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连明 发表于 13 小时前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七律四首 屈原咏】

诗/晓然

图/网络

          其一

【七律 屈原咏】


屈子风骚铸九章,

贤才沦落国沧桑。

襟怀尽鉴古今祸,

睿智方知兴废纲。

慷慨离骚糜萎谴,

神奇天问索求狂。

英魂殉国山川哭,

千载端阳汨水芳。


(#平水韵七阳#

#仄起首句押韵#)


        注释:屈子:系对屈原文宗大家的尊称。如孔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大家亦然。

        九章、离骚、天问:系屈原最伟大的经典作品,是中华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巅峰。

        索求:求索,为平仄而倒装。或于语意有影响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传世名句!意思是:前方的道路漫长而遥远,我将不遗余力地上下探索追寻(真理或理想)。

        殉国:被流放沅湘地区已达19年的屈原,得知楚都已被秦军攻陷,感觉祖国倾覆,楚文化凌迟,未来绝望!他作为楚国先君后裔之一,惨痛与耻辱交加,遂毅然决然抱石自沉汨罗江殉国!“爱国至上,忠义直谏、以辞自剖、天赋文采、风骚风华、以死明志、以死抗争、以死殉国”——乃中华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主义兼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完美特质!屈子,成为中华民族诗人文人最完美人格的辉煌典范!

       “汨mì水”:汨罗江。(注意:易混词“汩gǔ/yù”,常见读音为gǔ,汩汩,指水流声;亦可读作yù,表迅疾。)作名词,专指‌汨罗江‌,源自湘赣交界处流经湖南,以屈原投江典故闻名。“汨”字几乎成为该水系的专用汉字,如“汨北”“汨罗市”等地名皆源于此‌‌。


        其二

【七律 屈子咏】


忠魂芳魄啸苍茫,

湘水萧然泣露凉。

楚王冶游云梦醉,

屈原放逐芷蘅荒。

橘焚桂断天难问,

峦黯江怆鼎欲殇。

郢阙颓倾甘玉碎,

沧浪殉国咽斜阳。


(#平水韵七阳#

#平起首句押韵#)


        注:云梦醉/芷蘅荒:楚王醉卧云梦泽,梦与神女交合(声色享乐)与屈原魂断香草丛(忠而见疑、理想破灭之悲凉)的时空对撞。芷蘅荒:意谓屈原用芷蘅等香草、美人象征的“美政”理想与楚文化璀璨文脉的破灭。

       芷蘅:‌芷‌:指白芷等香草,在古诗文中常比喻高洁品质,如《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芷兮澧有兰”,寓指高尚、聪慧、文雅。蘅‌:即杜衡,一种香气持久的香草。二者组合寓意‌冰清玉洁、淡雅清爽、风华绝代‌。

       橘焚桂断:《橘颂》是屈原的名作。橘与桂等芳草,均为屈原笔下美好事物、理想的象征。二者被焚被断,意味着楚国贤士被贬、梓桑将荒、家国将亡的不幸结局。

        郢阙yǐng què:犹郢都,楚国都城。

      【沧浪的出处和释义】

        沧浪: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语,其出处和释义如下:‌

         ‌最早记载‌:沧浪最早出现在《孟子·离娄上》中,记载了孔子听到的一首童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楚辞·渔父》‌:在屈原的《渔父》中,渔父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一场景成为沧浪文化的重要象征。其他文献‌:《水经注》提到沧浪是汉水中的洲名,位于武当县西北四十里。

        释义‌:古水名‌:沧浪是古代水名,具体指汉水或其支流,也有说法认为是指夏水。青苍色‌:沧浪也用来形容水或天空的青苍色,如“水色沧浪,波涛浩汗”。

‌       文化象征‌:沧浪在文学中常被用来表达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如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所示。地名‌:沧浪也是地名,如沧浪洲和沧浪山,位于湖北郧阳地区。

‌        总结‌:沧浪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承载了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其出处和释义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与哲学的交融。


        其三

【七律 屈平咏】


楚王昏庸奸佞猖,

官贪政怠国危亡。

黄钟毁弃贤士昧,

瓦釜雷鸣裙带煌。

直谏遭冤九歌哭,

忠魂泣血天问狂。

汨罗一跃千秋怆,

璀璨离骚万古香。


(#平水韵七阳#

#仄起首句押韵#)


       注释:屈原,名平,字原 。

       黄钟瓦釜: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黄钟都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造的锅敲得很响。 比喻有才能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能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士”字拗,对句“裙”字救,符合对句救规则。
         “九歌”:平仄互换符合本句自救规则(锦鲤翻波)。
        “天问”:按律应改为“问天”,但从对仗、引用、语意层面虑不宜因律害义,且从权耳。


