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鉴赏 | 「格律诗」不会立意,不写诗词,简述诗词立意的“三要四法”
  • 楼主: 钓尚客 |查看: 4042|回复: 6
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12-25 06:11:1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联墨双馨

对一般人来说,其实并不懂格律或者词牌这些东西,他们看重的是诗词的内容,也就是立意与文采。文采需要看个人的日常积累,但是立意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规律来的。而且一首好诗,一首好词,立意才是最重要的灵魂。
既然立意是诗词的灵魂,那么就要十分讲求立意。什么样的立意才算是好立意呢?好的立意至少要达到以下几个标准,我们简单称它为“三要四法”。

(一)立意三要
1、要通达高远:
诗的立意与作者的思想境界紧密相连,真可谓“诗如其人”。作者境界高,诗的立意才能通达,诗意才能高远。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写的是项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人格。又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多么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再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境高远,通达世情,令人钦佩。
与通达高远相悖的,就是杂乱平庸。有些人写诗,东拉西扯,主题杂乱。还有的诗,无病呻吟,或者观念陈旧。这都是我们要彻底摒弃的。写诗不但语句要新,立意更要新。“无新不诗”,没有新意,宁愿不写。
2、要含蓄委曲:
含蓄委曲是指以委婉曲折的文辞,寄托诗的主题,避免直接道破主题。最好是让读者自己去领会诗的言外之意。诗是一种讲求暗示的艺术。诗人需铺就曲径,引读者追寻通幽。这就是所谓的“意在诗外”。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蕴藏于篇章之中,而不直接说出来。读者读过此诗后,掩卷思之,即可悟出诗的主题。这样的诗,写得自然流畅,立意含蓄委曲,能授人以很多的情趣,很多的联想,堪称妙品。
与含蓄委曲相悖的,是露脉直白。有些诗,用大白话把主题披露无遗,令人读来味同嚼蜡,毫无回味余地。这样的诗,当然就不会是好诗。
我们提倡含蓄,并不排斥坦直。在明朗率真的诗中,也有好诗。
3、要理正情敦:
立意要有气度感和敦厚感,不做小人之想,不呈小人之态,不抒个人偏见。
诗是艺术品,是百艺之王。它所反映的应该是宇宙之道,自然之理,人间之情。所以诗的立意要正,不能歪。表达的情感要真,不能矫。如高适的《别董大》中有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此类安慰鼓励朋友之语,何等得体,何等情深。又如李白的《赠汪伦》中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其情多么敦厚。李白从不立偏颇尖刻之意,从不追求怪巧,所以他是大诗人。
而有些诗,抒个人成见,骂天咒地,看不惯一切,其主题只能是作者扭曲的心理。这样的主题,让人看了就厌恶,其诗自然不屑一读。而讽喻诗,则不同,有的虽也笑骂成句,但它以国为怀、以民为念,议论时弊,抨击丑恶,正气凛然,胆气可表。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句,受誉百世。

(二)立意四法
诗贵在意境。凡一首诗,都应有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作其主题。无论四句还是八句,句句为主题服务。所以立意是做诗的首义。
立什么样的意,这是诗人思想境界、人格素养方面的问题。至于如何立意,有四种方法可供参考:
1、寓意于景:
以所见之景、所处之境来立意。也即王昌龄在《诗格》中所说的“物境”。如元好问的“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以及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咏景诗,就是借眼前之景来表达主题的。
2、寓意于情:
以当时之情感来立意。也即《诗格》中所说的“情境”。如孟郊的“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等抒情诗,以心中之情绪来阐发主题。
3、寓意于理:
以某个道理、某种理念来立意。也即《诗格》中所说的“意境”。如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及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喻理诗,是以某个道理来表达主题的。
4、寓意于事:
以某件事来立意。如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及章碣的“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等咏史诗,是通过叙述评论某件事来寄托主题的。
景、情、理、事四者,本身并不能成为主题,必须通过作者的诗化提炼,才能寄托主题。也就是说,主题是作者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交融而成的结晶,是诗的灵魂。




上一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可叹的一生啊
下一篇: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字读xiá”还是“xié”?老师:不懂别乱教!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太湖石 2024-12-26 19:33 +1
梨花微雨!! 2024-12-26 10:04 +1
东方.启明星 2024-12-25 14:31 +1
观自在/可大 2024-12-25 11:58 +1
心诺 2024-12-25 10:00 +1
宽龍 2024-12-25 07:40 +1
心远 2024-12-25 07:26 +1
潇潇湘雨 2024-12-25 06:35 +1
+1
4048°C
6
  • 摩天居士
  • 钓尚客
  • 闲云孤鹤
  • 洁雅清丽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25 07:56:46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的立意正如它的灵魂,能够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立意的把握,可以总结为“三要四法”。以下是简述:

**立意三要**

1. **通达高远**:立意应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高远的立意常给人以启迪,如李清照与杜甫的诗句能让人感受到豪迈与宽广,避免平庸与杂乱。

2. **含蓄委曲**:好的诗词往往通过含蓄的方式表达主题,让读者在其中寻找深意。例如,杜牧的诗作通过暗示使得主题更加深邃,而非直白揭示,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

3. **理正情敦**:立意要有气度,表达真挚情感,反映社会理想,避免小人之见。像高适、李白的诗,彰显了厚重的人情和气度。

**立意四法**

1. **寓意于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传达情感或主题。例如,咏景诗常常通过景象引发情感共鸣。

2. **寓意于情**:直接以个人的情感状态来立意,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这种方法常用于抒情诗中。

3. **寓意于理**: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哲理来探讨主题,例如,通过某个道理或理念的表达,引发更深层的思考。

4. **寓意于事**: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素材,表达对事件的看法和情感,例如,咏史诗则通过历史事件寄托情感与思考。

综上所述,立意不仅仅是内容的表达,更是作者思想与情感的高度凝练与升华。通过这“三要四法”,诗词的立意可以更为深刻与耐人寻味。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25 10:24: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2-25 07:56
诗词的立意正如它的灵魂,能够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立意的把握,可以总结为“三要四法”。以下是简述:

**立意三要**

1. **通达高远**:立意应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高远的立意常给人以启迪,如李清照与杜甫的诗句能让人感受到豪迈与宽广,避免平庸与杂乱。

2. **含蓄委曲**:好的诗词往往通过含蓄的方式表达主题,让读者在其中寻找深意。例如,杜牧的诗作通过暗示使得主题更加深邃,而非直白揭示,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

3. **理正情敦**:立意要有气度,表达真挚情感,反映社会理想,避免小人之见。像高适、李白的诗,彰显了厚重的人情和气度。

**立意四法**

1. **寓意于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传达情感或主题。例如,咏景诗常常通过景象引发情感共鸣。

2. **寓意于情**:直接以个人的情感状态来立意,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这种方法常用于抒情诗中。

3. **寓意于理**: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哲理来探讨主题,例如,通过某个道理或理念的表达,引发更深层的思考。

4. **寓意于事**: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素材,表达对事件的看法和情感,例如,咏史诗则通过历史事件寄托情感与思考。

综上所述,立意不仅仅是内容的表达,更是作者思想与情感的高度凝练与升华。通过这“三要四法”,诗词的立意可以更为深刻与耐人寻味。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2-25 10:57: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受益
发表于 2025-1-6 13:33: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读老师的诗说评价受益匪浅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23 08:10: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24 06:22: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