授课题组招收材料、化学背景调剂生”的调剂信息。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4.jpg


在里面的介绍中写着:宋怀兵教授是博士学位的副研究员,任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的副教授。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达10多篇,主要从事光电材料合成、器件组装、机理分析以及器件放大等光电能源研究与开发的各个环节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则调剂信息中出现的朱斌,现任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也是此次被撤稿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5.jpg


被撤稿的论文名为“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里面介绍了一种名为质子陶瓷燃料电池(PCFC)。


陶瓷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燃料电池,工作温度最高可以超过800摄氏度,且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同时产生更低的排放量,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6.jpg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能够在低温,也就是300至500摄氏度内也能使用陶瓷燃料电池的话,那么将极大降低成本,提高耐用性。PCFC就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但是因为结构掺杂的问题,难度一直很大。


而宋怀兵等人在7月发表的论文中,报告了一种具有独特的高质子传导性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可以在370°至520°C的条件下,保持不错的电导率。


中国日报专门刊文,称“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能源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7.jpg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可喜的研究成果,发表了才一个多月,就被人质疑其真实性。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8.jpg


质疑者也不是别人,就是学术打假女王——伊丽莎白·比克。这位学术打假的大佬,超模君之前也介绍过,欢迎考古。她半年内举报了755篇问题论文,专挑中国“下手”?还牵扯到北大副校长......


伊丽莎白在这篇文章中找到了两处可疑的地方。


首先是在表示两个不同的合成的示意图时,宋等人的文章与之前的论文存在相似之处。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9.jpg


第二个地方还是图片高度相似。一般来说,任何一篇化合物的测试结果都是不同的,但是在宋怀兵等人的论文里却出现了和其他人之前实验的相似数据。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10.jpg


虽然目前官方没有实锤,认定此次行为系学术造假,但是这样在一篇论文里,做出疑似copy图片的行为,也令人是大开眼界。


此外根据媒体报道,该研究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多方面的支持。


两月被撤稿两次


在这篇被撤稿论文发出时,中国地质大学和东南大学都在学院官网上发布了相关新闻,只是在超模君写稿时,这两篇文章已经不见了。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11.jpg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校训,但是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有两名副教授因学术问题遭到了撤稿风波。实在令人唏嘘。


今年3月时,知名的科普达人邢立达,在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发现世界上最小恐龙的论文。


这篇论文还上了Nature的封面,但是在发表的第二天就被国内学者遭到质疑,称文章里的标本根本不是什么恐龙,而是蜥蜴。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12.jpg


双方一直研究了四个月,最后以论文作者向Nature承认所谓的恐龙化石,其实是蜥蜴化石。表示主动协商撤稿处理。


作为恐龙爱好者,邢立达在圈子里是响当当的大佬,在SCI上发表的论文近百篇,身上的标签众多,其中“恐龙科普达人”和“网红”也在其中。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13.jpg


2011年时,邢立达从俄罗斯买来了冰冻了4000多年的猛犸象腿肉。其用途不是研究,而是拿来吃!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14.jpg


不仅吃,他还非常创意性地搞了一次网络直播。


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网络直播在当今是很常见的形式,但十年前邢立达就已经玩过了。


五年后,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6年公布的中国大学排名中,地质大学上升至12名。有人推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邢立达留校任教!


从那以后,邢立达便被称为“以一己之力拉动学校排名”的学术大牛。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15.jpg

然而当质疑和撤稿事件出现后,邢立达被曝出在这篇论文里,贡献仅仅只是写了琥珀重量和产地,其它的研究工作则是外国合作者完成。


许多了解和知道他的人表示失望和震惊。


这到底是怎么了?


撤稿占世界三分之一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报告,中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在2020年1月至7月,全世界SCI论文的撤稿数量为1143篇,其中来自中国的论文数量达到388篇,占比高达34%。


另外有数据显示,中国近三年被撤回的稿件已经累计有1397篇,其中流程的原因是“剽窃和错误”。而这个数字,在2012年,也只有154篇。仅仅是不到十年的时间,就翻了近十倍。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16.jpg

被撤稿的论文主要来自高校,其中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位居前三。本文中提到的中国地质大学排名第五。


只是造假问题吗


造成这些的原因,许多人会说还是那与SCI发表数量挂钩的评价机制上,也会说是我们国内对学术造假的打击不足。


在这里,超模君给大家分享一下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日本免疫学家的本庶佑的观点。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17.jpg


对于在顶流刊物发表论文一事,本庶佑的态度并不积极。因为他认为想要在那里发表论文,你必须在已经有的定论上,能够获得权威认可和大多数人肯定的情况下才能成功。


但是科学如果没有突破和推翻,怎么能进步呢?如果只是为了让论文能够被顶流刊物所接受,那么绝不是什么好事。


本庶佑称: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的论文,其结论可能九成都是错的。过段时间,被证明是对的可能连一成都没有。所以做研究,要务实认真。


炸了!中国学者首次被Science撤稿-18.jpg


许多人说,中国的评价和监督体系不完善。但其实在日本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日本的尊卑有序观念深入方方面面,连学术圈也被影响。所以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比我们更缺乏批判性评价的习惯。


而且学术造假问题,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到底怎么怎么防止学术造假,防止盲目崇拜,没有哪个国家交出过满分答卷。


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学术问题很多种,不单单是打击造假这么简单。



作者简介:超模君,数学教育与生活自媒体博主,新晋理工科奶爸。出版过《芥子须弥 ·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后续数学文化创意多多,欢迎关注认识!


参考资料:


[1]腾讯新闻:论文数量世界第二,撤稿数量全球34%,科研、学术应该脚踏实地. https://new.qq.com/rain/a/20201002A06DG300


[2]知乎:如何看待地质大学宋怀兵等的 Science 论文遭撤稿,疑学术不端?时隔两月再被撤稿,对地大有何影响.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332869


[3]中国日报:破解燃料电池研发中的关键难题《科学》刊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新研究成果.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183796701739400&wfr=spider&for=pc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林毅夫告诫新生:发达国家的理论不是真理
下一篇:她半年内举报了755篇问题论文,专挑中国“下手”?还牵...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珠穆朗玛 2020-10-14 15:25 +1
月射寒江 2020-10-14 10:10 +1
造句 2020-10-14 09:47 +1
止水微澜 2020-10-14 09:45 +1
水东流 2020-10-14 08:58 +1
醉墨蜀南 2020-10-14 08:45 +1
南院客 2020-10-14 08:43 +1
谁来看过此贴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386次
+1
2387°C
1
  • 止水微澜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发表于 2020-10-14 09:51: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以来,文风问题多,学风问题也多,没有整风了,严谨和态度大打折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