         其四

【七律 楚辞吟】


秦王挥剑楚民悬,

官佞君昏贤士寒。

沅水诤臣词曲怨,

郢都王气暮朝阑。

醒侠孤勇行吟苦,

浊世独忠罢黜怜。

浪漫雄奇骚体创,

楚辞瑰丽汉文巅。


    (#新韵八寒#

#平起首句押韵#)


        两位名人吊屈子诗赏析:(一)唐朝戴叔伦《过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译文:沅江湘江长流不尽,屈原悲愤似水深沉。暮色茫茫,秋风骤起江面,吹进枫林,听的满耳萧萧。

        注释:三闾(lǘ)庙:即屈原庙,因屈原曾任三闾大夫而得名,在今湖南汨罗县境。沅(yuán)湘:指沅江和湘江,沅江、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二)《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附一:【屈原简介】

        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芈姓(一作嬭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一说屈氏的来源是西周前期的楚国人屈紃)。

        屈原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前278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附二:【源流与隐喻:楚王与神女交合神话的演变】

        关于楚王与神女的神话记载,实为中国文学史中极具浪漫色彩与政治隐喻的经典母题。其核心文献脉络如下:

        一、巫山云雨:楚怀王梦会神女

       1. 《高唐赋》开其源

       宋玉《高唐赋》载楚怀王游云梦台馆,昼寝梦遇巫山神女。神女自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此段确立"朝云暮雨"意象,将自然现象拟人化为神女情态,暗含君王与天地神灵的交感。
2. 《神女赋》衍其脉

        同载于宋玉笔下的《神女赋》,描述楚襄王追慕先王奇遇,复梦神女却不可亵渎:"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神女形象从原始情欲象征升华为不可触及的圣洁存在,暗喻政治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二、《九歌》遗响:屈原笔下的山鬼疑云
        1. 人神恋的悲歌
       屈原《九歌·山鬼》中"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的神秘女子,被后世学者视为巫山神女原型。其"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的哀叹,暗合楚王与神女求而不得的悲剧。
       2. 政治隐喻系统
       闻一多考证指出,《山鬼》实为"失宠的巫女"象征,映射屈原被楚王疏远的现实境遇。神女对"公子"(楚王)的痴恋与怨怼,实为诗人政治诉求的艺术投射。
       三、历史迷雾:神话背后的现实投影
       1. 楚王室祭祀密码
      《史记·封禅书》载楚地"巫祝文化"盛行,楚王自比"帝高阳之苗裔"(颛顼后裔)。与神女交合的神话,实为君王通过"圣婚仪式"获取神权的政治表演。
       2. 地理空间的符号化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详述巫山地理:"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将自然山川人格化,构建楚地独有的神圣空间体系。
       四、文学嬗变:从神话到政治讽喻
       1. 李商隐的再创造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感》云:"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将神女传说解构为君王昏聩的象征,直接影响后世对楚亡教训的认知。
       2. 王国维的现代阐释
      《人间词话》指出:"《高唐》《神女》之篇,实开启中国文学'政治托喻'传统,神女即美政理想之化身。"揭示神话表象下的深层政治哲学内涵。
        五、考古佐证:楚地文物的无声证言
        近年出土的**湖北望山楚简**中,发现"祭太一神用玉女"的记载;**长沙子弹库帛书**绘有戴山形冠的女神形象,与《山鬼》"乘赤豹兮从文狸"的描述惊人契合,证实楚王室确存人神交感祭祀传统。
        结语:神话镜像中的历史真相
        楚王与神女传说绝非简单的香艳故事,而是楚文化"巫政合一"特质的集中体现。屈原在《离骚》中"求宓妃之所在"的上下求索,实为借助神话框架追问楚国出路。当楚怀王沉迷"云雨之梦"时,真正的神女——楚国复兴的希望——早已在郢都的烽烟中化为朝云暮雨。















上一篇:小重山 游藏区巴松措
下一篇:《圆明园》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紫黛夕夕 7 小时前 +1
书香 9 小时前 +1
燕赵之声 10 小时前 +1
井泉水 12 小时前 +1
王凤岭 12 小时前 +1
老黑鱼.烟过成诗 12 小时前 +1
Jimmy-S 12 小时前 +1
灵羽 13 小时前 +1
+1
3607°C
6
  • 灵羽
  • 侯连明
  • 醉染清秋路
  • 侯连明
  • 紫黛夕夕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565

积分
发表于 1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1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雅赏勉励!祝您创作丰瞻快乐!
发表于 9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9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莅赏留玉勉励!祝您夏祺万安!诗词丰瞻!
发表于 7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5 小时前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