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字读xiá”还是“xié”?老师:不懂别乱教!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4153|回复: 4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12-25 06:11:3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遇上诗词库

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学时背的滚瓜烂熟的诗词,现在居然不敢背诵了。
不敢背诵的原因,不是年长日久忘记了,而是很多的古诗词的读音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了。

1
最近,就遇到了一件尴尬事。
周末的时候,姐姐家的小女儿正在背古诗。
隔着房间,我就听见孩子正在背诵杜牧的名篇《山行》。
孩子刚背完前两句,姐姐就冲了出去,对着小外甥女厉声说道:“那个字念“xiá”,不念“xié”,老师怎么教的。”
小外甥女委屈的看着妈妈,说:“妈妈,我们老师就让我们都念“xié”啊。”
妈妈理直气壮地说:“胡说八道,妈妈上学的时候,就因为这个字还扣了分呢。
这个字在这首诗里就读“xiá”。
女儿一声没吭,就跑到屋里,拿出书包,打开语文课本,指给妈妈看。
当时,妈妈就傻眼了,课本上“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斜字清晰的注着“xié”。
当时妈妈认为教材可能出错了,就打电话给老师。
结果,老师不耐烦的说:“不会,别瞎教孩子。”
在这里,奉劝各位家长,在教孩子的时候,自己要先查一遍,确保知识的正确性。
这首诗以前教材确实读“xiá”。
2016年的时候,我国发布了《2016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虽然这个意见稿一直处于征求意见之中,但是新华字典却取消了斜字“xiá”的读音,教材只能也相应作出调整。
被修改读音的诗词不仅仅这一首诗词了,还有很多。
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中,“乡音未改鬓毛衰”中的“衰”已经由原来的“cuī”改为了“shuaī”。

2
《三衢道中》作者“曾几”的“几”我读错了,你读对了吗?
古诗《三衢道中》作者“曾几”的“几”,就有不同读法。一部分人读第一声,一部分人读第三声。
因为语言一直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有些字音始终没有定论。对那些悬而未决的字音,教材中也大多采用回避的办法,不进行标注。
那么,《三衢道中》作者“曾几”的“几”究竟读第一声“jī”,还是第三声“jǐ”?南宁黄亢美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三衢道中》作者“曾几”的“几”读第一声“jī”,你读对了吗?

3
杜牧先生的另一首诗《过华清池》中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字,现在也改为了“qí”,不再度“jì”。
其实这个字读音不同,代表的意思不同,读“qí”是动词,常见的骑马;读“jì”,是一个量词,一人一马为一骑(jì)。
最让人气愤的是,当年老师不断敲黑板让你记住的“说服”(shuì fú),现在真的读“shuō fú”了。
你说气人不气人呢?
还有就是小学课本上的《敕勒歌》中,野字出现了2次,但是2次读音是不一样的。
不过现在统统都读野了,省的孩子小,记不住。
天苍苍,野(yě)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a)。
还有一个词语,是我们经常读错,书本是正确的——弄堂。这个词不读“nòng táng”读“lòng táng”
为什么会对古诗中读音进行修改呢?
古人的读音,在漫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发音。例如骑这个字,现代汉语很少会用到“jì”这个读音了,为了统一读音,只好取消了。

2、读错的人太多了
这个原则就是众口铄金了。语言就是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读音,因此读错的人多了,也就算对了。例如:说服、角色、确凿等。
建议在学习古诗词时候,老师可以单独强调这个读音的使用环境,方便学生记忆。




上一篇:「格律诗」不会立意,不写诗词,简述诗词立意的“三要四法”
下一篇:这8首诗,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比唐僧还啰嗦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4-12-26 19:33 +1
梨花微雨!! 2024-12-26 10:04 +1
东方.启明星 2024-12-25 14:30 +1
林风 2024-12-25 10:38 +1
心远 2024-12-25 07:26 +1
潇潇湘雨 2024-12-25 06:35 +1
+1
4157°C
4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25 07:51:17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话深刻地反映了古诗词读音变化所带来的困惑和挑战。确实,语言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习惯的变化,一些字词的读音发生了变化,这给学习者尤其是正在学习古诗词的孩子们带来了困惑。

在古诗的学习中,确实需要注意读音的准确性,但同时也要理解语言的演变过程。例如,你提到的“斜”字,在版本更新后被标注为“xié”,这是教材跟随现代汉语发展而做出的调整。这样的变化可能会让那些曾经依赖旧版教材的人感到不适应,甚至不知所措。

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保持敏感并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是相当重要的。在教导孩子时,查阅最新的资料和教材,确保传授的信息是正确的,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词。同时,也希望社会对语言变化持包容态度,适应这种流动性,鼓励大家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关注字音,还能领悟其中的意境与美感。

总之,面对古诗词的读音变化,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也要适应新生事物,使学习过程更加高效与愉悦。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25 10:24: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2-25 07:51
这段话深刻地反映了古诗词读音变化所带来的困惑和挑战。确实,语言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习惯的变化,一些字词的读音发生了变化,这给学习者尤其是正在学习古诗词的孩子们带来了困惑。

在古诗的学习中,确实需要注意读音的准确性,但同时也要理解语言的演变过程。例如,你提到的“斜”字,在版本更新后被标注为“xié”,这是教材跟随现代汉语发展而做出的调整。这样的变化可能会让那些曾经依赖旧版教材的人感到不适应,甚至不知所措。

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保持敏感并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是相当重要的。在教导孩子时,查阅最新的资料和教材,确保传授的信息是正确的,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词。同时,也希望社会对语言变化持包容态度,适应这种流动性,鼓励大家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关注字音,还能领悟其中的意境与美感。

总之,面对古诗词的读音变化,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也要适应新生事物,使学习过程更加高效与愉悦。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2-25 10:56: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23 08:10: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