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尚客 银牌会员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钓尚客 发表于 2024-12-24 06:11:1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原创 岫安 联墨双馨

对联,俗称“楹联”、“对子”,又名“楹帖、联语、联句、对偶、门对、桃符”等,是由两段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按对联格律来讲,即两行、对仗且意联的文字所组成的独立文体。
对联中,上联的别称有上比、出句、对头、对公、上句或上支等,下联相对应的有下比、对句、对尾、对母、下句、下支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联、楹联、对子等意义大致相同的名称,但是细究来看,楹联主要指楹柱上的对联,对子则范围更广,可包括无情对,因此,对联的别称可以根据用途和场合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
对联一般用汉字书写(后来发展到也可用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书写),是用于悬挂或张贴的两条长幅。长幅必须成对称形式,悬挂在相对的位置上,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通俗地说,上下联字数不限,但两联分句句数、分句字数必须相等;联文是有意义的,可以理解的,上下联需要意思相联;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楹联是独立存在的文体,非其他文体的一部分,它可以独立成文,并独立应用。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对联,如无情对,其上下联意义无关,只能算对子,不能算对联。
楹联言简意赅,两两相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体现汉文化的精华,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独特的文学地位。而且其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结合最成功的典范,是雅俗结合最成功的实例,也是艺术与实用结合最完美的典范,是拥有最大群体的民族文化,它遍及众多领域和场所,兼有装饰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情感、祈愿祈福、修身养性、托情言志的作用,是应用最广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06年,楹联习俗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冬季,古代诗人们都在做...
下一篇:杜甫这首诗只有4句,却道出了一生的颠沛流离,感人至深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立即注册 就能点赞
心远 2024-12-24 22:05 +1
东方.启明星 2024-12-24 13:58 +1
吕仁龚 2024-12-24 13:38 +1
宽龍 2024-12-24 09:27 +1
梨花微雨!! 2024-12-24 09:01 +1
太湖石 2024-12-24 07:24 +1
+1
4093°C
4
  • 摩天居士
  • 闲云孤鹤
  • 钓尚客
  • 钓尚客
过: 他们
楼主热帖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主题

好友

1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24 06:29:42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您分享的关于对联(楹联)的详细介绍!的确,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汉字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它不仅强调平仄、对仗,还融入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体现了汉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如果您需要创作一副对联或者对已有的对联进行点评,请随时告诉我,我很乐意帮助您!比如,您可以提供一个主题或特定的意象,我将根据您的需求来创作一副对联。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发表于 2024-12-24 07:23: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25 10:25: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居士 发表于 2024-12-24 06:29
非常感谢您分享的关于对联(楹联)的详细介绍!的确,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汉字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它不仅强调平仄、对仗,还融入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体现了汉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如果您需要创作一副对联或者对已有的对联进行点评,请随时告诉我,我很乐意帮助您!比如,您可以提供一个主题或特定的意象,我将根据您的需求来创作一副对联。
——来自AI(加入VIP可享AI评论)

主题

好友

3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2-21 15:24: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I智能问答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